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广东“锣鼓柜”的源流与发展
2018-03-07陈彦
陈彦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博物馆,广东佛山 528300)
“锣鼓柜”,又称“八音锣鼓柜”,是在神诞或农村节庆中的一项吹打巡游活动,但同时也指代其演出中所必备的大型木饰柜。“八音锣鼓柜”虽然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但其记录和研究都相对零散,并且专业性的学术讨论较少,故笔者试以此文补其一二。
1 历史上的“八音锣鼓”
关于锣鼓柜的历史,最早也只能追溯到清代。在顺德杏坛高赞地区,目前仍保留着四个百年以上锣鼓柜,据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小组考证,这四个锣鼓柜分别造于清乾隆、光绪、宣统年间。然而文献上的考证,尽管在明代就有一系列关于“锣鼓”或“鼓吹杂剧”的记载,但明清两代的史料上却并没有发现直接的“锣鼓柜”或是“八音锣鼓”的字样,只有一些关于迎神出游的鼓乐活动记载。如清乾隆十五年《顺德县志·岁时民俗》记载:“正月:元夕,结彩张灯,管弦金鼓喧阗,游者达曙……五月:端午……乡村为龙舟,迎神出游,鼓吹杂遝四五日……十月:十月傩,数十人绛衣鸣钲挝鼓迎神……”。顺德的龙山地区在清嘉庆年间也记载道:“寻常神诞,例得开坛建醮。然不过八音一班,时花数盆而已,独至闰月神诞,与夫新庙落成,则往往赛会,庙所近街巷,召梨园奏乐娱神,灯烛辉煌,鱼龙曼衍。”1996年的《顺德县志》于总述中说,清朝时期“粤剧以及粤讴、龙舟说唱、锣鼓柜、鱼灯会等民间艺术亦普及城乡”。
说起锣鼓柜的历史,必定会提及“八音班”。广东地区的“八音班”,通常为八人,故名“八音班”,与通常泛指的“八音”乐器和音乐无关。据说八音班于清道光前后已在广东农村广泛流行,与广东海丰、陆丰县的西秦戏素有渊源,所以又称“西秦班子”。陈卓莹认为,在八音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流变出了“大、小”之别。所谓“小八音”,是指用小型乐队所演奏的音乐和乐曲,多数在饮宴中,为小唢呐吹奏戏曲音乐时伴奏,至少有笛和椰胡,或加多比京胡稍大的“二仔”、月琴和掌板。在节日或婚庆上,以两只大唢呐(寓意“好事成双”)演奏气氛热闹的乐曲。所谓“大八音”,是相对于“小八音”而言,演奏人数稍多,演奏的乐器有板鼓、钹、锣、“二仔”、椰胡(或提胡,木壳木面的弓弦乐器)、三弦、月琴、笛、唢呐等,由于加进了锣鼓,又称“大锣鼓八音”、“打八音”。
据陈卓莹在《试探广东曲艺源流》一文中称:八音班“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末最为鼎盛,它们以佛山镇为据点,最多时达30个班子,巡回演出于各县城镇”。而陈勇新在《广府八音述略》则写道:“佛山著名的八音班还有栅下的永联社、旷音音乐社,张槎东便村的琼林仙馆、紫胜山房、梅鹤山房。据老艺人温成、杜牛回忆,30世纪20~30年代佛山有凤和鸣、振玉华……等20多个班子。这些八音班的门面装修成店铺,门口挂有店号和诸如 “承接嫁娶神功醮事”等宣传经营项目的广告。有的还兼营喜丧、神诞、会景的仪仗和行头的出租业务。每年农历五六月间,民间神诞、嫁娶活动很少,八音班生意最清淡;七月以后,生意就逐渐多起来。民间谚语“五穷六极七翻更苏”所指的就是八音班的活动规律。”
关于八音班的演出,有人说:“既清唱粤曲,又演奏乐曲(粤剧牌子曲和地方民间乐曲),个别大八音班还有加演便服舞蹈的。除民间喜庆和重大节日外,一般不演日场,夜场常演至通宵达旦,开始照例吹奏《八仙贺寿》、《天姬送子》这类排场牌子曲,接着是演唱粤曲,到深夜两时后,常改唱木鱼、南音,最后再演唱粤曲至天亮散场。”而吴赣伯也在《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中引述道:“演大戏,棚面的主要任务是拍和,很少机会出台演奏。而八音班则不同,大凡神诞节日或富人嫁娶,必搭棚摆宴,门前搭一小舞台,八音班8~10人各就各位,鸣炮入席,双唢呐吹奏《大开门》;中途演奏、唱曲、演戏等轮番表演,不一而足。往往至深夜,把新郎新娘送入洞房,才告尽兴而散。”
关于锣鼓柜与八音班的关系,有人认为:“锣鼓柜,是和八音同步发展的孖生艺术。两者的区别在于:锣鼓柜必有一个用酸枝或花梨木造成的像轿子般的柜,四角有柱,上配丝彩绣花华盖,柜中挂上重响器大文锣、高边锣及配置整套鼓、板等敲击乐器,便于抬着巡游演出;其他乐手则手持乐器边走边奏;锣鼓柜人数不限,均为业余爱好,平时晚上活动,遇上节日,就列队巡游,不作职业巡回演出。锣鼓柜演奏的器乐曲与八音班相同,演奏粤曲则以小唢呐吹奏女腔,大唢呐吹奏男腔,其他乐器伴奏,不用人声演唱。”
陈勇新则认为八音班有三种表演形式:一种是作为仪仗乐队演奏喜丧乐;一种是锣鼓柜;还有一种是唱八音,艺人一边演奏一边演唱成套粤剧,即戏曲清唱形式。锣鼓柜和八音班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外在表演形式有所不同,所以他更倾向于将“锣鼓柜”称为“八音锣鼓”。
而陈卓莹则坚持,锣鼓柜与八音班除了组织、形式的不同之外,还有就是锣鼓柜的成员都是业余性质的。锣鼓柜纯粹是以乐器吹奏粤剧曲牌为主,形成一种只奏不唱的“卡曲”形式;而八音班则是唱作兼具的,并非单纯的音乐演奏。
尽管对锣鼓柜和八音班两者的关系有着不同的意见,但对于锣鼓柜的定义,目前的研究基本上已达成统一的两点认识:(1)它是一种吹奏音乐的表演;(2)它的表演形式必定有一个放置乐器的木饰柜。
至于到底锣鼓柜属不属于八音班的一种,笔者则认为这应该按时间段来进行区分论述。在两者最早出现的时候,尽管八音班是以锣鼓柜为基础,锣鼓柜的成员也会演奏八音,但内行人从队伍上、乐器上、曲牌演奏就可以精细分辨出锣鼓柜还是八音班。两者虽都以演唱粤剧音乐为内容,但八音班以“清唱粤剧”为主,他们不但要对乐器兼拉、兼唱、兼打,并且还兼唱生、旦、丑、净。而锣鼓柜则纯粹以乐器吹奏粤剧曲牌为主,成员都是业余性质。但后来,由于半职业以及业余八音班的兴起,再加上他们在表演时也有可能伴随以木柜行走,和锣鼓柜逐渐演变为一体,称为“八音锣鼓柜”。由于锣鼓柜与八音班已经难以区分,故一概统称为“八音锣鼓”。
尽管说由于在整个发展阶段,八音班和锣鼓柜互相融合,难以将二者清楚区别,或是没有必要将二者分开讨论。但对于锣鼓柜,还是有着最基本的两个特征:一是必定有“柜”;二是通常用于祭祀或节庆的巡游,一般不做喜丧之用。
2 “遍地开花”的“锣鼓柜”
在广东省,锣鼓柜是极为常见的民间活动,许多地方文献都有所提及。1999年出版的《广州市志》就写道:“清代嘉庆年间,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已有不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八音锣鼓柜、坐堂吹和十番锣鼓等锣鼓吹打乐。每逢酬神祭祀、民间喜庆都少不了这些异常热烈的吹打乐的演奏”。而政府在对荔湾区文物进行普查时也详细记录了当地的锣鼓柜活动:“建国前,‘八音锣鼓’主要为本村庙会、神诞和附近友好村、镇庙会交流时巡游演出,乐手基本是本村农民、小手工业生产者等业余乐手,演出都不收酬金。清道光年间,区范围内已有‘锣鼓柜’演奏活动,初期称“群贤雅乐”音乐锣鼓柜。民国时仍延续着这种形式,建国初期仍然存在”。另外,它还提到区内西村国风乐社的锣鼓柜队伍曾在建国后有着较频繁的活动。,到了二十世纪末就因为后继无人而无奈告终。前不久,白云区钟落潭镇竹二村的一个百年锣鼓柜被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只可惜空有镶金木柜,却无人会演奏。曾在从化地区流行一时的锣鼓柜活动,也因“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而被迫中断,至今销声匿迹。
但锣鼓柜活动最为频繁且兴盛之地并不在于省会,而在于相邻的佛山地区。据说,自清康熙年间,就有锣鼓柜的活动出现在佛山地区;但有据可考的记载却只有“锣鼓”二字,只能确定是鼓吹乐的表演,无法断定就是锣鼓柜的活动。尽管文献资料不多,但目前还保存完好的锣鼓柜仍然能依稀窥见当年的兴盛。如顺德杏坛高赞的“鸣盛桐台”现存红木锣鼓柜,四面雕有精致的龙凤、亭台和历史人物,用真金粉饰,正面有对联一幅:“鸣声调大雅,盛世报元音”。这个红木锣鼓柜,是在同治八年(1869年)花了200两白银从广州购买的,当时已经是翻新的旧货。说明锣鼓柜在佛山(顺德)地区起码有百余年的历史了。有人考究道:“有些较小型和业余性质的八音班,将乐器放置在一个如花轿模样的大柜里,演奏时抬着柜游行,只奏不唱,人称锣鼓柜。栅下的永联社、张槎的云雅仙馆、石湾的紫胜山房等都是佛山历史上著名的锣鼓柜组织”。目前,佛山(顺德)地区的“八音锣鼓”已被认定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价值,被收入到省级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而且在2014年末,顺德杏坛的八音锣鼓被正式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然而,佛山除顺德外的其他地区的锣鼓柜活动现已难觅踪迹。
同样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还有珠海的“八音锣鼓柜”。据统计,建国后在斗门活动的锣鼓柜共有十队,数量甚丰。中山地区的锣鼓柜队伍也曾名扬一时。1935年,香港举行庆祝英皇银禧大典巡游时,应邀前往参加的锣鼓柜队伍里面唯一被大肆报道的,就是中山的“小雅山房”。吴赣伯在《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中写道:“当年香港中华百货公司印行 《清韵》第2期,发表《记中山小雅山房之锣鼓柜》一文,介绍这个有二百余人的‘锣鼓柜’概况,并附有题为‘小雅山房国乐之壮观’的图片”。足见当时中山的锣鼓柜在粤港两地发展的盛况。除了中山,台山地区的锣鼓柜在以前也是声名远播。
另外在一些相对偏远的地区,如英德的大湾地区,由于有不少人是从原来的戏曲重镇搬迁到此,因而“早就成立了锣鼓柜的组织”。还有罗定、惠阳、连州、化州、郁南等地都有相关的锣鼓柜记载。由此看来,广东省内的锣鼓柜活动可谓是“遍地开花”。
[1](清)陈志修、胡定.顺德县志《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45册[M].北京:中国书店,1992.
[2](清)温汝能.龙山乡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3](清)吴荣光.佛山忠义乡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