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2018-03-07罗璇
罗璇
(合肥工业学校,安徽合肥 230011)
“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它并非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网络平台相结合,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教学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微视频资源的飞速发展,打破了从传统课堂获取资源的各种局限性,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推陈出新,教育形式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带来新教学模式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是中职学校计算机类的重点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低效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构建适合“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1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困境
1.1 学生的基本素质不高
中职学生普遍钻研性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网络基础薄弱,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兴趣缺乏,接受度较低,动手能力较强,喜欢实训课程,但遇到困难容易放弃。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体系结构庞大,知识点繁多,很多知识不容易理解,如网络体系结构,各种协议的执行过程等。学生对于这部分的理论学习吸收率低,兴趣缺乏,而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实训课程也是一知半解。计算机网络实训课程也有一定难度,尤其是网络设备安装调试课程,有大量的配置代码,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中等职业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
1.2 实训环境的局限性
学校构建一个网络实训室的成本不容小觑,而做到每个实训的学生都能拥有一套可以操作的设备更是需要耗费巨大成本,现阶段多数学校的网络实训室设备有限,能够同时让所有学生能够同时进行设备安装配置的情况很少,实训过程中常常面临一部分学生操作,另一部分学生“干瞪眼”的现象,学习水平的两极分化逐渐拉大,长此以往,愿意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课堂管理的难度也会加大,这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1.3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缺少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学主要采用先讲理论,再动手实践的模式,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分开授课,致使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不能有效衔接。而且实训部分的讲解由教师单方面展示操作流程,让学生只能观看后进行实际操作,师生互动性差,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学生难以通过短时的观看方式学会操作过程,实训时困难重重,逐步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1.4 缺少有效的课后评价环节
学生完成学习后,教师的认可和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传统的评价环节是以教师为主体,侧重于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趋势。评价方法单一,主要依据教师评价,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缺乏积极参与,无法了解到学生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缺乏教学的有效性。
2 “互联网+”时代构建教学新模式的措施
2.1 构建网络专业教学的“云”空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和MOOC等微视频资源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互联网+”的出现,简单的在线教育模式符合网络扁平化的要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交流和共享世界各地优质教育资源的平台。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将计算机网络专业中与实训操作紧密联系的理论知识整理出来,将其中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制成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置于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上,让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工具,如超星学习通等软件,课前学习微课内容,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任务,教师能从网络资源平台中直观地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在课中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网络上课程资源丰富,内容完备,形式多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帮助他们开阔视野。
2.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只能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实训操作可以随时以微课程的形式显示,包括实训过程中不能观测到的现象,也能够通过微课生动地显示,如模拟出底层协议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抽象概念。教师只需提前录制实训操作的微课视频,置于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学生在实训中遇到困难可以随时观看学习。另外,利用仿真软件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克服网络实训室设施的局限性,提高学生的实训效率。结合学校实训室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仿真软件,常用的网络仿真软件有网络设备模拟器Packet Tracer或H3C网络设备模拟器,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设备模拟器,同时将网络设备模拟器的教程加入到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供学生课下学习。在实训课程中,如果网络实训设备不足,学生可以先通过网络设备安装模拟器进行实训,熟练掌握实训过程,熟悉实训代码,缩短实训时间。熟练整个操作过程后再在实体设备上进行安装配置,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2.3 以学生为主体,分类教学
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位学生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为了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理解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同时保障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得到进一步优化,确保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课堂的有效理解。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发布小组任务,展开小组讨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小组讨论过程中,形成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氛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看到学生的讨论情况,对于一些难点,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适当讲解,更好地满足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2.4 实现课程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课堂上学生完成学习之后,可以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上进行自评,小组成员间互评,教师现场点评。课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测评内容,并将其发放到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学生可以登录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完成课程的评价和反馈。通过设计符合课程目标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制订更合理的教学计划。学生可以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上提出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从教师主评转变成师生互评,实现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2.5 以就业为导向,拓展教学范围
“互联网+”时代,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就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然而,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学历的制约不可避免,而更重要的是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脱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教材内容的讲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手段也逐步增多,企业进课堂的教学活动更便于开展,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如视频直播,远程连线等方式,请企业专家开远程讲座,了解行业动态;也可以请企业发布任务,由学生尝试用所学技能解决问题,了解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教师根据实际需求改变教学策略,扩大教学范围,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
3 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教学的改革不仅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是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资源的获取不再是单方面的传授,知识的来源与获取更加方便和多样化,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形势,不断吸取新知识,大胆尝试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的新理念,应用微课、MOOC、翻转课堂等新技术,探索适合自己课程的新模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过渡到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