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清洋务运动中的几大思想
2018-03-07张立新
张立新
(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朔州 036000)
一、洋务运动发生的世界背景与中国环境
自十三世纪起,世界大环境悄然发生着变化。源自西方资本主义的萌芽,农民和手工业者运用长期积累的经验对生产工具进行了改进,促使农业得到发展。纺织业、冶金业等开始使用机器生产,这在提高产量、节省人力的基础上,同时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分化为各种不同的阶级阶层。在开辟新航路、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产业革命的共同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早在封建中国发生洋务运动时就初步完成,这使得世界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个新时期的主要特点就是整体化和近代化。[1]
当时的中国社会由于封建思想的保守和封闭,导致统治阶级仍然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梦幻泡影中,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早已跟不上西方国家的发展步伐,更无法适应世界局势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洗礼,加之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清朝部分具有先进思想的官员开始意识到西方强国的船坚炮利,试图通过富国强兵的道路来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政权统治,洋务运动就此应运而生。
二、洋务运动的几大思想
关于洋务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几大思想,不得不提到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是“自强”和“求富”,这两大思想也是将洋务运动明确划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重要标尺,而这一指导思想的分类延伸则为“师夷制夷”和“中体西用”。所谓“师夷制夷”就是指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长处,从而达到制约和对抗西方国家的目的,这里明确了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是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道理。所谓“中体西用”则是号召以中国自身的体制为基础,以中国的学问为根本,从西方列强处寻求突破口,以求利用其先进技术改变中国现状,达到富国的目的,这也是当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提出的较先进的思想。[2]
(一)师夷长技
“师夷长技”在中国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人打破东方禁锢,明确提及应该学习西方文化的先进思想意识,字面理解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最初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并未涉及其他更广的领域。
讲到“师夷长技”,不得不提的就是林则徐,他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林则徐所著的《四洲志》当中,简要对世界四大洲(亚洲、欧洲、非洲、美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进行了叙述,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他虽未明确提出“师夷长技”这几个字,但为该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先明确提出“师夷长技”的是林则徐的好友魏源,魏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当时主张开眼看世界的先进文人代表,他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加以修编,形成《海国图志》,用将近100卷的图文,对西方知识进行了广泛搜罗和介绍,并借由书中理论最先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试图依靠吸收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促使中国富强起来。虽然这在当时有其鲜明的进步意义,但其出发点仍然是为了守护破壁残垣的晚清统治,充其量如同为满目疮痍的中国抛出了一棵救命稻草,作用微乎其微。魏源思想的局限性在于没有看清世界发展的形势,更没有看透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应推翻君主立宪制,更没有认识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根本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理念和生产力,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火炮和练兵技艺这些所谓的威力强大的东西上。也可以说,“师夷长技以制夷”本身就存在局限性,“师夷长技”没有错,但目的在于“制夷”,则从本质上无法摆脱封建的枷锁和束缚,这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症结所在。[3]
(二)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顾名思义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晚清洋务运动所主张的基本思想,其倡导以中国传统思想、制度、文化为根基,引进并应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当时洋务派在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方面的核心命题。当时社会把学问分为“中学”和“西学”,其中,“中学”指以中国传统的“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相关思想和知识,而“西学”则偏向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应用,当时最典型的技术运用就是船舶制造、电线架设、铺设铁路等。
提到“中体西用”,首先应提及洋务派的思想家代表冯桂芬,他最先提出“中体西用”,他在《匡时策》一文中说:“中西学问术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其将中西方文化以“主次”层次关系区分,本就是对中国发展的关注,“以华人计”是他思想立意的先进性,提出学习和应用“西学”的最终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振兴中华,他倡导以“中学”作为思想指导,以“西学”作为应用处置,以善用西学来振兴民族,这使得他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民族情结,受到当时和后来人们的推崇,可以称之为洋务运动中的一面思想大旗,风靡一时。同时,冯桂芬首次为统治者提供了中西方文化在理论性和实用性上的差异性指导,这种判断从今天来看仍然是相对客观和理性的。
三、洋务运动几大思想的局限性
洋务运动中的几大思想,其核心都是“自强”和“求富”,字面上看都是从中国当时的国情出发,寻求出路的思想,但其实际上带有极强的局限性,而局限性的根源在于洋务运动本身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振兴中华,而是为了保护已经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政权。以“中体西用”来说,西方列强首先不情愿将真正优秀的技术传授给落后的中国,否则将无法继续“任意鱼肉”,而中国所谓的洋务派先进人物代表们,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当时社会政权的无可救药,也没有看到中国已在世界生产力技术发展的道路上被远远落下的现实,妄图用封建体制作为容器来承载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这本身就是与社会发展相悖逆的,注定不可能成功。再回归到洋务运动发起者本身,他们大多来自于封建社会的官员群体,他们既是近代技术和工厂的创办人,也是工厂发展中的蛀虫和最终摧毁者,他们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注定了洋务运动失败的结局。所有这一切,都是导致洋务运动迅速失败的原因,甚至有人说,这场洋务运动最大的正面影响不是它成功创办了工厂,也不是它提出了多么先进的思想,而是在于它的迅速失败破产,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一系列的革命运动提供了反面教材,正是吸取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才促进了后来社会的变革发展。[5]
四、结论
一个国家的兴衰不仅仅依靠思想,但无可否认的是,思想的萌发绝对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本源和动力,洋务运动中,正是因为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萌生了改变的思想,才使得社会出现了改变的契机。长期以来,史学界对这次洋务运动评论褒贬不一,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不过是一场虚假的运动,是在中国局势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官僚们借用西方的洋枪洋炮镇压了国内不断涌现的农民武装反抗,打着“自强”和“富国”的旗号,根本上是为了维持即将被推翻的晚清封建统治,是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而已。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部分洋务人被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打醒了,不再沉睡在原有的天朝旧梦里,而是清醒认识到再不反抗就晚了,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号召国人以“自强”和“富国”为手段,积极反抗西方列强对中华的摧残,是一次积极地探索。然而,社会发展至今,我们更应该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洋务运动中的思想,思想当中的局限性是必须直面的,毕竟根本出发点的确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没有勇于变革和打破旧的社会体制。但是不得不承认,洋务运动虽然没能拯救当时满目疮痍的中国,但洋务运动中的思想在当时来说,的确是人们放眼看世界的代表,对西方文化的肯定本身就是进步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时期的思想和著作,打开了人们对于未知世界和未知领域的探索之门,迫使人们面对中国落后的事实,并打破了封建统治者沉醉的天朝美梦,为启迪人们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后来中国社会的革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