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彩绘装饰艺术初探
2018-03-07刘佳
刘佳
(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我国古代建筑美丽优雅且意境深远,具有引人入胜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使她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筑而独树一帜,使她在造型特色和装饰艺术诸多方面的卓绝于世。幽雅、神秘的气质,清丽、明媚的面目,她与山水,天空,草木,田园等结合成恬美和谐的旷古佳人,所有人都迷恋和难忘她的美丽脱俗。她渗入古老中国的脉络,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是历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彩绘艺术具有必要美化实用从而占据古建上的重要部分。也可以说,中国的木结构建筑,除却造型式样不提,彩绘这项专业技术从美术学角度来看,极具研究价值。
彩绘艺术从原始社会木构建筑诞生之始,最初目的是保护建筑的木质构件不受风雨和虫蛀等的破坏而腐朽,重实用轻美观,表现形式单一是其基本特点。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对建筑物有一定装饰美化作用则是其使用目的。而后随着封建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更迭演化推陈出新,木构建筑在材料上、工艺上、施工技术上和艺术表现方面得以迅速发展进步,古建筑艺术经历从最初的简单居住实用为目的到追求繁复装饰效果,从朴素到华丽的一层层蜕变,以及士大夫阶级讲究天人合一的文人气息园林造景,形成了中国独有的风格特色。那些古建上瑰丽堂皇的彩绘便成为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类别。
汉唐闕楼建筑是我国古建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例如,从今天看到的汉唐装饰艺术文物上看,当时的纹样绘制技术已经非常纯熟。以其丰富鲜艳的色彩、富于变化形式感强的图案创造出极富美感的视觉效果,尤其是汉代的纤丽风格的唐代堂皇华美的五彩金装风格,使得彩绘作品更具时代特色,反应着汉唐时代风情面貌和审美意趣,纤瘦繁复、秀丽俊逸的汉代装饰艺术和讲究奢华饱满、宝相富贵的唐代文化气质,成为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史上两朵精彩纷呈的奇葩。
汉代,彩绘图案以花草为主,纹式单一,色彩华丽的遗迹非常少见。这是因为当时使用多为天然植物和矿物颜料的提取染料,历久难以保存的原因。汉代崇尚儒学,儒学思想“树五色,施五彩,列文章,养目之道也。”这种思维直接影响了汉人的审美观念,要求沉着厚重,遵循古训则埋没了人们对于色彩大胆的想像和使用。汉代的绘画艺术大都施于“五正色:红、绿、黑、黄、紫”为主要色彩,这种“礼制”色彩,同样也反应在建筑的彩绘上。
到了辉煌的唐代,受到众多文化艺术因素的启发,开始有了形象生动活泼形态各异的建筑彩绘艺术形象。色彩华丽不拘一格的历史遗存告诉我们,唐代是追求奢华迷丽,文化艺术多元化的开明盛世。经济、文学、艺术、绘画、军事等唐朝都是当时的世界第一,承前启后,对世界和后世的影响深远广大。绘画色彩的应用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时代”。唐代建筑群气势恢宏,排列严整。其造型雄浑、宏伟、豪迈,规模宏大。体现了大国气势和盛世奢丽。在唐代,建筑有了统一的规划管理部门,“礼部”国家的一个行政机关。唐朝时期的建筑,皇宫一律采用朱红、白色的搭配映衬,产生了鲜丽明快、沉着厚重的色彩对比美感。鹅黄色成为皇室专有色彩,皇宫和皇家寺院等用黄,红、青、蓝等为王府官宦之色,民舍只能用黑、灰、白等色做装饰。建筑色彩有了严格地等级之分。可以说,唐代是用色彩来维护统治阶级权威的。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宋明清各时期的建筑彩画艺术,根据其所在的方位的不同,可分为天花、斗拱、额枋彩绘。宋代建筑上的彩画艺术已经比较成熟,多用叠晕绘法,让颜色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柔和变化,没有生硬感,风格朴素淡雅。明代的彩绘,普通人家禁止用红色,一般使用黄绿色、棕色等暖色画彩画。这种风格在清代一些中小城市沿用。清代除了游廊用绿柱,建筑其他部分通用红柱,檐下彩画多用青绿色,除了金龙柱,其他柱子不加彩画,彩画主要在檐下画。五彩即为青、黄、赤、白、黑,是级别较高的暖色调颜色,用于最华丽的彩画装饰。叠晕:指的是同一种颜色分出二至四种色阶,依次排列绘制的画法,以追求立体、富于变化,自然柔和的画面效果。建筑彩绘的主要方法,先是全面的衬底,用草色和粉色对所绘的形象衬底。在衬底上精细作画,或做叠色晕染,或者分区填染。对五彩妆及叠晕碾玉妆的绘法,都用红笔描画轮廓。在浅色外,都沿描线留出粉晕的宽度。其余都用墨线描画,在浅色外,用粉色遮盖墨线。五色之中,以朱色、青色、绿色为主,其余颜色作为辅色,从大青到青华外晕都用白色(朱色和绿色同之)。在大青内使用墨或矿汁压深,只可用于装饰等,是为了丰富画面,使画面美轮美奂。至于那些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装饰,就可称为画面。可根据要求或深或淡、或重或轻,自由取色,使其自然变幻,已达到画家满意的效果。
彩画华文有九种:上三品为海石榴花(与太平花、宝牙花等同),牡丹花(宝相花等)、莲花,一般用于梁、额、橑檐方、柱、椽等重要部分,如海石榴花花叶肥大没有枝条,叫做“铺地卷成”,枝叶肥大而显露枝条,就叫作“枝条卷成”。将牡丹或莲花做写生画,那就在梁、额、栱眼壁内施做。中品为团窠宝照(团窠柿蒂等)、圈头合子、豹脚合晕(马棱身合晕)等用于方、栱内飞子以及大小连檐面相间使用。后三品玛瑙地(玻璃地)、鱼鳞旗脚、圈头柿蒂等用于梁、栱下、枓内相间使用。琐文六种琐子、簟文、罗地龟纹、四出、剑环、曲水做辅助装饰作用于橑檐方、柱头、枓内使用。华文间可以夹杂点缀行龙、飞禽、走兽、飞仙等图案。在方、橼等上面全都用龙凤、飞禽走兽,云彩飞仙等来补充空白。飞仙是仙女或嫔伽(一种神话中的仙音鸟)。仙子分为真人、女真、仙童、玉女、化生等。飞禽有三种,凤凰(仙鹤、孔雀等)、鹦鹉(鹧鸪、山鹊、锦鸡等)、鸳鸯(大雁、鹅、鸭子等)。走兽有四种:狮子(麒麟、獬豸、狻猊等)、天马(仙鹿、海马等)、羚羊(獐子、山羊等)、白象(犀牛、黑熊等)。 云文分为吴云,曹云。
中国古代建筑为了装饰和保护木构建筑,在建筑的某些部位绘制粉彩和图画,不仅是古建筑美轮美奂、古香古色,极具观赏性实用价值。是大国工匠智慧和高超手艺的完美体现,她的制作方式纷繁复杂,今天已不能一一解释。古代工匠高深莫测的手工制作经验达到了十分高超的程度,值得今天的艺术工作者探讨学习,我们需要认真地为美丽神秘的古建揭开层层面纱,她为今天的人们解释了各种艺术和技术上的难题,有些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模仿的。古代建筑是一种物质和精神上的财富,她是国家魂魄之所在,让我们亲近和了解她,在感叹和欣赏的同时,向她学习精髓的灵魂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