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英语考核方式改革实践研究
——以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

2018-03-07官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平时成绩考核改革

官娜

(辽东学院,辽宁丹东 118000)

1 课程考核改革基本情况必要性分析

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必修基础课程,一门综合性技能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帮助学生经过系统学习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成为英语应用型人才,因而综合英语的教学效果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表层,更应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对英语人才的需要。

然而各地高校普遍面临毕业生不断增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问题,“毕业就失业”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要强化能力培养,培养出社会与企业都需要专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改进传统教学考核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的课程考核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不能有效衡量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和综合能力,影响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一直以来,大多数院校,包括笔者任职的辽东学院,采取的都是以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考核体系,这种“一试定乾坤”的传统考核方式片面地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仅仅关注期末考成绩,导致多数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忽略了平时的学习,自主学习意识淡薄,自主学习方式欠缺,课程考核改革是改变现状的必经之路,改革势在必行。

2 综合英语考核方式改革思路适用性分析

2.1 改革的目标

根据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围绕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为目标,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以教学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形成性考核和课程终结考试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辽东学院转型发展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

2.2 考核形式及实施要点

在“全程式、多样化、复合型”的新型专业课程考核模式下,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实施多阶段性的考试,全方位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最后采用复合形式科学客观地评定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

课程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10%)+阶段性能力评价成绩(40%)+期末测试成绩(50%),每个部分考核所占的内容和实施要点如下。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主要包括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听课状态、发言情况等记入平时成绩。课程考核每一测评部分都有严格的标准,教师需将标准提前告知学生,指引学生努力方向。以平时成绩为例,达到优秀的要求是:课堂表现积极,学习态度认真,思考有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作业完成良好,没有缺课。

综合英语课程学生出勤纳入到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当中,促使学生思考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阶段性能力评价成绩在整个考核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占总成绩的40%,以多元化评价方式检测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具体包括阅读,听写、作文、演讲。阅读以新课文快速阅读回答问题形式进行,考查学生整体篇章提取信息能力。听写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写内容为主,模拟考级形式、考查学生的听力速记能力。作文基于课文内容和社会热点,考查学生语言输出能力。演讲以竞赛形式进行,考核标准包括遣词造句、语音语调、流利程度;选题内容、演讲技巧等,对学生进行包括语言在内的综合能力考查。测试占总成绩的50%,以闭卷形式进行,时间120min,满分100分,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反思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综合英语教学考核方式改革与教学环节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以适应考核改革的要求,真正做到以改革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教学环节,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四个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首先针对课文重、难点提出系列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抓住重难点。对于有文化背景的课文,先讲授或激活相关知识,就课文所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改善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班分正反两方,在课堂内进行辩论,辩论结束后教师给予点评并总结要点。鼓励学生参与阅读、写作、辩论等各类英语大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力。

教学考核方式改革是对教学的有益补充,监督教学活动以大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就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教学在学生能力、态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诊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考核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多元性,以增强教学活动的合理性、以教学评价为依据,优化英语教学模式,推动英语教学发展。

3 课程考核改革的效果分析

综合英语考核方式改革遇到一定的阻力,也收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课程方式改革打破了一试定乾坤的老局面,拉长考核时间,注重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考核,有助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达到量化成绩,促进教学,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导向、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例如,出勤成绩考核指标的引入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保证自己的出勤率。学生阶段性测试成绩这一项有助于鼓励学生课后认真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关的复习和巩固,切实加强自身英语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一个全方位系统的监督和检查。

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实现了从抵触到接受的转变。改革初始阶段,考核时间段延长,方式多样,学生感觉难度加大,甚至力不从心。随着改革的推进,学生在认真完各阶段考核后,感觉到各项技能的提高,看到效果,更倾向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态度转变后,学生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4 课程考核改革的意义

综合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突出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核心思想,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体系。考核方式改革促进师生间更多的互动,增强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了解,调整教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足,积极解决,提高学习成绩和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多阶段性的考试,从不同的侧面全方位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避免期末临考前的重点突击。实践证明,综合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极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而使得综合英语这门课程对学生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发挥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平时成绩考核改革
内部考核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改革之路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改革备忘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