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与《圣经》中水意象的对比

2018-03-07杨利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洗礼摩西圣经

杨利芳

(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1 引言

《诗经》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11th B.C.- 6th B.C.)共305篇诗歌,传闻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又名《诗》或《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民歌,极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雅》即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孔子曾曰:“诗三百,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开端,反映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了解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提供了一面镜子,而《诗经》本身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圣经》(The Bible)是西方家喻户晓的宗教和文学经典,创作于约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1世纪左右,分为《新约》和《旧约》,初创作时为希伯来语,后被翻译为多种语言,至今已被译为一万四千多种语言,对整个欧洲的思想、文化、历史、政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既是一部宗教作品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的思想内涵。人类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写,寓情于景,赋予自然界中的事物各种意象。“水”的意象在经历了漫长深厚的民族心理积淀后,已经成为一种承载了极其复杂的深层文化内涵的独立意象(刘丽红,2017)。《诗经》和《圣经》分别是中西经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中西文化的起源,对中西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民族心理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在文学作品中的“水”也折射出一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诗经》和《圣经》中的水意象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通过水意象的对比,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两部伟大的作品,也可以加深对中西水意象的认识。

2 《诗经》中水的意象

在《诗经》三百多篇诗歌中,涉及水的篇目有50篇,其中《国风》中有29篇,《小雅》7篇,《大雅》8篇,《颂》6篇(李程锦,2016:32)。《诗经》的创作主要在周,而周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黄河流域,先民们缘水而居,水在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又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季节产生不同的意象。根据当时各个国家地理位置的不同,水在诗篇中出现的频率也不一样,周南27.3%,召南21.4%,邶风26.3%,鄘风10%,卫风50%,王风10%,郑风14.3%,齐风0%,魏风28.6%,唐风8.3%,秦风10%,陈风30%,桧风0%,曹风25%,豳风0%(李程锦,2016:32)。《诗经》中的水意象也根据季节的不同而不同,春天的水涣涣汤汤,带给人无限生机和活力,象征着先民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寒冬的水凌冽刺骨,带来无限寒意,象征着生活中寒冷无奈的一面。“水”的意象在《诗经》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可分为“爱情意象”、“思归意象”和“政治赞美意象”。

2.1 “水”的爱情意象

“水”的意象表现了古人对美好爱情的歌颂和追求。在《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男子在水边见到了一个文静美丽的姑娘,她在水流中采摘荇菜,男子对其念念不忘,大胆追求,水流和荇菜都意味着男女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水”这一意象在诗中也成为作者情感的寄托,表现了《诗经》中“乐而不淫”的美好爱情。在《郑风·溱洧》中,开篇即为“溱与洧,方涣涣兮”,阳春三月,冰消雪融,桃花春汛,万物回春,郑国男女在水边嬉戏同游,“赠之以勺药”定情,春水成了他们爱情的见证,体现了先民自由明朗的爱情观。

“水”的爱情阻隔意象。在《周南·汉广》中,“水”象征着痴情男子对“游女”求而不得的无奈和感伤。“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兮,不可泳思。江水永兮,不可方思”,宽阔的汉水浩浩渺渺、烟水茫茫,阻隔了诗人与在水一方的“游女”,爱慕之人可望而不可即,希望如汉水一样渺茫,因此在诗中,“水”这一意象给人留下了无限遗憾与怅惘,象征着爱情的无奈与阻隔,呈现伤感、凄美之感。在另一篇诗歌《秦风·蒹葭》中,水也成为了恋人之间的阻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在秋日的早上,诗人上下追寻一水之隔的“伊人”,但道路艰难遥远,不管是顺水还是逆水都无法接近意中人,水给诗人的爱情带来了困难和阻隔。

“水”的弃妇意象。水在《诗经》中不仅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也象征着爱情的破裂。《邶风·谷风》中有言“泾以渭浊,湜湜其止”,诗中的泾水虽然因渭水的流入而表面变得浑浊,但水底依然清澈无暇,正如诗中女子虽被丈夫无情地遗弃,在丈夫迎新再娶之日被赶出家门但依然乐观坚强,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并希望与男子分开后自己依然能重新回归纯洁状态(陈磊,2017:131)。

2.2 “水”的思归意象

“水”:远嫁女子的思归。在古代交通不发达,河流对人们形成巨大的阻碍,为到达目的地人们通常要涉水,因此涉水意象随之产生。在《诗经》中,涉水意象通常意味着送别和分离。古代女子远嫁,归来不易,“水”因此也寄托了女子的思归之情。在《卫风·竹竿》中,女主人公先是回忆出嫁前在淇水边垂钓的乐事:“籊籊竹竿,以钓于淇”,继而回忆离别父母兄弟远嫁时的情景,“淇水在右,泉源在左”、“淇水港港,桧揖松舟”,如今看到竹竿又想到“一水之隔”身处异国他乡的父母兄弟,不免感怀忧伤,满腔思归之情。

“水”:征人的思归之情。在《王风·扬之水》中有言“扬之水,不流束薪”,“扬之水,不流束楚”,“扬之水,不流束蒲”。诗中“扬之水”有双重含义,一是希望自己能像水一样激扬流淌,志在四方,二是以水比喻思乡之情,怀念身在远方的妻子。战士们保卫国家的激情和思念故土的思归情矛盾纠结,表现了征人远戍的无奈与辛酸。

2.3 “水”的政治赞美意象

《诗经》中有很多赞美诗,不仅有对神明、祖先、爱情的赞美,也有对仁君贤臣的赞美,多见于《大雅》和《小雅》。水在《诗经》中也用来表达对君王贤德明治的歌颂,如《大雅·常武》中“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再如《大雅·江汉》中的“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都是用江水的浩荡宽阔、绵延不绝来表达天子浩荡的气势、巨大的功德和人民对天子爱戴赞美之情。

3 《圣经》中水的意象

3.1 生命的创造与毁灭

“水”:创造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在《圣经》首章《创世纪》中,开篇即为“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创世纪第五天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神看这一切是好的,就赐福给它们,说:“滋生繁多,充满海中的水,雀鸟也要多生在地上”。在《圣经》中,神的灵是直接依附在水面上的,神与水关系密切,且万物生于水,也依靠水来延续生命,水是上帝对万物的恩赐。而且,在《出埃及记》中,摩西也与水有着密切联系。摩西在出生后被放在抹着石漆和石油的蒲草箱里,箱子被搁在河边的芦荻中,所以箱子里的孩子被起名为摩西,意思是:“因为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的”。后来,在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时,百姓没有水喝,与摩西争闹,于是耶和华应了摩西的呼求说:“你要击打磐石,从磐石里必有水流出来,使百姓可以喝”,石头中冒出了水拯救了摩西和以色列人。由此可以看出,不仅上帝与“水”密切相关,他的使者摩西也与水有深厚渊源,他们都诞生于水,受水的滋养。因此,在《圣经》中“水”象征着生命的创造与繁衍。

“水”:毁灭生命。水在《圣经》中不仅能创造生命也能毁灭生命。上帝创造了人类,但后来人类在世上多了起来,也逐渐堕落,神见人类罪恶太大,于是决定毁灭人类:“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昼夜,把我所造的各种活物都从地上除灭”,于是一场大洪水毁灭了除挪亚一家人外的所有人类。水成了上帝毁灭人类的一种手段,“甚至是只有在需要较为彻底的毁灭时才会采取的一种手段”(夏嘉琪,2017:21)。水可以是生命的源泉也可以是毁灭的手段,水的两面性体现了神的两面性,神可以赐予人类水和生命,也可以用水毁灭人类。

3.2 身心的新生

水在《圣经》中另外一个重要意象是洗礼与新生。水不仅能创造、毁灭生命,也可以清洁人的肉体与灵魂。在《使徒行传》中,彼得让三千人受洗:“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洗礼作为基督教的一种重要仪式,代表着旧生命的结束和新生命的开始,受洗意味着对过去罪恶的悔过,忏悔一切,然后以水洗去罪孽,得以新生(蒋栋元,2010:116)。在《圣经》中,不仅人需要受洗礼,神也需要受洗礼。《马太福音》中说:“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神通过洗礼得以新生,人通过洗礼来洗去罪恶和污秽,重获身心的纯洁。因此,水在《圣经》中也象征着身心的新生。

3.3 罪与罚

罪与罚的主题贯穿了《圣经》的始终。圣经的故事存在这么一种模式:人类犯罪,上帝惩罚人类,人们悔过,上帝拯救,人类再次犯错(夏嘉琪,2017:21)。人类一直处在这个循环中,不断犯错,而水就成了上帝惩罚人类的手段。在《出埃及记》中,上帝降给埃及的十灾中第一灾便是使埃及的河水变成血水,“河里的鱼死了,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吃这河里的水,埃及遍地都有了血”。上帝通过将埃及的河水变成血水的方式来警告、惩罚法老。而且在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穿过红海后,合拢的红海水也淹没了后面的追兵,“埃及人避水逃跑的时候,耶和华把他们推翻在海中,水就回流,淹没了车辆和马兵,那些跟着以色列人下海法老的全军,连一个也没有剩下”。水因此也成了上帝警示、惩罚人类的工具。

4 水意象的异同

水的意象在《诗经》和《圣经》中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在两部作品中,水都具有纯洁美好的意象;都象征着高尚的品质;也都具有清洁身心的意象,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水的本质特性决定的,水本身清澈透明,纯洁美好,而且无论哪儿的水都具有清洁功能,所以水的纯洁和清洁意象是中西俱有的。水意象的不同点体现在《诗经》中的水是温柔婉约的,象征着女性的柔美,而《圣经》中的水是洗礼、新生、惩罚的象征,更具有男性气质。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是在中西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中国是内陆国家,水是民族和文化发展的源泉,水滋养哺育人民,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河流因此也被誉为“母亲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也是属“阴”,更具有女性柔美婉约的气质。欧洲属于海洋国家,“水”更倾向于是海洋的象征,意味着波涛汹涌、征服与冒险,在文化中更具有男性气质。而《圣经》中的洗礼意象来源于其独特的宗教文化和宗教仪式,故而为西方所独有。

5 结语

《诗经》和《圣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中西文化的起源,对后世的历史、文化、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水这一重要意象在两部作品中也都占有重要位置。在《诗经》中,水象征着爱情,爱情可以是美好的,求而不得的,也可以是破碎的;水也象征着远嫁女子和征人的思归之情;水亦可以是古人对贤德君王的赞美。而在《圣经》中,水可以创造生命、毁灭生命;可以清洁肉体和灵魂,使人得以新生;也可以惩罚人类的过错与罪孽。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水由于其清澈的特质和清洁的功效,在《诗经》和《圣经》中都具有纯洁美好的寓意,象征着身体和心灵的纯洁,也象征着道德品质的美好。但在《诗经》中水的意象更倾向于世俗化,主要意象是爱情、思归和对君王的赞美,《圣经》由于是宗教文本,其中水的意象更倾向于宗教化,象征着生命的创造和毁灭,神和人的洗礼与新生,也象征了上帝对人类的惩罚。《诗经》和《圣经》中水的意象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探讨其背后所反映的中西水意象、水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西文化的理解,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洗礼摩西圣经
得到的都是笑脸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家访,让我历经一次心灵洗礼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锤炼党性 洗礼灵魂
一次重大报道的深入挖掘就是一次对记者心灵的洗礼——一个月两次采访兴十四村的感悟
摩西奶奶
希望疾风暴雨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