历代潼关军事设防
2018-03-07梁建邦
张 晶,梁建邦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一、“潼关”的不同含义
“潼关”作为一个名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或语境中有以下五种含义:地区名,指潼关一带;关名,指设立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潼关关口;城池名,指潼关城;行政区划名,指以潼关命名的行政机构名称;军事驻兵治所名。每一种基本含义,由于时空不同,其内涵和外延也是不同的。
作为关口名,“潼关”指设立在今潼关县麟趾原北段城北村附近的汉潼关和设立在今潼关县禁沟口附近的隋潼关以及设立在今潼关县明清潼关古城关口遗址的唐潼关。宋、金、元、明、清也都在唐潼关关址处设立。潼关作为关口虽然曾在三地建关设防,城防建筑、城池均有所不同,但潼关的称谓一直未变,并沿袭至今。[1]1
“潼关”作为军事建制或治所,在明朝时,先后设有潼关守御千户所和潼关卫,除了统辖潼关古城外,在河南灵宝、阌乡,陕西临潼、渭南、大荔、华州、朝邑、合阳、澄城、华阴等地均设有兵屯,在山西永济、风陵渡还设有千户所,一度管辖范围很广。
鉴于以上复杂情况,我们在探讨古代潼关的军事设防时,首先必须有一定时间和地点(关址)的限定,不能笼统地简而论之。
二、东汉末潼关军事设防
潼关之名,始见于《三国志·武帝纪》,其云:“(建安)十六年(211)春……三月……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2]34-35《三国志》中对曹操、马超、韩遂潼关之战的记载,是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关于潼关的文献记载。
“超等屯潼关”,说明在这场战役发生以前,在马超来潼关屯兵以前潼关已经存在,但其时距潼关的始建时间当不会太远。艾冲《潼关创建年代考辨》认为“潼关创建于东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3],当为可信。《三国志·武帝纪》言“夹关而军”,说明潼关内外地域比较辽阔。“自潼关北渡”,说明潼关在黄河之南。这种情形,在潼关地区现存的几处古城墙遗址中唯有今麟趾原上城北村附近的汉潼关关城(墙)遗址比较符合,其南面和北面都很开阔,从陶家庄村北的官路坡又可以到达黄河岸边。
笔者考察城北村东北现存的汉城遗址和采访当地群众得出,东汉潼关关城墙(以与潼关城区别)位于今城北村北面,东起远望沟西沿,西至禁沟东沿,全长约1.7公里,为一道墉墙,其南面开挖有一条宽深的壕沟,但并没有形成城池。据当地群众讲,在距远望沟西沿不远的地方,曾有城洞。这个城洞是不是当时的关口所在,因缺乏史料查证不能妄下结论。众所周知,东汉时期建都洛阳,潼关作为军事设防主要是为了防备西方,而城墙南面有壕沟,只能说明这里只是靠南面的一道城墙。至于为什么城墙在城北村的北面,有一种说法认为,城北村本来叫“城跟村”,意思是村子位于关城跟前,离关城不远,后世却将“城跟村”误念为“城北村”并沿袭下来。另一种说法认为,城北村本来在城墙的北面,后来迁到了城墙的南面,虽然位置发生了变化,但仍然沿袭了原先的名字。两种说法,都可讲通。不管怎么说,现存城北村现在位于东汉潼关关城遗址的南面却是事实。
除现存的城北村东汉潼关关城遗址外,在今陶家庄村北面也残存有一道汉代关城墙。也是东起远望沟西沿,西至禁沟东沿,全长约1公里,南面每隔一段就建有马面,北面紧临麟趾塬塬头。南距城北村东汉潼关城墙大约1.3公里。这道关城建于何时?与城北村东汉潼关城墙同时兴建还是略迟一些或者略早一些?目前尚无结论。从城北村东汉潼关城墙南有壕沟(防止由东进关中)和陶家庄村北面汉代城墙(防止由西进入中原)来看,两段关城相辅相成,各有作用,浑然一体,由此可以判断两段关城应当为同一时间精心设计修筑而成的。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汉潼关城墙只有南北两段关城而没有城池的疑案。因为,两段关城之间虽然南北相距约1.3公里,但两座关墙之间东有远望沟西有禁沟,都是深涧绝壁,本身就是铜墙铁壁般的天然防线。巧妙地利用自然地理形势,既实现防御作用又节省了筑城的时间、人力、财力、物力,一举多得,这是古人的智慧所在。因此可以认为东汉的潼关是一座没有城池只有南北两道关城的一个险要宏大的军事“城池”。
三、南北朝潼关军事设防
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频仍,潼关一带的隶属也随之多变,曾分别隶属魏、西晋、东晋、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北魏、西魏、西周等政权。成书于公元636年的《周书》和成书于公元659年的《北史》以及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记载北周文帝(时为西魏丞相)宇文泰破东魏窦泰的潼关之战中,均出现了潼关的军事防地“小关”。
如《周书》记载道:“癸丑旦,至小关。窦泰卒闻军至,惶惧,依山为阵,未及成列,太祖纵兵击破之,尽俘其众万余人。”[4]22“后从太祖擒窦泰于小关,加授中军大都督。又从太祖攻弘农。”[4]219“不如选轻锐之卒,潜出小关,窦性躁急,必来决战,高欢持重,未即救之,则窦可禽(擒)也。”[4]456《北史》记载道:“辛亥,谒魏帝而潜军至小关。窦泰卒闻军至,陈(阵)未成,帝击之。”[5]320“四年,泰至小关,为周文帝所袭,众尽没,泰自杀。”[5]1952“从周文帝禽窦泰于小关。攻弘农。下河北,禽郡守孙晏。”[5]1799《资治通鉴》记载:“辛亥,谒魏主而潜军东出,癸丑旦,至小关。窦泰猝闻军至,自风陵渡,丞相泰出马牧泽,击窦泰,大破之,士众皆尽,窦泰自杀,传首长安。”[6]4876都记载了西魏时潼关有一“小关”。
小关是和潼关相对而言的。南宋胡三省《资治通鉴注》云:“小关在潼之左,唐时设禁谷关。”[6]4876清嘉庆年间向淮的《续修潼关厅志·兵略》云:“禁沟关在城十里,禁沟内有烽台处。《通鉴》:‘魏宇文泰至小关。’胡注:‘小关在潼之左,唐时设禁谷关。’黄巢入寇,张承范忘守此,贼遂由此陷关。崇祯十六年,自成亦由此陷关。”[7]3胡三省和向淮都认为“小关”在禁沟之内。胡三省认为“唐时设禁谷关”,向淮又认为“禁沟关”即原来的“小关”。根据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宇文泰是西魏时期人,当时已有小关之称,说明最迟在西魏时已有小关存在。彼时大关口(潼关)仍然是在东汉潼关所在地设防。宇文泰是由长安往潼关的,先至小关,小关当在潼关之西,并且距离潼关不远。通过在禁沟实地考察了解到20世纪70年代禁沟内曾有三座烽火台,现仅存北边两个(最南面的一处因修抽水站被毁)。最北边的烽火台北面不远处的葫芦口沟底东、西两边的沟坡上仍有斩土为崖为墙的遗迹,此葫芦口沟底极有可能就是古代禁沟关的所在地。小关是不是后来的禁沟关,还是另外在禁沟内其他地方设立,目前还不能定论。
2016年在进一步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了禁沟支沟淘沟口的东坪子和西坪子及禁沟支沟龙丹壕沟口南侧(与淘沟口紧紧相连)均保留有夯土墙遗迹。具体位置在禁沟内原三座烽火台中最南面的一座烽火台南面及东南。现存的东坪子夯土墙遗迹位于西坪子夯土墙遗迹顶部的正东面,中间是淘沟溪流,长约5米,高近3米,夯土层厚度比较均匀,平均厚度8.5厘米。夯土墙处于淘沟底部,长约7米,高约6米,夯土层平均厚度10厘米左右,厚度均匀,底部铺有整齐石砾的三层夯土地基,夯土厚度14厘米(含石砾)。从淘沟口的东坪子和西坪子的地理位置、形势、名称及墙体遗迹夯土层厚度看,东坪子和西坪子墙体遗迹应该是一体的。禁沟支沟龙丹壕沟口南侧(北面山体早已被挖掘)现存的夯土墙遗迹长约11.8米,高约5米,夯土层厚度比较均匀,平均厚度8.6厘米,应该是与禁沟支沟淘沟口关卡为一体的军事联防设施。
在禁沟支沟龙丹壕沟口进行设防,能和瀵井关相互照应,可以控制瀵井关以西的龙丹壕、休休沟、淘沟和禁沟,防止由禁沟绕过潼关进出关中的东面大道,又可以防止绕过潼关而从禁沟进入关中。其紧靠的寨子城很有可能就是这一关口的兵营所在地。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禁沟支沟淘沟口的东坪子和西坪子的古代夯土墙遗址,很有可能就是西魏时的小关所在地,应早于后来所建的禁沟关及禁沟内的烽火台。
四、隋唐潼关军事设防
隋大业七年(611),曾迁徙了潼关关口,这是东汉设立潼关后第一次迁徙关址。《潼关卫志·地理志·沿革》记载道:“大业七年(611),徙南北连城关,去今地四里。唐先隶长安,贞观元年(627)属阌乡。天授二年(691),移近黄河,隶虢州。”[8]4-5“南北连城关”,一般认为在今禁沟口附近。“今地”,指明清潼关古城。“四里”,就是明清潼关古城南门到今禁沟口的距离。如果隋朝在禁沟口重新设立潼关,那么入关的道路就变更为:由上瀵井进入麟趾原,经寺角营、城北村入东汉潼关关城墙(南城墙),向西下原到禁沟口隋潼关,再由潼洛川向北经骆驼脖子进入关中。到唐朝天授二年(691)迁关前,隋潼关一共设防了80年。由于缺乏史料和地表遗迹,隋潼关城及其军事设防的详细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研究。
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将潼关进行了建关以来的第二次迁关,将关口移到了麟趾原脚下的黄河南岸,移近黄河。此后,经宋、金、元、明、清,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潼关的关址一直在此。
关于唐潼关的形制,从现有资料来看,建有关楼和关城墙,城墙外有壕沟,关西一里有潼西驿,驿中建有亭楼。根据唐人诗歌描述:崔颢《题潼关楼》云:“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9]1328杜甫《潼关吏》诗云:“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10]526张祜《晚秋潼关西门作》诗:“日落寒郊烟物清,古槐阴黑少人行。关门西去华山色,秦地东来河水声。”[9]5879均可说明唐代潼关既有城门也有城池。唐代潼关城池的形制和规模如何,《潼关卫志·建制志·城池》云:“潼城沿山河之势为之,地乃唐之旧址,所谓天授二年(691)移近黄河者是,其始建未详。宋熙宁(1068—1077)中,遣侍御史陈洎筑城。”[8]19“潼城沿山河之势为之”,指的是城墙依山河地理形势而建,而“侍御史陈洎筑城”,则指筑的是围城。这是对潼关筑围城即城池的明确记载。这一潼关城池,历宋、金、元、明、清各朝,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了将近900年。
唐天授二年(691),将潼关移近黄河,但麟趾原和王溪屯原的军事防御设施还在继续利用和布防。《资治通鉴·唐纪第七十》载:“是日,黄巢前锋军抵关下,白旗满野,不见其际。克让与战,贼小却,俄而巢至,举军大呼,声振河、华。克让力战,自午至酉始解,士卒饥甚,遂喧噪,烧营而溃,克让走入关。关左有谷,平日禁人往来,以榷征税,谓之‘禁坑’。贼至仓猝,官军忘守之,溃兵自谷而入,谷中灌木寿藤茂密如织,一夕践为坦涂。”[6]8238可知,潼关外的其他地方如“禁坑”当时是有军事联防设施的,只是黄巢进攻潼关时,“官军忘守之”。
五、明代潼关军事设防
明代潼关军事设防是历代潼关军事设防中最森严最完备的时期。明洪武七年(1374),设立了潼关守御千户所。洪武九年(1376),设立潼关卫,潼关开始有了长期驻军,同前朝只是战事紧张时才驻守完全不一样。《潼关卫志·地理志·沿革》云:“洪武元年(1368),以郭俭守之。七年(1374),设潼关守御千户所,隶陕西都司。九年(1376),设潼关卫,隶河南都司。”[8]5-6潼关卫在今潼关设有潼关中、右守御千户所,在今山西永济设有蒲州守御千户所,在今潼关周边州县还设有107个由军人解甲务农或军人后裔组成的军屯,分别坐落于阌乡县(今属河南省灵宝市,29屯)、灵宝县(今河南省灵宝市,1屯)、华阴县(今华阴市,28屯)、华州(今华县,1屯)、渭南(今临渭区,1屯)、临潼(今西安市临潼区,2屯)、同州(今属大荔县,23屯)、朝邑(今属大荔县,9屯)、郃阳(今合阳县,14屯)。加上《潼关卫志·编屯图》中明确标有屯名的“苏旗屯”和“鱼化屯”,总屯数为109屯。《续修潼关厅志·田赋志》记载:“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传喻守领,诸兵除去戎衣,各务农业,遂有军田之设。”[7]19军屯居民称为“军人”,不向地方政府交纳税粮税款,不承担地方差役,直接向卫所交纳军粮,作为卫所军费、军需的补充,同时承担军事联防任务。《潼关卫志·田赋志·屯地》记载:“本卫屯地三千三百一十八顷九十三亩,历来一例征收,不分等则。”[8]46另有“河滩地六顷五十亩二分”[8]47。《潼关卫志·田赋志·屯粮》记载:“本卫屯粮,原额一万四千五百五十四石六斗六合九勺三抄,内无地虚粮一百九十石二斗八升五勺,实征粮一万四千三百六十四石三斗一升八合四勺三抄。”[8]46另外还有五处牧马草场,其中两处在当时的华阴,其余三处分别在阌乡、杨家湾(今属潼关县)和潼关城内的西教场。
就城池而言,明时的潼关基本上沿袭宋朝旧址修建的,但也增加了一些城防大型建筑。根据《潼关卫志·建制志·城池》记载:“明洪武五年(1372),千户刘通修筑旧城。九年(1376),指挥佥事马骙增修城陴,依山势曲折……正德七年(1512),兵宪张公龢重修,嘉靖十八年(1539),兵宪何公鳌重修,再建重门二,兵宪张公龢建楼于上。隆庆四年(1570),兵宪范公懋和增筑修更铺七十二所,城堞砌以砖。万历二十九年(1601),兵宪张公维新重修颜。……天启四年(1624),河水冲毁北水关。七年(1627),兵宪黄公和修筑。”[8]19-21大规模的修建可见一斑。
特别要提出的是“十二连城”。十二连城为明代甚至为明朝以前潼关一带重要的军事联防体系。根据《潼关卫志》《续修潼关厅志》有关记载,十二连城可作泛称或特指来理解。作为泛称,十二连城指的是明清潼关古城南面禁沟沿线及其附近一带的一个军事联防体系。“十二”是三的倍数,是泛指,并非一定是十二座小城,而是明清潼关古城南面禁沟沿线及其附近军事联防体系的一个总称,其既可以设防禁沟之东,也可以设防禁沟之西,还可以设防南面秦岭诸峪的通道。这些关口,在潼关城外,网络棋布,扼守着潼关地区东西南北的各处要塞,堵塞了潼关地区除潼关关道以外的所有可能逾越关口的道路,从而使潼关成了东西唯一的关隘孔道。作为特指,十二连城是指明清潼关古城南面禁沟西沿的一个军事联防体系,从禁沟口向南,大约每三华里建一个小城(据点),共有12个,内有烽火台,驻有军队,中城驻兵相对多些。至于现在禁沟西沿的烽堆为什么多于12个,一种原因是,其中有的烽堆是作为烽燧的,并不驻兵。另一种原因是,有的烽堆可能是古代或后代兴建的,与当时十二连城的12座联防小城并没有关系。
六、清代潼关军事设防
清朝建立后至雍正元年(1723),潼关依然沿袭明朝为潼关卫。清雍正二年(1724),撤潼关卫。五年(1727),设潼关县。乾隆十三年(1748),又改设潼关厅。至民国二年(1913)废厅,设潼关县,直至新中国成立。在清代,虽然潼关的军事地位较之明代已经下降,但潼关的军事设防却不因此而降低,依然有军队长期驻扎。《续修潼关厅志·兵略志·兵制》云:“潼关协旧属固原提督,嘉庆十七年(1812)改隶西安镇标,设副将一员,都司一员,千总一员,把总四员,经制外委七员,额外外委五员。原额马、步兵七百一十三名,经节次裁汰,实在额兵六百一十名,内马兵一百七十九名,步兵一百一十九名,守兵三百三名,吐鲁番屯田兵九名,额马二百七匹。”[7]1“协”为清朝军队的编制单位,在镇之下。三营为标,两标一协。《潼关卫志》载,清代初年潼关的军事守臣有侍郎、参将、副将等。可以得知,清朝时在潼关一带一直驻扎有比较多的军队设防。吐鲁番有屯田兵九名,则可见清朝廷对潼关驻军军需的高度关注。雍正二年(1724),又兴建了满城,由“八旗兵”驻守。设驻守尉一员,八旗校尉、骁骑校尉八员,兵卒若干。
清代的潼关城池一依明朝,但对潼关关楼、城楼、南水关、北水关、城垣等城防的宏大建筑进行了多次维修,并在潼关城西门西1.5公里处兴建了满城。《潼关卫志·建制志·城池》云:“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二十三日,潼河大水,复冲北水关入河。二十四年(1685)三月,北水关并城楼,东、西城门楼,俱潼商道藩参高公、抚民唐公、副府周公仝捐资重修。”[8]21《续修潼关厅志·建制志·城池》云:“潼关城垣广袤仍旧,雍正五年(1727),知县黄宪鲲补修二十七丈七尺。七年(1729),复修一百二丈七尺。乾隆九年(1744),知县王怀堂重修。三十四年(1769),同知赵本嶓于东西南北各修城路,设栅栏。五十三年(1788)四月,潼商道德明公奉勒修南面土城三千二百九十八丈七尺,北面砖城七百三十三丈三尺,高三丈,顶宽一丈八尺,底宽三丈,城门六,东曰‘迎恩’,正楼五间,箭楼三间。西仍‘怀远’,正楼七间,箭楼七间。北曰‘镇河’,小北门曰‘拱极’。南曰‘凤翙’,上南门曰‘麟游’,城台各一座。南水关闸楼七间,北水关闸楼九间。马道十座,更铺房七十二座。五十六年(1791)七月工竣,准销银六十五万三千七百四十三两零。”[7]5-6又云:“满城在关城西三里,雍正二年(1724)建,周三里二分,东西二门,守尉一员,乾隆二年(1737),撤满兵,裁守尉。”[2]6满城,由满兵驻扎设防,是清代雍正二年(1724)到乾隆二年(1737)潼关一带的又一军事联防设施。兴建满城、多次拨款维修潼关关城城防建筑和长期驻扎大量军队,体现了清朝廷对潼关设防的高度重视。
史红帅《清乾隆五十二~五十六年潼关城工考论——基于奏折档案的探讨》[11]一文认为,雍正五年的重修和增修共历时两年,而乾隆五十二至五十六年的这次潼关城维修,经历了议修、勘估、筹备、兴工、施工、验收等诸多环节,前后历时四年多。“以其工期之长、经费之巨堪称封建时代后期潼关城墙建修史上最大的维修工程,也足可列入有清一代厅县级城垣维修耗资最大工程之列……潼关城行政层级虽仅属于厅城,城周也仅11.2里,难言庞大,但在城址地势、交通区位、防御功能、政治影响等诸多方面远超普通厅县城垣,此次城工更以高达135万余两的工费,将前后相继竣工的成都、兰州等西部省会城工远抛身后,几乎与西安城工堪与比肩,充分凸显了潼关城的独特地位,以及朝廷和地方官府对潼关城工的高度重视。”而主持这次维修的主要官员是陕西巡抚巴延三和通商道德明。
据《钦定八旗通志》卷117载,雍正五年(1727),曾在潼关关城西一华里处修建满城。满城“东至潼关城一里许,周围四百九十二丈二尺,以一百八十丈为一里,合计二里七分三厘四毫零。城壕宽二丈,城墙高一丈八尺,基宽一丈六尺,顶宽八尺,垛墙高四尺。东西设两门,门洞深二丈四尺,宽一丈二尺,高一丈三尺,内外用砖裹砌,门上各盖五檩四椽城楼二层”[12]25。向淮《潼关厅志》则载为:“满城,在关城西三里,雍正二年(1724)建,周长三里二分,东西二门,守尉一员,乾隆二年(1737)撤满兵,裁守尉。”潼关满城前后存在的时间很短,规模也不大,但是其外有城壕,城上有垛墙,城门内外用砖裹砌,还是相当坚固的。
另外,潼关县新近发现了咸丰三年(1853)兴修“潼关十二连城寨”的《潼关十二连寨记》碑刻拓片。其文云:“陕西潼关禁沟亘三十里,旧设十二连城,今废。以工浩繁,改为十二连寨。建望楼十二,墩楼十二,兵房二十四。糜库银三千五百两。其地东联阌乡,西接华阴,南指洛南,北距潼关五里。寨各安兵勇,具火器、矢砮,连络呼应,虽万众莫能超越。咸丰三年六月己未,汴城有警,防贼西窜,扼险在潼关。于是巡抚华亭、张祥河奏请舆情,得旨。俞允随饬盐道文海暑,潼商道蔡宗茂,绥德州知州江士松,潼关府同知孙治,职其事,以九月壬戌告成。居高眺远,山河了然。盖秦中保障也。祥河为文,勒于石。”可知在当时古代所兴建的十二连城的军事设施已经废毁严重,不得不进行重新建修完善。因工程浩繁,又把十二连城改建为十二连寨,建有望楼十二,墩楼十二,兵房二十四。各寨驻有兵勇,配备火器、矢砮,联络呼应,为禁沟西沿东联阌乡,西接华阴,南指洛南,北距潼关的一道军事防线。
在军屯方面,清朝廷对明朝潼关卫的军屯根据地域情况进行了重新组合,把距离潼关较远的军屯归属到了其就近的州县,归属潼关厅(卫、县)管辖的仍然有42个军屯。《续修潼关厅志·建制志·编屯》云:“原屯一百九,错落灵宝、阌乡、临潼、渭南、大荔、华州、朝邑、合阳、澄城、华阴各州县。雍正二年(1724),以输纳不便,裁卫改隶各州县。五年(1727),复设潼关县,仍以就近之阌乡、华阴各屯属焉。乾隆十三年(1748),裁县归厅,仍县制。屯凡四十二,各一村庄。堡寨附焉。东乡,屯十四。自东关厢十里名曰七里屯,三十里曰杜村屯,稍南曰上董屯,东五十里曰高伯屯,东南曰石桥屯,东六十里曰张村屯,东南曰上阳屯,东七十里曰庙底屯、营田屯,八十里曰楼底屯、九龙屯、下原屯、杨家湾屯,一百里曰寨屯。东南乡,屯八。去城二十里曰歇马屯,稍东曰大留屯,大留东北曰东马屯,关南二十里曰兴邑屯,去关东南二十五里曰董社屯,三十里曰寺底屯,三十三里曰马店屯,四十里曰庄头屯,又新增屯曰东庄屯,去城二十五里。西乡,屯十三。自西关厢十里曰潼西屯,三十里曰平洛屯,三十五里曰曲城屯,迤北曰东册屯,四十里曰白云宫屯,西北四十里曰鱼池屯,又西北曰古城屯,五十五里曰长城屯,五十里曰叚村屯,七十里曰五里屯,八十里曰敷水屯,迤北八十里曰焦村社屯,新增屯曰五桥屯,去城五十里。西南乡,屯七。去城十里曰金盆屯,二十五里曰故真屯,三十里曰孟村屯,曰阿彪屯,四十里曰蒲峪屯,潼峪屯去关三十里。”[7]10-12依然保留着军屯,作为潼关经费、军需和军事设防的补充。清代潼关的屯田,初期一依明朝田亩,《续修潼关厅志·田赋志·屯地》载:清初潼关卫(厅)有“原额地三千三百一十八顷九十三亩,额外河滩地六顷五十亩二分”[7]19。至嘉庆二十二年(1817)时,潼关厅“现存实熟地一千三百五十二顷五十二亩三分七厘七毫六丝”[7]19。这种军屯纳粮给潼关厅(县)和不承担地方差役的惯例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前。
七、结论
历朝在潼关一带的军事设防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不同点在于关址曾有过两次变迁和三地设防,城防设施及关口与关城以外的防御设施也在不断变化,军事管辖范围也各不相同。军队、军屯也不完全一样,如有的有长期驻军,有的则无;有的有屯田,有的则无。其相同点在于,都利用了禁沟和黄河天险,在禁沟两岸建立据点和关卡,以禁沟和关口作为设防的重点。另外,扼守潼关,还要兼顾到潼关北面的黄河和黄河西岸的大庆关与黄河东岸的蒲津关,乃至北到朝邑、大荔、合阳、韩城一线的联合设防。对此,《潼关卫志》的作者杨端本曾经有过精彩的论述,其《潼关卫志·兵略志·赞》曰:“入关有三道:潼,入关之正道也;商之武关,入关之孔道也,昔汉祖破秦由此入咸阳;朝邑,古临晋地,自夏阳至关平旷百里,大河易渡,汉祖往来关中,尝由临晋,而七国谋反亦欲兵由此入,是又入关之隙道也。五泉先生云:‘一方不戒,三险俱失。’诚哉是言也。然武关万山险阻,一将偏师,可以无虞;朝邑虽曰平旷百里,命将建营于中路,设巨炮数十,南北巡守,则大河即天堑也;至潼关之守则禁沟最为要地。昔黄巢从禁坑破关,明逆闯李自成亦由禁坑陷关。岂非‘一方不戒,而失三险’之明验乎?盖疏忽地理之要,而十二连城之废也。古设十二连城于禁沟之西,由南郊以抵山麓,计三十里而十二城,是三里一城也。每城设兵百人,而于中城益其兵,多设火器矢砮石。连络呼应,疾若风雨。即有百万之众,岂能超越而飞渡耶?故守关而不守禁沟者,守犹弗守也。守禁沟,而不建十二连城者,守犹未善也。是犹一室之内,杜门塞窦以防鸟雀之入,而忘闭其牖也。是以关予敌也,非所以固吾圉也。后世之守关者,察地理之形势,谋封疆之万全,周历山川,旷览古今,鉴观成败,其于建连城以控禁沟,控禁沟以固关,亦吁谋而重虑之乎?”[8]157-158杨端本之言,可谓一言中的,切中要害。因此,探讨潼关历代的设防,首先应该进行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不同防御设施、不同防御对象的客观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