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学习环境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2018-03-07刘丹陆天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智慧院校高职

刘丹,陆天奕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学校方面都开始制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创新创业的政策,相应的,学生在校期间双创能力的培养也成了热点话题,社会各界不仅在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也通过各种培训和举办竞赛发掘创新创业人才。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倾向于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在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智慧学习环境,即在智慧环境下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活动,是培养高职学生双创能力的有效尝试。

1 智慧学习环境概述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这种发展和变革衍生了一种新的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它能让学生更真实地亲身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生个性特征,进而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及便捷的互动工具、同时可以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测评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学生提供了能够促进其有效学习的场所和活动空间。

与传统面对面授课方式相比,智慧学习环境适应了学生个性化、可感知学习情境的要求。把智慧学习环境运用到高职教学中,尤其是运用到培养学生创新及创业能力的培养里,从根本上实现了高职旧有教育学模式的变革,使虚拟教学环境与学习主体融为一体,把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唯一主体,把教师授课作为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支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

我们通常把学习空间、在线开放学习平台、学习资源中心、课程管理系统、辅助学习工具视为构成智慧学习环境的五个要素。在高职教育中营造智慧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在便捷和有效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创新及创业的能力和积极性。

2 高职教育关于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中的不足

随着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针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引起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的广泛关注,高职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普遍存在覆盖面不广、创新创业教师队伍薄弱等问题。

(1)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较晚,并未引起学校各部门及主管部门的足够重视。高职学生的培养仍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高级蓝领一直是很多高职学校对学生未来就业的定位,而让学生毕业后独立创新创业的教育思维并未在高职院校引起足够的重视,师生对此认识度不够,以至于高职院校有关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机制普遍发展滞后。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师资力量薄弱。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对创新创业培养机制并不了解,各高职院校本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开展相关工作,基本上都是从学生工作部门分离出来,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都通过培训速成,教师本身并没有创新创业的经验,只能照本宣科,导致教学内容缺乏权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有待完善,实践环节较为薄弱,教学和实践很难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相关理论还有待完善,同时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实践来与教学理论结合,现实教学过程中,受到很多客观条件限制,学校很难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社会实践。近年来,各院校也相继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和创新孵化基地等实践场所,但与市场结合不紧密,指导教师仍为校内专业教师或学生工作者兼任,对学生创业实践指导不足,导致学生创业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难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4)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各成体系。学校在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方面还能得心应手,而一旦根据学生所长及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就会受限于客观条件,进而无法实施;学校有能力针对某一个专项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一旦要求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专业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就会受到客观条件不足的掣肘,无法有效实现原有目标。

3 智慧学习环境在高职教育创新创业培养机制中的运用

从上述关于高职院校在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中的不足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落空,就必须针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培养机制的不足加以改进,而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培养机的培养机制中融入相应的智慧学习模式不失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改进手段。

3.1 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度

高职院校需要将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调动学校资源及师生积极性,将智慧学习环境融入日常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中,进一步深化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改革,将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推出适合创新创业培养的良好的智慧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并采取鼓励措施和典型榜样宣传,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3.2 加强创新创业培养方面的师资力量

基本上高职院校师资受到编制等客观因素影响,无法大规模扩招师资,因此在有限的师资下,学校可以一方面加强现有师资的有关与创新创业授课的培训,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与社会各界合作,外聘创新创业的成功人士来校担任客座教师,这样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与社会接轨的智慧学习环境,教授创新创业知识的同时,也可达到在学生中竖立成功楷模、增加学生对社会成功创新创业模式的见闻,同时也促进了师资与创新创业成功人士的交流,进而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和实践经验。

3.3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借助智慧教学环境,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完善需要学校牵头,教师主导,外聘客座教师协助。除了理论建构外,还需增加学生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实践。

3.4 搭建创新创业教学的智慧学习环境,建立创新创业的课程教学平台

(1)利用完善的智慧学习环境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学校之间已经师生与社会之间高度互动,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凸显,以便教师和学校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2)发挥智慧学习环境的优势,通过合理配置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的专业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大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3)依托智慧学习环境,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加强创新创业理论基础的完善。使理论基础在智慧学习环境下与实践经验完美结合,帮助学生将理论实践转化为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4)依托教师为主体、客座教师为辅助,建立可持续的创新创业智慧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增加实践经验与能力,增强创新创业技能,建立学生创新创业的智能实践平台。

4 结语

智慧学习环境可以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培养机制中的不足,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培养机制的理论基础,建立可持续的创新创业智慧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协助教师进行个性化授课,与社会接轨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进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猜你喜欢

智慧院校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有智慧的羊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智慧派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