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生态学视域下变译产生发展中的限定因子❋
2018-03-07许建忠
许建忠
天津理工大学
【提 要】翻译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通过运用翻译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即将其限定因子定律运用于剖析在变译理论产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各种生态限定因子,而时空环境、经济效益、创意性能、文化适宜、和谐共生就是变译产生发展中的限定因子。本文通过剖析这些限定因子,推演出变译理论产生发展的奥秘。
1.引言
翻译,变通也。变译理论是从翻译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反映变译的规律与本质的科学原理和思想体系,它以变译为其研究对象,研究变译过程中的一般特点和规律,试图寻找总体适用于一切变译方法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该理论由黄忠廉1997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首届大型“国际翻译学术研讨会”上以《翻译变体与国外信息开发方法研究》为题提出,同与会者交流、讨论,得到一定的反响和赞同。黄忠廉循着这一思路,利用大量的例证,探讨了变译的操作方法问题,于2000年出版了《翻译变体研究》,并于2002年出版了其变译理论研究成果《变译理论》,逐步确立了其变译研究的理论体系。
自变译观提出20年以来,变译理论研究发展迅速,并取得可喜成绩,成为重要译论研究领域。变译理论自从提出之日起,赞同与质疑之声俱起。赞同者认为,变译理论的创立使中国对翻译标准等翻译理论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郭著章2003:14),变译理论深化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变译概念为全面而客观地界定翻译活动范畴提供了新的理论参照(许钧 2003:33)。质疑者认为,“变译”与“全译”的关系比较含糊,“变译形式”的确立有随意性之嫌(徐朝友2006)。也正是伴随这种赞誉与批评,变译研究才得以茁壮成长。
变译理论提出后,有学者从目的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描写学派理论视角解析变译理论,有的则从跨学科视角,如从变译同语言学、美学、普通逻辑学、新闻传播学、信息学、关联理论、适应论等学科的交融嫁接上对其进行论证。但从翻译生态学角度对其进行剖析还比较罕见。
2.翻译生态学
翻译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许建忠(2009:4)认为“翻译生态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翻译生态学以翻译学和生态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并与其它分支学科有着内容和方法上的交叉和联系,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翻译的过程不可能不与其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同样适用于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乃研究在翻译发生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其生存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生态因子不足或过量时,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论是生态系统的小系统,或是大系统,限制因子是客观存在的”(许建忠2009:112-113)。因此,变译理论作为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生态系统,其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限定因子的影响。
3.不同生态限定因子对变译产生和发展影响
一个翻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无一例外地会受到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而时空环境、经济效益、创新意识、文化适宜、和谐共生就成为了影响变译生存发展的限定因子。在变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这些因子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这五个限定因子来分析其对变译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3.1 时空环境
翻译生态观认为,天地人合二为一。翻译如要顺利开展,必须具有与其相匹配的时空环境。远古时代,天地混沌。“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直到现在还有“先拜天地再造人”之说。翻译活动/研究的开展,必须具有与其相匹配的时空环境。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科学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同时为翻译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如此,但国内的翻译研究已大大落后于国外研究,为了和国际接轨,迎头赶上,学界引进了大量外国翻译研究类书籍,从不同视角了解西方翻译理论研究的全貌。对这些成果以及中国传统译论的研究与反思,无疑活跃了中国译坛的学术气氛,并为具有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养分和有力的支持。同时,学者对变译的肯定与质疑也促进了变译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这就为翻译变体理论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时空条件。
3.2经济效益
变译研究顺应了全球化知识爆炸和讲求效益这一趋势。“变译研究的意义在于多快好省、有的放矢地吸收国外信息。多———单位信息量大;快——传播速度高;好——信息最有效;省——省文本篇幅、省译者和读者的时间;有的放矢是指以最充分最直接地满足(特定)读者对象为目的”(黄忠廉 1999)。
翻译与经济相结合是当代翻译研究的一大特征。翻译的经济目的有好几种,使得降低翻译成本,提高翻译利用效率也成为翻译研究的必然对象。因此,变译就成为充分利用国外信息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对接受美学最大限度的运用(刘听、陈阳2008)。尤其在我国相继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后,变译研究中的变译手段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妥善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新途径。
3.3 创意性能
变译理论的产生,充分体现了翻译研究的创意性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翻译理论层出不穷,如功能理论、语境理论、关联理论、食人理论、阐释理论、解构理论、释意理论、女性理论、操纵理论、多元理论、殖民理论、描写理论、生态理论、经济理论等。在众多纷繁的翻译理论中,变译理论因其创意性能而占有一席之地。
变译理论是从国内外翻译实践(尤其是国内经典)出发,发挥抽象理论思维,产生的新颖本土翻译理论。其摆脱了多年来中国翻译理论对国外翻译理论的依赖,为中国译论在世界译坛上争得应有的一席之地。这种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更好地满足读者要求,使得其在整个翻译学构架内都具有普适性。
同时,变译理论对译者的素质,即其知识、心智、创造力等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需要译者投人更多的创意知识,对原作进行摘选、编辑、缩微等。当代翻译活动和研究飞速发展,翻译活动会为实现不同于传统的目的而采用新的翻译新形式,如机译、动漫、网游、微信、游戏等。由此可见,翻译变体仍有扩展空间,还有更多的创意空间期待挖掘、探讨。
3.4 文化适宜
在翻译任何题材的作品时,文化是译者必须考虑的生态因子,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成为翻译中的限定因子。译论研究也是如此,因为研究植根于泥土,译论生发于事实。从事实到理论,不是一条捷径。黄忠廉(2003)认为,翻译事实潜含着理论元素,但不等同理论。不能让事实迁就现有理论,而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建立新的理论。正是被人忽视或新发现的事实成了思考的源泉。因此,变译理论的出现具有文化适宜性。
改革开放初期,大量西方翻译理论引入中国,使国人眼界大开的同时,也使人产生某种文化不自信,即本国翻译理论大大落后于西方理论。随着人们对西方理论的认识、学习、反思,甚至是质疑,如从八十年代的凡译必谈奈达,到九十年代对奈达理论的反思质疑,并给予奈达公正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学者逐渐理性、成熟、自信。与此相宜,此时的文化适宜就变成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既给予人们敢于挑战权威的胆量,同时也为国内学者打破西方译论的一统天下提供了勇气。时势造英雄,黄忠廉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在认真了解反思东西方翻译理论和熟读国内外翻译经典事实的基础上,创建中国自己的变译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因此,中国翻译理论的创建,也自有其文化适宜性。
“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的呼唤,也使得对外传播具有了当代的文化适宜性。对外宣传需大力提倡“变译”。为了满足译语读者的特殊需求而对原作施以灵活变通的行为,包括增、减、编、述、缩、并、改、仿等变通策略,“是任何一个国家对外翻译和文化输出应考虑的策略”(黄忠廉2010)。
3.5 和谐共生
什么是和谐共生?和谐,意味和睦相处,谐平共生;共生,则指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共生关系有优劣之分,和谐共生就是达到相对最优化。
和谐共生讲究中西方译论研究的均衡发展。面对比较系统的西方翻译理论,中国学者是否也应当做些什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贾文波(2017)明确指出:“对于西方译学思想的研究,我们已走完了‘引进’、‘消化’之路,正进入‘模仿’和‘创新’阶段,昔日唯西方译论马首是瞻的日子已经过去,创建立足于中国自身翻译实践和文化传统之上的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刻不容缓,中国译界呼唤着自己的创新型‘子曰’说”。方梦之(2017)也大声呼吁“翻译大国需有自创的译学话语体系”。作为中国创新型“子曰”说,变译理论虽经多年发展,基本覆盖了其研究的方方面面,可到目前为止,我们期待的“变译学”或变译系统研究是否也该以去粗取精的崭新面目(也可以英文形式),屹立在世界译坛?
4.结语
变译理论是对中西方翻译实践的有效剖析而凝练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它打破了西方译论一统天下的局面,提高了中国译论在世界译坛上的话语权,为平衡中西译论间的的差距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其生态环境,变译理论也是如此。变译理论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其生态限定因子对其影响较大,必须有效地对其加以认识,并且顺其自然地将其负因子转换成正因子,以促成变译理论的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