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教学的中职电子课程的二次开发
——以宝应中专《电子线路》项目课程开发为例
2018-03-07从启萍
从启萍
(江苏省宝应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宝应 225800)
项目教学法这个词对于我们中职专业课教师来说并不陌生,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它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了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已经流行了十几年,目前,它仍然是中职专业课教师喜爱的一种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模式更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适应将来工作岗位要求。
笔者是宝应中专的一位电子专业课教师,这些年,项目教学如何应用于《电子线路》课程,并且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进行二次开发,一直是本校电子组探索的问题。现在,终于取得了一些成效。基于项目教学的《电子线路》课程新的教学体系也基本搭建好,经过两届学生的使用,也做了一些改正,实施效果较理想。本文主要就对本校的研究过程以及取得的教学成果做一个简单的交流汇报。
1 研究背景
《电子线路》课程是中职学校电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教学内容抽象且枯燥乏味,对于起点较低、基础较差、自我控制力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就成为一门既难学又难教的课程。基于以上的认识,传统的电子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2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本校的《电子线路》项目课程教学二次开发,主要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2.1 项目的选择
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是确定项目。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做大量的工作,研究教材,研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中的知识点、理论和实践整合等。总之,这是一项烦琐而又重要的任务。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本校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子线路》项目教学体系。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的项目教学。第一阶段主要选择了一些结构简单,耗时较少,现象明显有趣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例。这样选择项目主要为了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方面又锻炼学生的焊接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第一阶段的项目设计目录表:
(1)楼道节能灯;
(2)电子鸟;
(3)夜明珠;
(4)光暗灯亮电路;
(5)闪光灯电路;
(6)环境亮度告知电路;
(7)电子琴;
(8)植物缺水告知电路。
第二阶段的项目选择中,主要选择一些比较大的项目,所谓的大,是指元器件较多,电路较复杂,耗时较多的电路。这些项目牵涉的知识点更多,综合性更强。比如:第二阶段的项目设计目录表:
(1)节日流水灯;
(2)数字钟;
(3)交通信号灯;
(4)抢答器;
(5)充电器;
(6)防控警报器;
(7)万用表;
(8)收音机。
2.2 项目的实施过程
2.2.1 学生分组,兼顾能力均衡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先将学生分组,分3~4人一组,根据学生能力互补均衡原则,做适当调整;小组形成后,推选组长,商讨组内分工,明确成员职责,制定小组活动制度。
2.2.2 介绍项目,阐述项目具体要求,实施目标和实施办法
在教学活动中,先介绍项目的功能、要求,然后将项目分成模块,每个模块又划分成一系列任务,用任务引导,并与相应的知识点关联,学生在通过小组合作、上网查找资料、课堂、课后讨论、课本知识学习、教师讲解等多种方法来完成任务。
比如:数字钟的秒钟模块教学案例,我们将项目按照电路功能分成四个教学单元:秒脉冲电路、计数电路、译码显示电路、秒钟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每个教学单元又有具体的任务引领。
2.2.3 分发学案,布置预习、自主学习任务
征对每一个模块的具体任务,我们精心准备了学案,通过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组间交流探讨的方向。同时学案的运用,能控制全班的设计范围,教师易于掌控,最终的设计方案也能快速定案,缩短探讨时间。比如:在上面的秒钟每个单元功能模块中,我们明确脉冲发生器用NE555;译码器用74LS48型;显示电路用数码管;计数功能用74LS90。各小组可按学案指引利用网络搜集所需信息,了解项目相关知识,探讨项目实施方案,完成项目的初步设计。
2.2.4 展示各组设计,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
各组依次展示本组的电路设计图,简要说明设计思路,其他各组讨论该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对各组的设计、点评、完善、和学生共同商定最后的设计电路图。
2.2.5 产品制作与调试
学生根据最终的设计电路图,挑选电路元器件,焊接电路;并能对电路进行调试,修改,最终完成相应的电路功能;最后,利用Protel2004绘制电原理图、印制电路板。
2.3 项目的教学评价
在整个项目设计与调试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考核方法,一是个人与团队的成绩实行捆绑,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团队各成员之间也能形成一种自我监督和控制的作用。二是教师的指导性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
3 项目教学法实施后的反思
经过这几年的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线路》课程中的二次开发和应用,取得的成果我们有目共睹。学生的动手与思维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当然,除了上面的优点,还有一些缺点,值得我们去深思,去改进。
3.1 教学进度不易把握
项目教学法的课堂又被各个任务驱动,每一组的探究程度和进度教师很难把握,实训结束时,有的组提前完成,可有的组只能草草“收兵”,影响效果。
3.2 课堂管理待改进
项目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法的课堂更为“活”了,这也导致个别学生干扰他人。对此还要想些办法,最好能使学生都“忙”起来。
3.3 评价上有困难
采取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后,可能有个别学生滥竽充数、浑水摸鱼,给教师造成错觉,影响到教学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本校的基于项目教学的 《电子线路》课程二次开发成效是显著的,我们会继续探索,优化我们的项目课程设计,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