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阿凡达》的后殖民主义分析

2018-03-07申素样

文化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潘多拉殖民主义阿凡达

申素样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一、何谓“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后殖民主义着重批判西方殖民主义在文化上的表现,分析和描述新形势下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第三世界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角色和政治参与,关于种族/文化/历史的“他者”的表述等问题。[1]巴勒斯坦裔的美国学者爱德华·赛义德是后殖民文化理论的先驱,他的代表作主要有《东方主义》和《文化与帝国主义》。

殖民扩张和反殖民扩张的斗争背后都涌动着意识形态及文化的较量,所以在经济军事殖民的同时隐藏着文化扩张。比起残酷的军事斗争,文化殖民拥有更多的隐蔽性、温和的侵略性和软攻击力,特别是当它披上了貌似道德与合法的外衣后,普通人就更难以在娱乐和意识形态方面予以区分。[2]在美国的整个文化殖民中,电影是一个重要的媒介。在好莱坞电影里,《阿凡达》代表着新的意义。在惊人的票房成绩和强烈的视觉刺激背后,《阿凡达》其实有较深的“文化殖民”隐喻,是“文化殖民”的典型文本。

二、《阿凡达》的“文化殖民”隐喻

从表面上来看,《阿凡达》用华丽的3D技术把观众带进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科幻世界,以人类最终被赶出潘多拉星球而“圆满”结束,会让观众感动于潘多拉星球土著纳威人重新获得自由的斗争。

(一)电影《阿凡达》中名称的隐喻

电影《阿凡达》构建了一个虚构的世界——潘多拉星球,这个陌生的星球上到处都是新奇的生物,还有身材高大、海洋色皮肤的纳威人,土著人和当地的生物和谐共处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生态体系。电影赋予了这个新奇的世界独特的名称,这些名词的选用有着很深的文化含义。

1.潘多拉——诱惑与厄运并存

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根据希腊神话的情节,潘多拉被人们赋予了诱惑、灾难和希望的象征意义。“潘多拉”是一个具有浓厚西方文化的词汇,是人类既向往又憎恨的外部地区。在美国人的眼中,本土之外的边缘文化就是充满财富和野蛮的“潘多拉”,这个身份的定位是以白人中心论为主要依据的。美国文化或者说西方文化是以白人优于其他人种的眼光看待这些地区的。比如,中东就是一个现实的“潘多拉”,电影中对“潘多拉”星球的远征就是美国争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过程。在美国看来,只有用来征服的“拓荒地”,而没有独立的民族地区。

2.爱娃——神祗的原罪

爱娃是潘多拉星球当地土著信奉的神灵,是他们的精神支柱。纳威人最后的胜利不仅靠主人公杰克的介入,还靠神灵“爱娃”的“显灵”。纳威人的神灵“爱娃”和“夏娃”一样都是母性神系,代表着人类早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用《圣经》中的神祗来代表潘多拉的神灵,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强制转移,隐喻着潘多拉的神祗具有“原罪”,象征着美国要殖民的边缘“罪恶”国家。电影最后军队要摧毁的纳威人的圣地,就象征着美国摧毁反对它掠夺全世界资源的“邪恶轴心国”。

3.阿凡达——种族歧视的象征

电影中的阿凡达,是科学家将人类DNA和纳威人的DNA结合在一起,制造的一个克隆纳威人。每一个阿凡达都可以让人类的意识进驻其中,成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自由活动的“化身”。阿凡达的本意为占领过程增添了鲜明的种族色彩,人类变成纳威的过程被赋予了“天神降临”的含义。虽然杰克可以学习纳威人的语言并和纳威人一起并肩作战,但在潜意识中却认为纳威人远不能和他们的“神”——人类相提并论,这象征着美国文化中白人至上的理论,中东的黄种人和非洲的黑种人都是劣等种族。尽管美国种族主义运动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这种偏见和歧视是深入骨髓的!

4.阿里路亚山——意识形态的强加

电影中,人类和纳威人争夺的关键地区便是阿里路亚山,它是“超导体矿石”储藏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纳威人赖于生存的家园。人类为了开采这个地区的矿石便向纳威人发起了进攻,摧毁了他们的家园树。在基督教中,“阿里路亚”是“赞美耶和华”的意思,是基督教的赞美词汇。用它来命名“异族人”的家园本身就包含有意淫的成分,人类希望纳威人能够崇拜和赞美他们自己的神——耶和华。这就在宗主国政治文化和边缘国家文化之间形成了鲜明的二元对立,在宗主国的视野中,本土文化是至高无上的“神话”。

(二)主人公“阿凡达——杰克”的象征意义

《阿凡达》除了用名称显现西方文化痕迹来表示美国在全球的文化霸权外,电影情节本身也是表现文化霸权最鲜明的表征。《阿凡达》的主要情节靠主人公杰克来串联,所以分析杰克行为的象征意义是了解电影象征意义的切入点。

1.杰克的任务——新殖民方式的影射

杰克本是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退役士兵,为完成哥哥的遗愿来到潘多拉星球,加入了阿凡达团队,并期望通过这个实验得到奖金去治疗他的双腿。阿凡达研究团队的人物就是借纳威人的躯体深入纳威人群体中去劝说和改造纳威人。杰克从开始便幸运地遇见纳威公主——妮特丽,向她学习纳威人的语言,了解纳威人的生活习惯和信仰,其更直接的意图便是收集纳威人阿里路亚山“家园树”的军事情报。虽然他爱上了妮特丽,但其现实的身份——下肢残废的陆战队军人使他违背内心,“出卖”了纳威人并最终导致“家园树”毁灭。

杰克对英语的选择可以说是对自己西方文化身份的确认。杰克最后所做的演讲是推翻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的武装霸权,但杰克也变成了萨义德所说的“香蕉人”(外黄里白),外部形象虽是纳威人,但内部的意识形态仍体现着第一世界,这也反映了语言输出对于美国文化霸权乃至全球扩展的方式。殖民地国家的尴尬之处在于将英语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唯一标准,越是努力夺取话语权,越是陷入“文化失语”的泥潭。

2.杰克的胜利——西方民主思想的胜利

影片主要讲述了纳威人最终把人类逐出潘多拉星球的过程。杰克是这次成功“起义”的领导者和指引者,他是人类文明的化身,用人类“文明”的方式战胜来犯的人类,而非用“自己”的方式战胜。这种胜利实质上不是纳威人以“纳威”方式取得最后胜利,而是以“人类”的方式取得胜利,并将这种方式替代原有的“自己”的方式,这是一种真正的胜利吗?不是,而是一种文化的失败。

三、对好莱坞电影“后殖民主义”的现实反思

通过对电影《阿凡达》“文化殖民”隐喻的剖析,我们可以窥见好莱坞电影华丽外衣下的真实面目。即使运用了先进的拍摄处理技术,好莱坞电影也没有削减其“文化输出”的政治任务,反而更加强化和隐蔽。

全球化大背景下美国殖民文化咄咄逼人,其实并不那么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面对文化殖民却浑然不知,仍沉迷在美国大片制造的幻境中,久而久之,我们的民族意识终将被蚕食殆尽。[3]相对于好莱坞“大片”的全球霸权,全世界各个地区也坚守着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欧洲艺术电影的坚守、日本新电影的崛起、东欧国家优秀电影的不断出现、伊朗电影的独树一帜、韩国电影的本土追求,等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美国大片的国际化进程。

对于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东方文化历史和承受着浩大现实磨难的民族来说,好莱坞电影更不可能替代我们对本土现实、本土文化和本土体验的殷切关怀。因而,中国的本土电影也许应该成为一种艺术力量,与亚洲、西欧、东欧、美洲的所有“民族电影”一起,形成世界性的多元电影思潮,为全球化提供一种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格局。保持这种多元的格局,当然不是根源于一种复活传统文化符号、推广民族神话,创造保守的国族一体的狭隘民族主义,也不是用“文化帝国主义”的借口来自我封闭,而是试图维护一种能够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的世界格局。[4]全球化的未来不应该是霸权化而应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边缘和弱势群体享受到相对平等的权力。

[1]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39.

[2]周宁.另一种东方主义:超越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J].厦门大学学报,2014,(6):5-12.

[3]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J].文化研究,2000,(6):98-107.

[4]张英利,张卫静.20世纪末期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和反思[J].社会科学战线,2017,(8):243-246.

猜你喜欢

潘多拉殖民主义阿凡达
重返阿凡达
上海夜色714定制影院 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科技的“潘多拉”
潘多拉手袋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
史蒂文森小说《金银岛》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阿凡达》PS潮
短信狂人潘多拉的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