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一种实践的真理观

2018-03-07迟晓晨

文化学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发展

迟晓晨 樊 勇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真理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不同哲学家、不同思想流派对真理问题的一种总的看法和认识,它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一种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真理观,马克思批判和总结了过往哲学家们的思想,并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者们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形成了一种总的看法和认识,即马克思主义真理观。[1]

一、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实践基础主要与马克思所处的社会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一)在自然科学方面

19世纪是西方社会自然科学快速发展的时期,也因此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及其理论学说。如牛顿的物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托马斯·杨的能量守恒定律等,均从不同侧面对当时西方社会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经济变革及工业革命等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这些理论学说为唯物史观的发现奠定了自然科学方面的理论基础,尤其是自然科学持续发展所散发出的朴素唯物主义气息对马克思的研究向辩证唯物主义转变提供了可能。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一文中,曾表述宇宙不是神所创造的,而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他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单独存在的“自在之物”,并提出了“星云假说”,这一观点为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提供了条件。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对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神学”思想产生了冲击,而且也给当时的西方哲学家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向近代机械唯物论转变,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继续转向辩证唯物论,进而推动了近代哲学的发展。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是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并借助自然科学的发展把哲学推向了世界。

(二)在社会科学方面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因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诞生,因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完善。马克思对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及空想社会主义分别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对其理论和观点进行扬弃。比如,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合理成分,对费尔巴哈的机械论及形而上学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扬弃与批判,从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便是其中重要的理论成果。马克思认为,物质是永恒发展的,而人类的思想也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必将随着经济的衰败而灭亡,以唯物辩证法为科学指导的社会主义必将随着无产阶级的壮大而胜利。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提出的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做出正确、科学的推断,将其应用到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践研究中,有利于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在社会革命方面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主要表现在社会革命和工人运动当中。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爆发,使机器生产首次替代了人工生产,伴随而来的是“工业的进步把统治阶级的整批成员抛到无产阶级队伍里去,或者至少也使他们的生活条件受到威胁。”[2]工业革命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得以壮大,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触怒了这个庞大的阶级,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同盟或组织与资产阶级谈判、斗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在某些地方斗争演化为无产阶级的起义。例如,1871年3月爆发的巴黎公社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开始走上政治舞台,这是无产阶级为对抗资产阶级剥削而进行的英勇斗争。马克思根据当时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与恩格斯一起进行关于工人运动的理论探讨,而工人运动也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了经验总结。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更是佐证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论断是正确的。

二、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实践过程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既唯物、又辩证的思想,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得到了深化与创新。

(一)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继承与发展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是从批判波格丹诺夫的相对主义开始的,列宁反对割裂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客观真理不依赖于人和主体,以“不依赖”为前提,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唯物论认为,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是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而又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物质,客观的物质世界及人的实践才是认识的唯一和最终源泉。从形式上看,人对物质的认识带有主观性,但就其内容来说,则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列宁在与波格丹诺夫辩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基本前提,以社会实践为手段,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在一定程度上也深化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二)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在革命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等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对真理观问题进行了探索。以《实践论》为代表,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系统论述了社会实践是判定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唯一准,对主观主义与形而上学的真理观进行了批判。毛泽东认为,真理与谬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对应存在的,只有在社会实践中,认识才能被证实是否具有正确性。在对真理标准的检验上,邓小平一方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肯定毛泽东思想,另一方面通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等措施,以实际行动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在中国革命与社会建设过程中,随着历史实践的深入,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理论性与科学性也不断加深。

三、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一)客观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把握。所谓“实际”就是指在历史实践过程中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物,它在人的面前,既是属于人的“认识范畴”,又是属于人的“改造范畴”。在这“实际”中间,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不变化的情况”,即规律或真理;其二是指“可变化的情况”,即随着事物的发展而正发生变化的情况。这就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能附加任何主观成分,要离开人的主观意识,从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规律、发展变化的实际、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这是具有深刻性的“实际”。同时,也要从变化中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注意把握好现实具体情况,随机应变,这是处在变化中的“实际”。也就是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在社会实践中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体现其真理性的客观要求,这是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相区分的重要标准。因此,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观。[3]

(二)基本要求: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所处的工业革命大环境下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决定的,与当时社会革命的发展密切相关。毛泽东根据当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敌强我弱、内忧外患的客观情况指出:“‘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要去研究。”[4]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就是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认真对待客观事物或规律,不断地去发现、解决新问题,把不合时宜的思想、观点从规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以后,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统一、辩证的整体,使“实事求是”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真理观,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发展路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进行创新,而创新的动力就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是经过“创新—实践—再创新—再实践”的流程检验过的,是最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制度,并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将伴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与此同时,其理论体系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时代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的需求。这种时代性的要求,并不是单纯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不是单纯地抛开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更不是在宣传主观能动性,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主客体平衡中以及社会变迁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创新。基于此,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会实现。

猜你喜欢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发展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