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研究
2018-03-07夏喜元代艳红
夏喜元 代艳红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因此,培育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具有历久而弥新的生命力,具有以文化人的感召力,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则是破解文化传承与创新难题的现实路径。
一、蜕变与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生双赢”之桥,实现两者的“破茧成蝶”“凤凰涅槃”。首先,二者的融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自身发展革新的必然趋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精华、包罗万象,是一座极其丰盈而伟大的文化资源宝库,而科学有效地开发这座文化资源宝库,是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革新、自信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破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内涵发展的难题。其次,二者的融合是推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内容鼎故革新的题中要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3]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工作,“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4]这些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教育资源正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需的“精神营养品”。最后,二者的融合是引导新时代大学生锤炼自身文化涵养、励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路径。通过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明是非、辨善恶、别美丑,懂得价值取舍,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渗透与共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影响深远。“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5]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涵养了无数的英雄儿女和仁人志士,是新时代大学生明德修身、知书识礼、立志成才的精神“指南针”和行动“风向标”,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思想资源宝库。
(一)理想信念教育
在浩远悠长、推陈出新的中华文化发展史上,中国古人积淀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特别是关于理想信念的思想资源。如战国时期的孟子曾曰:“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孟子认为,人必须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如果一个人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就不会获得成功。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临终前,在写给儿子的家书《诫子书》中说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由此可见,诸葛亮非常重视君子立志,强调立志是君子修身养性、立德成才的前提。唐代诗人李白在《上李邕》一诗中写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作此诗时正值青年,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美好追求,渴望像“大鹏”一般振翅翱翔、扶摇直上青云。而这些关于理想信念的古代诗文,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谋而合,因此,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将这些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到大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点滴和灵魂深处,使美好的理想信念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科学成才扬帆导航。
(二)中国精神教育
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伟大的中国精神,铸就了难能可贵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爱国人物和英雄事迹,他们用满腔的抱负书写了壮美的民族情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战国诗人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款款深情和无限热爱。于民,屈原虽出身贵族,却常与底层人民保持联系,他心系百姓,同情和怜爱劳苦人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于国,屈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主张“美政”,“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不愿与奸邪祸国之人同流合污,矢志报国,悲壮殉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文学家文天祥的忠国之情和殉国之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爱国情怀和历史担当。
中国的时代精神,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彰显了时代的发展脉络和变革生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立足新的时代条件,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当前,中国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为:在抵抗自然灾害过程中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在举办重大活动中形成的奥运精神、在探索宇宙奥秘过程中形成的载人航天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改革创新精神等。
不论是我们的民族精神,还是时代精神,在历史和时代的积淀中,最终都汇聚成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因此,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精神的教育,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启发大学生的改革创新思维,使其自觉担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从而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承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在丰厚的文化沃土中萌芽、积淀和升华,更涵养了丰富的中华道德文化。而谈到中华道德文化精华,又集中体现为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推崇仁爱。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在与人交往时,应当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主张将仁爱遍布人民大众,“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墨子强调“兼相爱,交相利”,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彼此关爱,与人交往要互利共赢。第二,尊崇孝悌。孝悌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最为推崇的道德规范。孔子在《孝经》中曾有云:“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他从引导百姓仁爱向善、明礼守序的维度强调了孝悌的社会功效和重要意义。第三,讲求谦恕。中国古人历来推崇“谦敬”“礼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孔孟圣贤的虚怀若谷和大家风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是儒家推己及人、泛爱亲人的美德彰显。第四,恪守诚信。在中国古人看来,“诚信”是一种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做人的立身之本。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民无信不立”;墨子强调“言不信者行不果”,认为诚信是一种可贵的品格,人如果不守诚信,也不会获得大的功业和成就。这些传统美德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展现了中国人的可贵品质和大美风范。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当自觉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洗礼,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引领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
(四)公民法治教育
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前提。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法治思想,这些法治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影响着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第一,强调法治的重要性。《韩非子·有度》中指出:“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韩非子看来,国家的兴衰与法治紧密相连,治国者重视法治,则国家兴盛,忽视法治,则必定衰亡。第二,中国古代法治思想内容丰富,可供批判借鉴。例如,《尚书·大禹谟》强调“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体现了疑罪从无或者从轻的法治思想。王夫之《读通鉴论·汉光武》中指出:“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这体现了法治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第三,中国古代的法治实践助力国家发展,推动了中国历史进步。一方面,古代中国政府重视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高效的实施体系、严格的监督体系和司法保障体系。如古代的刑法制度、执法和司法官员选拔制度、设置常设或临时的监督机构、刑狱诉讼复核制度等。另一方面,中国古代法治实践具有礼法并重、刑德并举、重视教化的特点。如《论语》有云:“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教而杀谓之虐。”这说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核心是“德”,外化为“礼”,借助于“法”的形式来体现并加以强制实施,依靠外在教化和自主修身来实现。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法治思想财富,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有助于大学生自觉树立法治观念、培育法治思维,进而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者、守护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