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具式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2018-03-07陈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译语井冈山译者

陈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广州 510545)

翻译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不仅历史悠久,其在历史上及当下的意义更是毋庸置疑。谭载喜(1991:3)在其《西方翻译简史》中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以至人类的)文明首先应归功于翻译工作者”。这一表述将翻译工作者的地位抬得很高。但在现实生活中,译者常常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译者一方面是原语文本的读者、阐释者,另一方面又要将其通过译文转达给译入语读者。当遇到原语文本与译语读者之间的冲突时,忠于作者还是译语读者就成了两难的选择。除此之外,翻译过程中还有多种问题和困难。且不说翻译过程大多数时候不是简单地在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间进行逐字逐句的转换,即便如此,也还会因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产生大量翻译问题,如文化缺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痛苦的,即使翻译大家也有此苦恼。但在传统翻译观念中,译者的文化地位是边缘化的。他们被赋予“一仆二主的仆人、翻译机器、媒婆、译匠、戴着镣铐的舞者”等别称,被认为只是在“模仿”(查明建、田雨:2003)。人们期待译者做到“信、达、雅”,其中,“信”,即对原文的忠实是基础。在以原语文本和作者为中心的传统翻译中,译者是隐形的。而且,这不仅是外界对译者的要求,很多时候也是译者对自身的要求,导致译者也给自己套上了 “镣铐”,以“文学界的苦力”自嘲。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开始面向译入语文化,这就必然使人们关注到翻译主体,即译者。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十几年,翻译界对译者的研究更是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侯林平、姜泗平:2006),此后,学者们也未停止从各个不同视角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研究,如阐释学视角、译语文化视角、多元互补理论与多元系统理论视角、女性主义视角、适应选择论视角和结构主义视角(侯林平、姜泗平:2006)。而该文则将从德国功能主义理论中的“工具式翻译”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彰显。要探讨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先解释“译者的主体性”和“工具式翻译”分别是什么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1 译者的主体性

许钧(2003)在《“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一文中通过说明谢天振对“创造性叛逆”的认可引出,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译者的创造性的认可。译者的创造不再被一竿子批评为“劣译”,这是对译者主体意识的一种肯定。许钧在文中写道,译者的主体意识“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地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地创造意识”。(许钧,2003)结合引言中说到的译者尴尬的“仆人”身份,笔者认为,译者的主体意识即指:不再将自己视为毫无自由、唯原语文本和作者为尊的仆人,而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性的主角。译者本人应该具有主体意识。在文章中,许钧也确定了译者毋庸置疑是翻译的主体。对翻译主体的认识译学界并无统一定论。许钧综合各家观点总结了对于“谁是翻译主体”的四个答案:(1)译者是翻译主体;(2)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3)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4)原作者、读者和译者均为翻译主体。(许钧,2003)可以看到,无论哪个答案,“译者”都包含其中。因此,译者的主体性得以确立。

查明建则明确阐述了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他从哲学层面对“主体性”进行了理解。“具体地说,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地外化,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王玉樑,1995)这样来看,主体性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主观能动性。论文还指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也就是说,主体性还包含受动性。“为我性”,即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也是主体性的重要特征。将对主体性的哲学理解放到译者的主体性身上,查明建对“译者主体性”做出了以下定义:“译者主体性使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田雨,2003)以上是译者主体性的内涵,而这种主体性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上,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作等方面。(查明建、田雨,2003)由此可见,译者的主体性并不局限在狭义的翻译过程中,而是从选择翻译哪个文本时便已经开始彰显。译者主体性的核心就是译者在尊重原语文本的前提下有权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再创造。

2 工具式翻译与译者主体性的联系

“工具式翻译”最早由德国功能主义代表人物之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1993:24)在论述功能翻译时提出,与之对应的是“文献式翻译”。她认为,工具式翻译的成果是新的译语交际行为中的工具,在某些特征上仍以源文在源语交际行为中的工具功能为范本(Nord,1993:25)。德国著名汉德翻译家高立希(Ulrich Kautz)(2010:26)则在此基础上对 “工具式翻译”做出了更为详尽的解释。他称“工具式翻译的译语语篇是在译语文化和译语语言群体中一种新的交际行为的工具。译语语篇虽然在内容和形式上仍然以源语语篇为基础,但有时或多或少地与其相异。如何翻译,定性的标准是要实现译语语篇应有的功能。”从这一定义来看,以“源语语篇为基础”就是译者主体性定义中的“尊重翻译对象”,“或多或少与其相异”是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而“实现译语语篇应有的功能”就是译者主体要实现的“翻译目的”。工具式翻译更加关注译入语、译入文化和译语读者,而这恰恰需要译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何平衡对作者和译文读者的忠实,或者在无法平衡时偏向哪一方,这完全取决于译者。这体现了译者是翻译的中心主体。工具式翻译是功能翻译理论的下属概念,而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是 “目的论”,而“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的“为我性”特征不谋而合。“目的论”强调,翻译是一种行为,它与其他行为一样具有目的,译者最关注的便是目的能否达到。(Vermeer,2000)。这个“目的”由谁确定?若有翻译任务委托者,该目的由委托者和译者共同确定。但委托者所给的只是整体目标,如出版社委托一名译者翻译一本文学作品,其目的是希望该书获得好的销量。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好的销量?这就需要考虑译文意向读者的审美。哪些人是意向读者?他们审美如何?这取决于译者的文化意识。如果没有委托者,这个目的则完全由译者决定。而工具式翻译的目的是,译文要充当译入语文化中新的交际工具,这为译者主体指明了方向,使译者的翻译有的放矢,同时制约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泛滥。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原文作者和文本在此过程中毫无作用。译者的翻译活动第一步是要透彻理解原著。在做译者之前,首先要做读者。但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译者的主观在理解原著的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目的”继而影响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这也是体现译者主动性的重要过程。下面通过工具式翻译法的践行者高立希所译的《兄弟》德文版中的一例对译者选择翻译策略时的主体性加以说明。

原文:“文化大革命”正在把我们刘镇打造成一个井冈山,这时的刘镇已是“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了。

译 文 :Ja,die groβe Kulturrevolution verwandelte unsere kleine Stadt Liuzhen langsam,aber sicher in einen zweiten Jinggangshan(dies der Name des Gebirges,in dem 1927 der erste Stützpunkt von Mao Zedongs Roter Armee errichtet wurde),einen Ort,wo-in Maos Worten–“am Fuβe des Berges ein Fahnenmeer wogt,vom Gipfel hoch oben Hörner erschallen und lustiger Trommelschlag”.

将译文回译至中文:是的,“文化大革命”将我们的小城刘镇虽然缓慢,但却坚定地变为第二个井冈山(毛泽东1927年建立的第一个红军根据地所在地),一个照毛泽东同志的话来说“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的地方。

从回译可以看出,译者已经在译文中创造了与原文不同的内容。较为明显的有两处。一处是将“一个井冈山”译为了“第二个井冈山”。对于原文读者而言,此处的“井冈山”并非真正的井冈山不言而喻,但对于大部分德语读者而言就未必了。译者考虑到这点将这里翻译为了“第二个井冈山”,并在后面加上了注释,说明井冈山在中国的意义,便于德语读者理解当时的背景下,刘镇变成“井冈山”意味着什么。第二处是添加了“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的出处。这也是与当时的领袖毛泽东相关的诗句,描绘的也是井冈山的场景。若无这一解释,单将诗句翻译出来意义不大,无法引起译文读者的共鸣。对这一文内解释的翻译策略是高立希总结的进行工具式翻译的策略之一。译者的这一选择是基于译者主体的原语文化意识、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即对译文读者“先知识”的预测。

上例可以说明,工具式翻译法指导下的翻译突出译者主体,强调译者作为实现译文交际功能主体的主体性和意识性。

3 结语

在传统翻译中,译者面临着任务难,身份尴尬的处境。所幸对译者主体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让译者得到更多关注,译者的创造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缓解了翻译“不可译”的问题。该文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中的工具式翻译视角看其对译者主体性的彰显,主要从二者的定义和特征方面进行了对比,发现工具式翻译强调和依赖译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文末必须再次指出,无论工具式翻译还是译者的主体性,虽然赋予译者创造的空间,但这个空间并非让译者任意妄为,全凭个人喜恶任意增删、篡改原文,译者主体的凸显必须以尊重原文作者和文本为前提。其中尺度的把握,取决于译者的经验和道德。

猜你喜欢

译语井冈山译者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星火燎原的井冈山记忆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井冈山抒怀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浅谈“说”的翻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