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危儿给予规范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2018-03-07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危儿发育规范

现代医疗技术使高危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存活高危儿发生各种影响生存质量和个体发展的并发症[1],如生长发育迟缓,语言、认知、运动、智能发育落后甚至脑瘫,给个体、家庭、社会都会带来不同层次的问题。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尚不能有效降低发育高危因素(如早产)的发生[2],但通过规范的生长发育监测,开展合理有效的早期综合干预,符合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是减轻高危儿体格和智能发育迟缓、提高其生命质量的首要途径[3],对预防不良发育结局尤为重要。我院对2016年1月—2017年4月出生的120例高危儿进行规范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对干预效果评价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4月出生的婴儿按照分级诊疗的原则,从新生儿访视开始,进行高危儿筛查培训,筛查出的A类高危儿(详见江苏省高危儿管理规范)转入我院儿童保健科接受高危儿管理,对转入的高危儿登记并建档。转入我院的高危儿随机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20例。观察组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1~12周,平均(5.23±2.45)周;胎龄32~40周,平均(36.03±3.97)周;剖宫产80例,自然分娩40例;出生时Apgar评分5~10分,平均(8.76±1.11)分;出生时体质量2.25~4.12 kg,平均(2.80±1.23)kg;对照组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1~13周,平均(5.30±2.39)周;胎龄32~41周,平均(35.92±3.88)周;剖宫产79例,自然分娩41例;出生时Apgar评分5~10分,平均(8.80±1.09)分;出生时体质量2.28~4.22 kg,平均(2.79±1.19)kg。两组高危儿性别、年龄、胎龄、分娩方式、出生时Apgar评分、体质量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窒息新生儿、母孕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排除具有家族遗传史、伴有精神障碍相关疾病、脑发育先天性畸形患儿以及转入康复科行康复训练的婴儿。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0例高危儿定期门诊体检,按照常规频率随访(1岁以内4次、2~3岁每6个月1次,3岁以上每年1次),常规进行体检、营养咨询和指导,不做其他特殊处理。

1.2.2 观察组 给予规范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向家长解释孩子存在的高危因素以及建立高危儿规范管理的目的,并接受干预频率、方式等的知情同意,再开展干预。其中规范管理的内容为:(1)设立规范的高危儿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录入患儿母亲孕期情况、姓名、性别、危险因素及其父母资料等信息,定期对患儿的信息资料进行更新,观察记录不同阶段患儿的体格生长评价、神经运动检测与心理行为发育评估等,并对患儿的病例信息、相关检查结果与干预方法等进行记录更新。(2)定期组织高危儿家长参加育儿大讲堂,为家长们讲解婴幼儿各阶段生理发育特点、育儿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等;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排忧解惑,提高干预依从性。在每次体检后,将促进智能发育的相关知识及相关培训方法对家长进行详细的讲解、培训,指导家长在家中对患儿进行相关训练,并嘱咐家长定期带患儿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测与治疗等。(3)在系统监测管理的基础上,由我院儿童保健人员开展早期干预指导并结合家庭干预训练,对高危儿从建档管理开始按照“评估-指导-训练-评估”的原则,根据每位高危儿的发展状况从运动、认知、情绪、社会交往等方面给予个性化的指导训练:高危儿1岁以内每1~2个月到我院随访检查,由专职儿保人员监测高危儿发育情况并开展视、听、语言、运动、感知觉刺激等方面的训练示范和指导,向家长发放干预训练指导手册;1~2岁每3个月随访1次,体检、评估后按相应年龄段发放训练方案(分为12~18个月、18~24个月、24~30个月、30~36个月训练方案),并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游戏活动,告知养育要点。(4)早期干预训练以家庭为中心,父母为第一责任人,除在儿童保健机构开展指导,还要求高危儿家长每天开展家庭促进训练,提高干预的可持续性。干预方法包括按摩、主被动操、运动训练、丰富的语言感知刺激等。

1.3 观测指标

(1)高危儿家长训练方法正确掌握程度;(2)训练干预依从性;(3)满意度;(4)智能情况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儿心量表)[4],在患儿8个月对其的平均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语言、适应能力、精细动作、大运动及社会行为等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高危儿家长训练方法正确掌握程度(96.67%)、训练干预依从性(93.33%)、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85.00%、78.33%、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高危儿8个月时,观察组高危儿平均平均DQ评分 [(99.56±8.56) 分 ]、 语 言 评 分 [(97.26±7.23) 分 ]、 适应能力 [(94.23±7.15)分 ]、精细动作评分 [(93.27±6.67)分]、大运动评分[(101.34±10.23)分]、社交行为评分[(104.34±12.38)分 ],高于对照组 [(90.25±7.12)分、(86.27±8.09)分、(85.27±6.87)分、(82.64±8.14)分、(93.28±7.34分)、(88.46±1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不同干预管理模式高危儿家长相关指标比较[n(%)]

表2 高危儿不同干预管理模式儿心量表评测比较[(±s),分]

表2 高危儿不同干预管理模式儿心量表评测比较[(±s),分]

3 讨论

0~2岁是小儿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大脑可塑性最强的时期[5],生后早期给予高危儿丰富环境刺激,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康复治疗,使受损大脑得以更大程度的康复[6]。高危儿及时给予规范管理与早期综合干预,能够提高患儿的智能发育。高危儿主要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新生儿,因对其进行神经行为促进,使后遗症的发生减少[7],能够对神经元突触的形成进行促进,对受损部位进行重建及改组等,能促进脑功能[8],给予高危儿早期综合干预,能够通过相关治疗及训练,包括环境影响,强化患儿的脑细胞,从而对其神经通路的建立及受损部位的恢复进行促进[8]。本文观察组给予规范管理及早期综合干预:设立规范的高危儿管理系统;儿童保健人员开展早期干预指导并结合家庭干预训练;高危儿家长配合开展家庭促进训练,结果在高危儿8个月时,观察组高危儿平均平均DQ评分[(99.56±8.56)分]、语言评分[(97.26±7.23)分]、适应能力 [(94.23±7.15)分 ]、精细动作评分 [(93.27±6.67)分 ]、大运动评分 [(101.34±10.23)分 ]、社交行为评分 [(104.34±12.38)分],高于对照组[(90.25±7.12)分、(86.27±8.09)分、(85.27±6.87)分、(82.64±8.14)分、(93.28±7.34分)、(88.46±1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患儿在各方面均能够得到正常的发育、发展。与李后权[9]等早期综合干预高危儿,观察1年后各组的生长发育情况[大运动(98.1±8.9)分、适应性(105.1±6.8)分、个人-社会行为(99.2±7.9)分、语言(99.4±7.8)分、精细动作(101.1±5.9)分]一致。促进高危儿早期干预不仅是医务人员的职责,还受到家庭成员早期干预态度、依从性的影响[10-11],因此早期促进干预的健康宣教需要扩展至家庭每个成员,并需要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12],本次研究定期组织高危儿家长参加育儿大讲堂,观察组高危儿家长训练方法正确掌握程度为96.67%,包括每月龄的重点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等指导,重点训练方法;观察组干预依从性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也提高了家长对干预的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高危儿进行规范管理、发育监测与干预,并开展群体及个体化的指导,指导家长积极参与早期干预对预防或减轻高危儿后遗症的发生很重要,可以减少伤残儿出现,降低伤残程度,提高患儿生命质量。

[1]郑文,倪照凤.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理论与实践[J].当代医学,2014,20(1):15-16.

[2]黄晓华.基层综合医院高危儿管理模式及效果评估[J].临床医学,2015,35(11):99-100.

[3]王芬,张海林.依托妇幼健康管理网络平台,探索高危儿管理的新途径 [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68-69.

[4]高霞,李萍,孙霞.研究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生长发育近期影响 [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8):283-284.

[5]鲍秀兰.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348-357.

[6]邵肖梅.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的早期预测[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2):81-84.

[7]付仙,王向辉.78例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3):40-41.

[8]郑军,张婉娴.早产儿围生期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4):1057-1059.

[9]李后权,龚志峰.早期综合干预对110例高危儿生长发育的近期影响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30(1):144-145.

[10]郭光,李瑞花,阙利双.脑瘫患儿的运动行为及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J].广东医学,2015,36(19):3008-3012.

[11]唐琪,苏维.高危儿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智能的影响 [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9):4774-4775.

[12]谢利林,王荣,吴秀芳,等.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预后的影响 [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4):426-429.

猜你喜欢

危儿发育规范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
个案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危儿管理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2017—2018 年南通市基层转诊高危儿情况比较分析*
来稿规范
青春期乳房发育困惑咨询——做决定
早期干预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预防高危儿脑瘫等后遗症的疗效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