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网络流行语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研究

2018-03-07李立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流行语译者译文

李立胜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淮安 223001)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网络语言,随着智能资讯设备的发展,从网络开始使用、推广、传播、渗透到生活、社会和文化的各个领域。该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语库,拓宽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网络流行语的英译逐渐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成为国际交际和沟通的必然手段。而网络流行语的出现、繁盛和消亡必然会经历一个生态选择的过程。按照生态翻译学理论,译者作为原文和译文的转换实施者,在适应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和选择完成翻译及译文效果评价过程中是翻译的主体。

1 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生态环境

1.1 翻译生态环境

生态翻译学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 “适应/选择”学说为指导,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它从生态学的视角对翻译过程、翻译方法、翻译标准等进行阐释。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译者中心”,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和德国解释学家施莱尔马赫都在其著作中提到翻译的适应和选择。基于此,胡庚申教授提出了新的翻译观,同时引入翻译生态环境来丰富该理论。 翻译活动必须了解和掌握翻译的生态环境。胡庚申认为,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其中“译者为中心”[1]。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翻译生态环境”构成的要素包含了原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翻译生态环境是影响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2]。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语言和交际文化的一种,其生态环境又独具特点。

1.2 网络流行语生态环境特点

首先,网络流行语传播途径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网络流行语由最初的网民为了追求速效,简洁的聊天沟通方式变成了更多样的形式,如2017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中的弹屏、评论、节目等中出现,形式多变。网络流行语源语网络的创造,其流行很大程度上基于集体无意识行为,因此网络流行语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其流行的周期和受众程度都没有规律可循,这对于译者在选择从事翻译行为时产生制约性。其次,网络流行语有其独特的语言学特征。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流行语在语音、词汇和语义等方面具有比较独特的语言学特征。语音方面,拟声词多、同音词、重叠词比较多,如“hehe”“粉丝”“东东”等;词汇方面,缩写、数字、新造词比较多,如 “BMW”(长舌妇,Big Mouth Woman)、9494(就是就是)、“驴友”等;语义方面,词义拓展、词义收缩、旧词新义比较多,如“尬聊”“打call”等。再次,网络流行语的交际特点非常突出。网络流行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在交际中的使用程度,以及沟通双方对沟通效果的认同。如“皮皮虾,我们走”该流行语基于网络游戏,但在沟通和交流中有了很大的延展,如“皮皮虾,我们回来”“皮皮虾,我们倒着走”等。

2 网络流行语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译者的选择性适应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翻译新视角》中曾说过,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做出成千上万次的涉及选择与处理的决定,以适应另一种文化,适应另一种语言,适应不同的编辑和出版商,最后还要适应读者群”[2]。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是一个独立主体,翻译活动自始至终必须通过译者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才能完成。译者处于翻译生态环境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交互点上,承接着不同的语言、文化、心理体验、社会需求等。而翻译过程的本质则被看作是译者不断“适应”与“选择”并多次循环往复的过程,最佳的适应是选择性适应;最佳的选择是适应性选择;最佳的翻译是 “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3]。2017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扎心了,老铁。”,译者应了解到原文源自直播平台的弹幕当中(非面对面的交际用语),“老铁”是中国北方方言(普通话中应用少)“哥们儿”一词的别称,而“扎心”(口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则是指内心受到了极大地打击和刺激。该词语的主要意思是向朋友诉苦或抱怨自己内心受到的伤害。译者为了保留原文中的语言风格“老铁”,可采用直译(拼音)加注的方式进行翻译“Laotie”(The word“Laotie” originates from northern Chinese dialect and means “good buddies”)。

在适应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还特别体现在对译文读者意识的适应上。国外读者对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背景并不了解,而 “网络语言除用字节省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原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4]。这无形中增加了译文读者的接受难度。作为主导,译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主动认识机制,运用自己的适应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创造能力考虑译文读者可能会有的心理特征与意识形态,包括读者的教育背景、思维方式、文化差异、接受模式、交际习惯等,这样才能做到最大的适应,促进“适者生存”。

3 网络流行语英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译者的适应性选择

“适应”与“选择”是译者的本能,译者在适应生态环境的同时,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翻译被描述为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从选择适应论的角度来看,最佳翻译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所谓“整合适应选择度”,是指译者产生译文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适应”和继而依此、并照顾到其他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总和[5]。

3.1 译者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

与其他类型文本不同,网络流行语在语音、词汇、语义甚至词形方面又有其独特的特点。在语音方面,拟声词、同音词、叠词等有很多,这些词多源于不同的交际或沟通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保留语言形式和风格,译者可采用拼音加注的方式来翻译。在词汇方面,首字母缩略词、数字谐音、符号语言、汉语谐音词、语码混用、甚至是新创词层出不穷,译者必须了解该词出现的背景,才能准确的表达词意。音译,意译,直译(加注)等翻译方法通常被采用,要选择能够引起译文读者共鸣的词或短语来进行翻译。此外,网络流行语中包含大量语义拓展、语义窄化、语义变更等词汇,对该类词汇的翻译没有固定的翻译模式,需要译者依赖网络流行语的生态环境进行适应性选择。在构词方式上,创新词(汉语语料中不存在之词),运用方言,谐音词,中英文组合,旧词新意等形式大量存在。译者在语言维转换中,应注重网络流行语语言形式的变化,理解网络流行语独特的语言特征,充分调动自我认知意识,以高度的敏锐感和责任心从事翻译。选择过程中要考虑不同的语境,关注双语词汇的细微差异和语言表达的技巧。

3.2 译者在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

翻译是两种文化交互的场所;翻译过程也是两种文化协商、冲突和弥合的过程。在翻译生态体系中,文化是翻译“关联序链”中的重要因素。生态翻译学认为,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有差异,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同等重要,不可忽视,需等效转换,才能完整表达交际意图,进而适应译语所属的整个生态系统。译者对原语文化意识、译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的关注和表达,也是译者主体性的一种直观体现。在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置于原语文化中,对原文进行文化层面的考量,挖掘原文所隐含的文化蕴意,体现原文作者在运用该流行语时的背景、心理、文化等制约因素及其沟通交际目的,深刻理解原文的文化环境;其次,要全面衡量译入语的文化特征、受众(译文读者和其他译评者)文化接受模式,实现与译入语文化的融入和契合。如2017年网络流行语“尬聊”,该词的表面意思可能是缺乏良好沟通技巧,或是心不在焉,没啥能聊的了,常见的英译为“awkward chat”。但是对于自我意识和个体需求更强烈的外国读者来说,“chat”应是很愉快的行为,既然“awkward”,就应该果断的结束。这里,就涉及该词的深层含义,“尬聊”的出现,可能一定程度反映出中国文化,随意插话或者拒绝聊天,都是不礼貌的行为,虽有不认同或不满,但要克制,不能直截了当地批评或羞辱他人。在翻译该词语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更多的翻译形式,有时也可以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解释该词蕴含的中国文化意识,实现功能、语用和文化的对等。

3.3 译者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

网络流行语是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语言,其本质是为了沟通和交际[6]。很多网络流行语是在交际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本身就是交际的一种语言,如“社会人”“肥宅”等;它们的流行没有特定的规律,就是在交际过程中基于某种意境,在大众的默契中忽然地产生了。网络流行语不可避免地包含交际意图,交际必须让别人理解字面之意及言外之意,要让一个外国人快速理解它的意思,译者在英译中要在适应生态环境过程基础上,做出有效的选择,克服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实现交际维的转换,以在译文中实现原文的交际意图,满足交际和沟通目的。译者不仅要能清晰地了解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色,还要关注该流行语的传播机制、交流意图、情感色彩、社会表征等方面的内容,发挥译者主体性作用,多维度挖掘该流行语所内涵或外延的交际意图,实现较为准确的翻译。如网络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产生于网络的交际过程,可以表达不同的心理和情感,如抱怨(complain),感叹(plaint),超然、淡定(detachment)或是不值一提的(not worth mentioning)等意义[7],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该词语的交际目的,提供适合交际语境和生态需求的翻译。

4 译者的主体性与“事后追惩”

生态翻译学以“译者为中心”,强调在翻译活动的每一个阶段都尽由译者能动地去 “操纵/支配/摆布/重写”,即一切由译者去做适应性的选择;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在“译前”和“译中”能够针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态环境,做出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和综合维方面实施转换,使译者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但同时,生态翻译学理论也注重“译有所为”,要求译者的翻译行为在主观意识上要为个人的自我生存和发展做贡献,在客观上要为语言创新、沟通交流、文化推介、译学发展等做贡献。译文质量的好坏,是否能够“适者生存”,译者的翻译能否得到认可,存在哪些需要方面,这些都是“事后追惩”的内容。生态翻译学认为“事后追惩”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与“适者生存”“汰弱留强”的思想是一致的。“译前”和“译中”由译者充分发挥、支配,体现译者的主体性。“译后(即译文产生后)”对于(译者和译文)“不适者”“弱者”“劣者”进行撤稿、滞销、批评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淘汰,相对来说,这都可以视为一种“惩罚”,即所谓“事后追惩”。因此,不能忽视在“译后”,对译文质量、传播效果进行评价过程,译者的主体性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译事之后依据翻译生态环境所遵循的 “适者生存”“汰弱留强”的法则对译者的选择做出再次选择和仲裁。在译者完成了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以后,译文以其独立的形式在网络等各种媒介传播。此时,译文虽然脱离了译者成为独立的主体,可以从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度、读者的接受度、译论者和同行译者评价、委托方满意度、译文引用情况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吸纳翻译经验,总结不足,记录心得、提升翻译理论、增强专业知识和水平,为后期的翻译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样才能丰富网络流行语翻译的研究内容,拓展翻译研究半径,促进网络流行语翻译生态向良性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事后追惩”也是在网络流行语翻译过程译者主体性的更深一层的体现。

5 结语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是翻译过程中一切“矛盾”的总和。“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把真实的、具体的、富有创造性的译者推向译论的前台,有助于使翻译学中译者研究的研究半径得到延伸,并使其理论层次有所提升;在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过程中(含 “译前”和“译中”),译者应始终遵循翻译生态的特征,对其做出能动性的适应,同时积极调动主体能动意识,以生态要素的身份,对完成选择,实现有原文到译文的语言、文化和交际维的转换。在译事完成之后(“译后”),能够继续以高度的职业意识,责任心和使命感,接受来自各方对译文的评价,做到自重、自律和自我提升,从而促进网络流行语翻译生态的良性发展。也使对译者中心、译者主导、译者主体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持续不断。

猜你喜欢

流行语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