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的需求与服务创新
2018-03-07刘征
刘征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现阶段,信息技术正在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面貌,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着信息资源更新加速以及读者需求不断变化的问题,需要其根据实际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改变图书馆以往的单一服务模式,创建多元化信息服务,以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1 读者需求的变化
1.1 需求范围不断扩大
以往传统的图书馆由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不够完善,其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手段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一般只能提供阅读、互借等基础服务,其他服务难以得到拓展,因而其所能提供的服务范围、服务领域也是相当有限的。目前由于新技术的出现,许多图书馆已经逐步采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改进其服务与设施,使读者的信息需求不再受来源单一、内容有限、获取途径单一等的限制,从而不断转向信息的多元化、信息内容丰富化并且获取信息不在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此情景下读者对于信息的需求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不再满足于传统范围内的信息供给。
1.2 需求形式逐渐多样
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使得知识的载体以及信息单元逐步多元化,相应的读者的信息需求也逐渐发生改变,其需求对知识与信息的形态和载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技术的应用下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也不再受限制而变得越来越广泛,这就对图书馆的各项资源、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需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馆藏资源,同时为读者提供更加多样的知识信息获取途径[1]。除此之外,读者在图书馆文献方面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相比于印刷型文献,电子文献包含着海量的信息资源,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空间更加广泛、信息资源种类更加多样,因此有限的印刷型文献很大程度上已经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在信息多样化的背景下,除了提供一些必备的数字文献,读者的需求还在向稀缺类的数字文献转变。
1.3 需求趋向于高效化
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带来读者对信息高效性、快捷性的需求,这是新技术背景下知识信息发展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随着各类科技信息的不断更新,知识的更新替换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读者要跟上不断更新发展的时代信息,其信息需求的速度也会加快,因此能够满足读者高效需求的传递速度较快、内容更新及时的信息,才能获得读者的青睐满足读者的需求。新技术环境下,信息的传递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为了满足读者占有效信息、利用有效信息以及及时获得信息交流机会的愿望,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平台、信息系统更新以及信息传递方式都需要进行改进和提升。信息高效化需求下,许多读者甚至将不再满足于在图书馆获取信息,其对打破信息传递的地理界线、时空界限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4 需求趋向于个性化
通常情况下用户对图书馆的需求是全方位的,用户的层次和水平也是多样化的,用户的年龄、知识层面、学历专业、认知水平、个人爱好等不同,其对于图书馆的需求也就不同,因而其对信息内容、信息获取手段、信息有效性等的认知是不一样的,要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就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符合其标准的个性化服务[2]。比如,一般情况下教师对信息的需求偏向于专题信息以及、跟踪服务,但到学生其大部分需求集中在图书借阅、文献检索上,这就要求图书馆能够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取向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服务。
2 服务创新策略
2.1 馆藏数字化
网络信息环境交替更新速度较快,图书馆在发展和改进的过程中要从传统的单一服务模式向复合服务模式的图书馆转变,在此特定目标下需要图书馆引进更加丰富多样的数字图书资源,使其馆藏的数量更多、类型更加多样,从而满足读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除了丰富馆藏外,还要求图书馆能够逐渐转向信息化、数字化,以适应网络时代读者不断升级更新的信息需求[3]。在具体对图书馆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一般要根据图书馆用户的实际需求,以及图书馆当前的馆藏资源的基本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从而打造一个具有特色且集综合性、实用性以及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图书馆。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推进语音、视频、影像等的数字资源的引进,全方位满足读者信息化时代读者对于图书馆资源的多样化的要求。
2.2 创新服务
社会进步对社会各机构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如今读者在图书馆的阅读体验不仅依靠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图书获取方式、馆藏资源量等来衡量,而逐渐开始看重图书馆所提供的各项服务。因此适应和满足现阶段读者的需求,需要图书馆注重强化其服务功能,具体的创建中为方便读者借阅可以在图书馆的大厅设置智能化服务台,比如:高分辨率数字扫描机,色彩矫正、光学字符识别设备,信息压缩 、转化设备;触摸式检索、浏览一体机,自助打印复议机、自助图书借还机、导读电子屏、电脑,供读者自由咨询。同时为读者设立专门的借阅、还书的窗口。为了强化服务应该在图书馆进出口处设置存包柜,在相应的地方设置意见回收箱等,使服务更加人性化。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自助扫描、复印设备,使读者享受更加多元的服务。
2.3 培育双向导读模式
据统计目前大部分读者掌握文献检索方法、搜寻有效信息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而高校通常只会在新生入学时对其做简单的入馆培训,为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图书馆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自身水平定期为其开展知识讲座或者技能培训,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文献检索课,从而保证读者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有所提高。除此之外,图书馆管理员的导读工作也有待加强,目前许多图书馆的导读服务偏向于单向服务,注重图书馆管内部管理对于读者的关注度较低,在新技术时代,图书馆应积极利用数字信息加强对读者的关注,如可以对于读者借阅信息等进行跟踪,并建立反馈机制,为读者搭建图书评价平台,使读者能够在平台上互相交流、发表观点,从而带动引发其他读者的阅读热情,双向导读有助于图书馆更加个性化、人性化[4]。
2.4 提高馆员服务水平
图书馆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图书馆服务的直接因素,在信息化阅读时代,信息整合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信息不再是书本、图画等的纸质资源,而是需要能够融合多种形式、媒介的资源,因此要能够适应当前发展形势,需要及时对图书馆的内部工作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具体的可以通过在馆培训、技能讲座以及学历进修等,使其掌握更多挖掘信息以及整合信息的能力,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多元化以及建设数字图书馆出谋划策,从而提升其服务创新能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面对读者需求的新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使图书馆跟上时代进步取得长远发展,另一发面也使读者的多元信息需求得到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