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是卧底”游戏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8-03-07桂一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卧底新词成语

桂一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71)

1 “谁是卧底”游戏介绍

“谁是卧底”游戏由国内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引进,它的游戏人数为7人,1个卧底。游戏规则是在场7个人中6个人拿到相同的一个词语,剩下的1个拿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词语。每人每轮只能说一句话描述自己拿到的词语(不能直接说出该词语),并且不能让卧底发现,也要给同胞以暗示。每轮描述完毕,7人投票选出怀疑是卧底的那个人,得票数最多的人出局,两个人一样多的话,待定。若有卧底撑到剩下最后3人,则卧底获胜,反之,则大部队获胜。

2 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游戏规则的设定,游戏者必须熟练掌握所给词语的意义及用法,因此该游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适用于练习课或复习课。2016年12月,笔者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汉语初级班的6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在回答“最喜欢的课堂游戏”时,91.7%的学生填了“谁是卧底”游戏,其余的答案分别为“你说我猜”“7的倍数”和“词语接龙记忆游戏”。喜欢的理由为“参与性和趣味性强”。

在《快乐大本营》“谁是卧底”中,除成语外,出现的近似词语90%都是名词,可分为明星影视人物类,如王菲与那英、元芳与展昭、蜘蛛侠与蜘蛛精,名词类,如麻雀与乌鸦、胖子和肥肉、眉毛与胡须,词语辨析类,如状元与冠军、魔术师与魔法师、毛茸茸与软绵绵,成语类,如节节高升与票房大卖、反弹琵琶与乱弹棉花,文化类,如汉堡包与肉夹馍,中秋节与端午节、葫芦娃与小矮人,网络新词类,如富二代与高富帅、裸婚与闪婚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尝试将游戏词类扩展到形容词、副词、助词、助动词及动词等其他类别。但根据游戏特点,教师在词语选择方面需首要考虑形式和内容上相关的一组词汇;其次词语的义项不能太多太广,两个词语的义项尽量大部分重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的基础词汇,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词语义项,掌握更加灵活丰富的汉语表达。具体分类如下。

2.1 词语辨析

以教材《发展汉语初级综合I》中的词汇为例,名词类可选择归属大类下的两个不同的种类,如篮球和足球、咖啡和茶、毛衣和羽绒服;形容词类,如容易和简单、特别和特殊、一般和普通;副词类,如就和才、一起和一共;助词类如的、得、地,吗和呢;助动词类,如可以和能够、想和要;动词类,如帮和帮忙、带和戴、关心和担心。其中,除名词类词语外均需在游戏中特别说明,学生可以使用英语解释其语法用法,或用中文造句。此时,句子中若出现偏误可增加游戏的难度。此外,还需注意控制游戏参与者的人数,以免语法解释或句子出现过多重复。

2.2 文化词语

2.2.1 成语

成语作为对外汉语词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留学生感兴趣但同时也是最难攻破的学习难点。其中,意义相近的成语在实际运用中更容易发生混淆及偏误,课堂教学可结合“谁是卧底”游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成语进行分类:按数字分类,如一唱一和与一呼百应、七上八下与七手八脚;按动物分类,如虎虎生威与生龙活虎、鼠目寸光与井底之蛙;通过游戏练习,我们可以将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形式相对简单的成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

2.2.2 熟语与文化对比类词语

文化对比类词语,如新年与圣诞节、太极拳与拳击、水墨画与油画等。通过对代表中西方的不同事物进行分析描述,以小见大,从而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加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在游戏中需选择三字或四字的常用熟语,如绿帽子与高帽子、大红大紫与姹紫嫣红、走后门与走过场、露尾巴与露馅儿等。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词语描述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词义解析的过程,而熟语正是利用了词语的色彩义与词语的通俗义做对比,达到让学生辨析并丰富汉语常用词词义的目的。

2.2.3 网络新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新词是对外汉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新媒体了解新闻事件及热点问题,能运用网络新词丰富日常汉语的表达方式是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重点和难点。在游戏中引进网络新词时要特别注意词语的积极性,切忌将消极的、语法意义不规范的新词引入课堂。

在对比描述中继而发现学生对网络新词的理解偏差或误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词语的阶段性和类别,以实用为基础选择现实交际中使用率较高的词语,将不同类别的网络新词适时的加入初中高级的汉语词汇中,如人物类土豪与富豪,闺蜜与基友,大龄剩女与单身御姐等纳入初级词汇;网络专业术语类鼠标与键盘,U盘与硬盘,网银与网购等纳入中级词汇;网络成语类不明觉厉、累觉不爱、人艰不拆等纳入高级词汇。

3 融合任务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语言传统教学一般采用3P教学法,即三个主要教学环节:演示(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与成果(Production)。近年来,在语言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并为学界认可。即学生通常以完成任务的活动开始学习,待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活动中使用的语言上,并对学生使用的语言进行纠正和调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法逐渐走进各个学科的课堂,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这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基于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尝试基于任务的汉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任务前阶段提至课前、由学生观看视频完成。留学生需要在实际的参与活动中对教师视频中所教授的知识进行理解应用,所以需要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而这样的任务可以通过“谁是卧底”游戏寓教于乐地让学生完成。

其中,视频应该由词语辨析、文化词语或网络新词的讲解和练习两部分组成,在句型操练部分,可以先用常规的情景造句子,或是看图造句来进行热身,通过简单常规的练习,使得之后的游戏任务进行的更加顺利流畅。该游戏可从词语意义的理解及使用两个方面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最终,对获胜的小组与“卧底”进行奖惩处理,从而通过竞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者的使命感与任务感。

4 结语

在实际课堂应用中,不仅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词汇水平,根据不同水平等级设置不同的词语类型,还要仔细观察、主动参与,及时记录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语言偏误,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重难点,巩固已学知识,丰富课堂活动。面对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对外汉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结合当下最新的游戏,在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课堂游戏设置,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适时评测给予反馈并对游戏设计进行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留学生的自主学习。

猜你喜欢

卧底新词成语
诱捕卧底
卧底机器人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拼成语
谁是卧底“真好玩”
谁是卧底
猜成语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
外教新词堂
当代新词“微X”词族的多维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