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学术与人生
——兼谈翻译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2018-03-07左飚
左 飚
2017年岁末,第二届全国英汉对比与翻译中青年博士论坛在上海海事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伦敦、香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沈阳、哈尔滨、太原、贵阳、西宁、苏州、扬州、徐州、芜湖、湛江等地业界精英的出席使本次论坛办成了语言与翻译界的一次盛会。论坛组委会在议程之外还专门为中青年学者举办了以“学术与人生”为议题的沙龙,由王菊泉主持,安排我作初始演讲。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未敢贸然受命,但由于论坛组委会与主持人的坚持,一再推辞未果。最终考虑到这是沙龙漫话,而非正式演讲,便勉强从命讲了一番话。事后多人建议我把讲话内容整理成篇发表,这使我受到鼓励,故把沙龙漫话整理成如下文字。
1.是学术决定人生还是人生决定学术?
这是一个在媒体讨论过多次的话题,两种观点都有其道理,且各有理论支撑,又有实例佐证。
持“学术决定人生”这一观点的人认为,一位学者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爱的学科与专业,把从事有关这一学科与专业的学术研究视为终生或一段时期为之奋斗的事业,他的整个或者一段人生过程也就围绕着这一事业而展开。因而可以说,一位学者的学术道路实际上就是他的人生道路。他的学术研究可能是专一的,也可能是多彩的,他的人生道路也就同样表现为专一或多彩。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William James(1950/2007:438-450)的理论客观上支持了这一观点。他所创造的术语“求信的意志”(the will to believe)中的“信”可以指“信念”(faith),也可指“信仰”(belief),“信”表现为“有活力(吸引力)的选择”;术语中的“意志”指产生行动的“意愿”(desire)。James(1950)认为,“信念(或信仰)的根基是意志”,而意志是非理性的。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选择,产生理论研究或实践的行动,从而指引他去过与此相关的某种生活。我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赵元任的一生算得上是典型的实例。赵元任18岁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选修物理、音乐,四年后以远超美国本土学生的优异成绩获得理学士学位。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而萌生了攻读哲学的新意愿,于是23岁考入哈佛大学主修哲学,选修音乐,三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然而他没有继续从事哲学研究,一个回馈母校的新意愿使他决定回康奈尔大学执教数学一年。后来他又迷上语言学,所以在清华大学执教一年数学、物理学、心理学之后又返回哈佛大学,一面教哲学,一面研究语言学,最终成了语言学大师级人物,并于33岁时重回清华国学院,教授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等课程,被誉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赵元任的学术游走于文理之间,人生跨越于国界之外,孔子、牛顿无所不通,门门学问搞得风生水起,意愿指向哪里,学术就定向哪里,人生就走向哪里,灿烂的人生画卷随着精深的学术而展开。
持“人生决定学术”这一观点的人则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包括学术方向的选择)并非任由自由“意志”的支配,而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人的“意志”本身也是受环境影响的。郭任远(1929:292)指出:“个人之所以为个人,完全是社会环境所造成,生长在什么社会就变成什么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Watson(1930)和Skinner(1978)的理论实际上支持了这一观点,他们都认为“行为受环境可变因素控制”。著名小说家沈从文的人生经历不失为典型一例。沈从文出身贫寒,从小为了生计而挣扎,16岁被迫从军,在社会底层的长期生活使他对民俗、民情和鲜活的民众语言十分熟悉,这成为他日后从事小说创作的良好条件。他20岁旁听北京大学课程,次年便开始写小说。朴讷而又传神的语言及浓郁的地方色彩使他的《边城》、《长河》等共500多万字的小说大受欢迎,曾两度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正当他的文学创作如日中天之际,他的作品在解放初期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严厉批判,他自杀未遂,后被安排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从此他告别文学创作的生涯,走上历史研究的道路。沈从文的历史研究同样成果斐然,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服饰研究的空白。可以说,由客观环境所造就的沈从文的人生旅程决定了他的学术道路。
我的观点也许是上述两种观点的折中调和,而稍稍倾向于后者。我认为,一位学者的学术与人生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人的一生都在个人自由意志与客观环境中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人不可能具有完全脱离客观环境的绝对自由意志,即便赵元任挥洒自如的个人意志实际上也是在他的家庭教养和在美国求学的特定环境中形成的。学者也要吃饭穿衣,必须兼顾职业与事业。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他首先必须适应环境,然后才能在应变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学术道路。但学术又离不开个人的自由意志,即使是在应变中选择的学术方向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个人的自由意志,学术研究就不可能由兴趣开端,逐渐转化为因初步成功而产生的乐趣,最终成为稳定的、终身为之奋斗的志趣而有所成效。
2.做人、做事、做学问三者的关系
“学问”也是“事”,“做学问”本可归入“做事”项,但因本文重点探讨“学术”,所以把“做学问”也单列一项。做人、做事、做学问三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句话,但因四句话的含义有交叉重叠之处,我重点探讨前两句,后两句只作简述。
2.1 做人是根本,做事要有目标,做学问要超越功利
国内外很多哲学家和教育家都强调做人是根本这一道理。儒家学者把“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修身”。英国哲学家 John Locke(1693/1985:72)认为,“德行愈高的人其它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80:159)也有相似的论述:“道德是照亮一个人身心全面发展的光源。”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把“德”与“才”的关系,也即我们所探讨的“做人”与“做学问”的关系,说得很透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一个拥有一定知识的人,如果突破了做人的底线,那么,他的学问做得愈深,就愈有可能沦落为危害社会的“小人”。
人生的长度无法预测,但人生的宽度和深度可以自我把握,而自我把握主要表现为做事要有目标。有目标,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和切实的行动,就能做好每件该做的事,从而拓宽和加深生命的维度;没有目标,则随波逐流,虚掷时光,做事不可能获得良好的结果。成功人士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做事之前就确定目标,然后排除干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去实现既定的目标。人们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四类事情:重要而又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紧急但不重要的;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因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善于安排好处理四类事情的顺序,不可本末倒置,尤其要注意排除第四类事情(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冲击和干扰。
做学问也必须有目标自不必说,我在这里所强调的是要超越功利。所谓“功利”,指眼前或近期的功效或利益。如果为了职称晋升而写文章,着眼点是字数多少、何时发表、刊物级别等,这是上面所述应变环境的谋生需要,当然也无可厚非。但这是职业所需而非事业所爱,还不是真正的做学问。真正做学问的目的是求真,要讲求深度和新意,要给人以启迪,要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就必须超越“五斗米”的功利。产出的作品可能没有直接的市场价值,但也许具有传世的价值。美国哈佛大学贝一明(Emanuel Pastreich)用中文写了一本书《跨海求真》,他跨越茫茫太平洋,到中国来寻求为多数中国人所遗忘的真理。他说,“加入留学移民大军的中国青年们,可曾意识到他们的黄土地下埋藏着多少灿烂的文化瑰宝?”(贝一明2014)这一求真的反诘何其振聋发聩!
2.2 做人要低调若水,做事要高昂如山,做学问似沧海一粟
此句是一组比喻,生动而又贴切。
水是低调的,它总是往低处流,但水流到哪里,就把生命的希望播洒到哪里;水滋润万物而无骄矜之气,东面受堵就往西面流,北边有坝就向南边行,最终注入大海,拥有了海纳百川的气度。老子说“上善若水”,并赞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8章),“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66章),是很有见地的。学者就要像水那样,低调、谦虚、善良、大度,才能做出学问的大气象。
山,高耸入云,基底宽厚,逶迤险峻,松柏绕坡;山,时而鬼斧神工,时而又平淡自然。做事就要像山那样,既有高昂的精神,又有坚实的基础;既有刚强的性格,又有平和的心境。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做事不可能时时通畅,但只要具备了山的巍然而凝重的品格,就能最终迎来青松翠柏般的成果。自古以来,诗人常以山比拟人的崇高品格和辉煌成就,李白《赠孟浩然》便是一例:“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具备了若水的低调与如山的高昂,做好学问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但我另加“似沧海一粟”一喻,是为了强调做学问的人永远不能自视太高,永远不要自我满足。“知识是海洋”这句话,我们在孩提之年就常说,但在如今知识爆炸的大数据时代,这知识海洋之宏大,已如天文数字般超乎人们想象,且不断呈几何级数膨胀的态势。据IBM的研究,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90%是在过去两年内所产生,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今天的近50倍。巨量的大数据,及其获取、储存、搜索、共享、分析,乃至可视化地呈现,都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一位学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汪洋中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没有任何值得夸耀之处。当然,我这么说并非为了让人望洋兴叹而停止做学问的脚步,而是为了防止自满。我喜欢这句话:“我犹如沧海一粟,虽渺小,却存在着,且快乐着。”
2.3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
此句文字简洁,笔调活泼,把三者关系概括得隽永传神而又非常到位,但其内涵与上述第二句雷同,在此不再赘述。
2.4 做人要不怕吃亏,做事要不怕吃苦,做学问要不怕寂寞
此句中前两个分句引用了北京大学第26任校长王恩哥的讲话,我加上了第三个分句。这句话朴实无华,言简意赅,其含义不言自明,无须多加阐释,我只想在“做学问要不怕寂寞”这一点上再言几句。法国科学家彭加勒(1985:222)指出,“学者一般都是逐渐接近真理的,充分正确性的取得依赖于长时期的踌躇、不断反复的探索。”做学问的“踌躇”和“探索”是难免的、长时期的、寂寞的,而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凄凉,用通俗的话来说,坐得住冷板凳,是做学问的必要条件。英国文学家乔叟(1979:641)认为,“一个人信念和知识的高低深浅,取决于他的忍耐能力”。功利之心人皆有之,但急功近利就守不住寂寞了,其做学问的结果只能是雕虫小技,而不可能有大气象。耐得住,就可能出彩,甚至出众;耐不住,也许会出岔,甚至出局。老子说:“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道德经》第23章)。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真正做学问的人,一旦悟了道修了德,不但守得住寂寞,更能欣赏寂寞,这才是做学问的至高境界。
3.个人发展与家国情怀
我曾经上过一次微课程,授课中我向听课的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各人的梦想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高分、升学、毕业;
车子、房子、票子;
安定、安全、安康;
爱情、友情、亲情;
权力、名誉、地位;
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
稳定的工作、温馨的家庭、他人的尊重。
我没有否定同学们的回答,而是作了充分肯定的评说。我说,“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及不同的生活情境中会有不同的需求,同学们所说的梦想都有一定的合时性和合理性,都可以产生令人积极向上的奋斗动力”。然后,我向同学们展示了古代部分学者、诗人、政治家们的个人梦想:
修己以安百姓。(孔子《论语》)
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子《礼记·大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杂诗六首》)
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韩愈《送许颍州序》)
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王维《赠房卢氏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病起抒怀》《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名联谈趣》)
看着古代先贤们心中总是装着“百姓”、“苍生”、“元元”(民众),始终把“国家之务”、“天下兴亡”视为己任,同学们都很有感触。有两位学生表达了大家的感受:“对照了先辈们的个人梦想,我们的梦想里缺了一点家国情怀,少了一点责任担当”;“我们的梦想虽然有一定的合时性和合理性,但视野不宽,境界不高,应该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视为我们最美丽、最崇高的梦想”。
两位同学的话语为我的沙龙漫话第三点作了极好的注脚。学术无国界,但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有自己的祖国,学者同样要把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融入自己的个人发展之中。
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汉外语言对比与翻译”作为研讨主题,这一主题本身就体现了论坛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目前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达一百多个,联合国大会、安理会、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有关决议或文件都纳入或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内容。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互联互通网络逐步成型,贸易投资大幅增长,重要项目合作快速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是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各方积极参与推进的重要事业。这意味着大量外方的工程、技术、管理、法律人员将涌入中国,接受有关中国理念、中国法规和中国技术的培训,大量中方的相关人员将走出国门,传播中国理念、中国法规和中国技术。这大出大进的情势必然对于大规模的语言服务,尤其是翻译服务有着海量的需求,而且在规模、速度和质量上要求越来越高。翻译如同桥和船,起到连接、沟通的中介作用,它使因语言不同、文化背景迥异而无法沟通的两个人、两个群体、两个民族、两个国家可以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交流,因而译者常常被誉为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交际的使者。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外语与翻译工作者的使命光荣而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说:“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谁能讲好中国故事,谁就能赢得话语权,谁就能站在国际舆论的制高点,理直气壮地传播中国声音,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那么,谁最具备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条件?毫无疑问,精通双语言、熟悉双文化的外语工作者和翻译工作者最具备这个条件,这就为参加本次论坛及其他的中青年学者们提供了个人发展与家国情怀的接合点,也就是前文所述的“个人自由意志与客观环境中的最佳平衡点”。任何一位有一定外文和翻译基础的人,只要有心,都能在某一专题上不同程度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维护积极向上的中国国家形象(李天娇、左飚2017:11-14)。精通双语言、熟悉双文化,并非一蹴而就的能力,需要理论研究者及实践工作者“长时期的踌躇与不断反复的探索”。Katan(2004:164)指出:“文化中介人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且必须了解自身的文化如何在影响着自己对事物的感知”。作为文化中介人身份的外语与翻译工作者,必须在深入研究两种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的同时,培养自己高度的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尽可能克服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要在对外讲故事的同时更新观念,改进表述,找到更加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通约化的表达方法,做到融通中外,既能准确解读中国理念,又要为外国受众所理解、接受并欣赏。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讲好中国故事。
莫言(2015)说:“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中青年学者只要树立明确而又坚定的目标,超越功利,不怕寂寞,凭借若水的低调和如山的高昂,不断沉淀和积累,就一定会迎来学术与人生的美丽和辉煌,即便自己的成果似沧海一粟,这“一粟”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左 飚: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通讯地址:51042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教302翻译学研究中心
收稿日期:2018-03-16
通讯地址:200135上海市灵山路730弄20号404室
“第八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一号通知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国际化和文化、学术“走出去”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已成当务之急。与此相适应,以翻译和本地化为主体的语言服务呈现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态势,翻译技术得到大规模应用,垂直领域的专业翻译“附加值”迅速提升,这不仅对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还促使应用翻译的体系研究向“深水区”迈进。在此背景下,中国翻译协会与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将于2019年4月20日至21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办“第八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会议由《上海翻译》编辑部策划,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中国翻译》编辑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
一、会议中心议题
1、应用翻译理论如何适应新时期需要;
2、翻译与知识创造视角下的对外话语体系构建;
3、语言服务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趋势;
4、人工智能驱动的大数据与翻译;
5、翻译伦理、翻译规范与社会融合;
6、面向译者训练的翻译教学平台建设;
7、国家语言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二、会议基本信息
1、会议形式:本次会议设大会主旨发言和分组发言等。2、会议时间:2019年4月20-21日(4月19日报到)
3、会议地点: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4、报到地点:南开大学明珠园一楼大厅
5、会议费用:会务费800元/人(博士生减半)。会议承办方统一安排食宿;差旅费和住宿费自理。
6、报名及论文提交:请将参会回执及论文摘要以附件形式发至会务组邮箱(nkwyts@126.com),截止日期为2019年2月20日。
7、优秀会议论文将推荐给《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将择优录用。
三、会务联系
徐晶:15802212019;田国立:13831199675
通信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3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