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地方高校“外语+”融入中俄蒙经济走廊的研究

2018-03-07李焕军辽宁科技学院辽宁本溪117004

文化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三国走廊外语

张 超 李焕军(辽宁科技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中俄蒙经济走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部分。自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同志相继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2014年9月,中俄蒙元首会晤达成共识,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

一、中俄蒙经济走廊形成有着高度契合度

中俄蒙三国地理位置相互毗邻,边境线长达四千七百多公里,拥有地邻优势并且贸易互补。当前形势下,中俄蒙三国共同面临迅速发展经济的迫切任,中国希望振兴东北经济,于2003年、2007年、2009年和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发文提出振兴东北举措,蒙古国则期盼加大本国的能源出口,蒙古国打算利用欧亚地理优势,实施“草原之路”计划实现振兴。俄罗斯因遭遇西方制裁而加快开发远东地区、提出“跨欧亚发展带”并设立远东和贝加尔地区发展基金。并于2009年,就制定《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基于三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打造“中俄蒙经济走廊”的迫切性凸显,这是中俄蒙三国间合作的第一阶段。“跨境贸易区”的开展是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中俄蒙自由贸易区”。面对新时代“中俄蒙经济走廊”的建设,辽宁地方高校要主动参与其中,发挥应有作用。

二、辽宁地方高校主动参与中俄蒙经济走廊对接

辽宁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我省的大连、营口、沈阳等城市及沿海港口,将成为辽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支撑。中俄蒙经济走廊主要包括两大线路:一是从我国环渤海经济带至呼和浩特经二连浩特出国境,到乌兰巴托和俄罗斯境内;第二条线路,从东北的重要城市如沈阳、大连、经长春、至哈尔滨到达到满洲里出国境进入俄罗斯境内。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重点推进通关和运输便利化,加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中俄蒙三国领导层达成共识,同意在环保、智库、旅游、电信网络建设、减灾救灾、跨境输电网、媒体等领域进行切实有效的合作,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绩。为了振兴东北及发展辽宁经济,辽宁地方高校不辱使命,融入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中来。

三、“外语+文化”是辽宁高校融入中俄蒙经济走廊的抓手

辽宁高校人才济济,专业多、行业广、基础扎实、参与面广,辽宁地方高校以“外语+文化”为抓手融入中俄蒙经济走廊是基础的基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语言是服务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支撑,促进人文交流的根本保障。

从“辽宁本科教学网”中“本科专业信息平台”了解到:我省有65所本科院校,其中开设英语专业的有40所,法语专业5所,日语专业30所,俄语专业11所,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专业各1所,朝鲜语专业4所,翻译专业7所,德语专业5所,商务英语9所。整合辽宁高校外语现有资源,调整外语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培养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知识,高素质强能力以及相关行业岗位技能水平、还要通晓三国文化、政治规则、视野开阔、能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复合型人才。蒙古族分布在中俄蒙三个国家里,可利用蒙古族共同的文化和民族情感为“中俄蒙经济走廊”的建设提供精神文化动力。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艺术能够沟通人与人之间心灵,增强民族情感、调动民族力量、汲取历史经验、凝聚民族智慧。中俄蒙可以开展传统的“草原文化艺术节”和“昭君文化节”, 也可以开展中、俄、蒙文物界联合考察“万里茶道”,共同申报世界遗产,为增加文化相通拓展渠道。还可以进行 “草原丝路”纪录片的拍摄、民族雕塑的参观﹑民族建筑的游历﹑壁画欣赏等艺术活动,为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服务。

四、辽宁高校培养“外语+”人才融入中俄蒙经济走廊

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涉及面广,除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外,还延伸到能源开发、国际航运、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卫生与中医药、生态环境、会展服务,涉外酒店及货物物流方方面面。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层次之多、领域之宽泛和多行业之广要求辽宁高校实现外语与行业岗位相近专业的深度融合,改变以往单一语言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行业岗位专业知识、行业背景及相关专业技能的“外语+”多元化特色人才,以适应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

首先,辽宁地方高校要主动作为。辽宁的地方高校要进行校际间的相互联合,各高校的学科之间要普遍加强联系,把外语类专业与财经、教育、建筑、物流、法律、机械等急需专业类人才联合共同培养,制定“外语+专业方向”以满足“中俄蒙经济走廊”的建设和发展。构筑“外语+主修+副修”特色、实用的专业格局,形成以中俄蒙三国的语言为基础,以中俄蒙三国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财经、教育、建筑、物流、法律、机械等行业岗位技能为背景,以服务能源开发、国际航运、交通运输、金融服务、卫生与中医药、生态环境、会展服务涉外酒店及货物物流涉外项目为支撑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进多学科的集成与交叉。让学生了解中俄蒙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等文化,打好与中俄蒙三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基础;最终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沟通四海、协调八方、跨国谈判、深谙外交关系的实用人才。

培养复合型外语师资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首要条件。辽宁各高校针对“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需要,把本校的外语教师送到中俄蒙三国有针对性地做访问学者,尽一切可能、多渠道提高教师自身相关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提升外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便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发挥协调指导作用。宣传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的意义,提高认识;从政府层面制定辽宁高校培养“外语+”人才融入中俄蒙经济走廊的发展目标;分解出长远和近期规划;出台激励政策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引进外教政策改善外语教学氛围;制定“中俄蒙经济走廊”国家间教育合作交流人才政策;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当前的外语教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由授课教师、学校及涉外企业、公务人员结合“中俄蒙经济走廊”战略人才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和授课方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形成科学实用的教学内容体系,再组织“中俄蒙经济走廊”的专家形成的评审组进行评审通过;学生依据课程内容体系和培养目标,通过“市场化”的自由选择所学内容,学习目的明确,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同时也促进外语教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

第三,教师要主动参加并积极参与培训计划。教师既是人才培养的设计者,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执行者。外语教师应掌握相关的语言与文化知识,接受再培训,具有其职业和外语的双重技能,落实完成编制好的中蒙俄经济走廊需要的外语+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培养学生中蒙俄三国的语言的交流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所掌握的中蒙俄三国的语言完成政治、经济、文化及体育等任务,并与官方、民间进行有效沟通;其次,培养学生较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适应未来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和国际化竞争。此外,让学生了解中蒙俄三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讲述别国文化,了解三国乃至世界文明,开拓视野,使学生能够结合“中俄蒙经济走廊” 发展战略,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学以致用。

第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设立中俄蒙经济走廊留学基金,加大留学教育的投入,派遣学生到中俄蒙三国的学校学习和并进行民间和官方交流,切实感受中俄蒙三国的文化及风土人情,体验语言的实用和交流习惯,进而掌握中俄蒙三国语言的精髓。具体做法可以用国内成熟的合作办学模式,既可以是“2+2”的联合培养,国内学两年,再到国外学两年。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以安排专项的夏令营、参观访问、考察等短期交换方式,来体验风情人情、文化历史、语言习惯、促进学生对于中俄蒙三国语言的认识。还可以把学生安排在境内的外国企业里进行短期实习,灵活多样地体验实际工作环境,企业提供涉外实践机会,在模拟教学和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定的实践基础。

总之,辽宁地方高校要积极融入中俄蒙经济走廊的建设,发挥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和科研的功能,为振兴东北经济发挥应有的作用。

[1]王晓晖.中俄蒙经济走廊之内蒙古新视野[J].中城市经济,2016(34):31-32.

[2]陆娟.“一带一路”战略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6(2):101-102.

猜你喜欢

三国走廊外语
神奇的走廊
走廊上的时光
走廊上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三国乱谈(1)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在走廊行走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