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创新模式下的社会资本与网络关系的影响研究

2018-03-07邹东涛陈志云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邹东涛,陈志云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一、 引 言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高度分工密切合作的当代经济社会中,资源获取与利用定然会涉及到企业间甚至是产业间的合作与融合[1]。现如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趋向性日益显著,已成为如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特别是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二者联系日趋紧密,使得双方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部分[2],而二者所处的行业正是社会资本与网络关系普遍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加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我国向结构调整要动力,促进经济稳增长的重要举措,该举措既能有效激活内生需求、扩大社会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也会激发产业链完善提高,以实现高水平质量的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稳中推进经济提质量、增效果、促升级。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使服务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上升到51.6%。政府工作报告也对2017年重点工作部署进行指引,要求在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中开展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制造业要大力发展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多形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丰富多方式的技术改造活动,促进传统制造业迸发出新活力和新动力。由此可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最终本质是实现由“制造业技术创新带动经济的发展模式”向“生产性服务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模式”的顺利转变,以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创新机制上的良性互动发展。

服务业与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依赖各自企业内部的现有资源,同时还受到现有社会网络内的资源和能力的影响,创新网络作为知识传递与知识共享的重要依托,其不同的强弱程度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存在很大的影响[3]。技术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有效纽带和动力,在保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配套服务的同时,也满足各自行业企业的创新要求[4]。因此,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业端为研究对象,研究两大产业间的社会资本投入与网络主体间的关系理论就显得更有意义。

二、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建立

(一) 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理论,基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环境

有学者认为产业链已呈现出垂直专业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态势[5],也有部分学者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也正从制造业的各价值链环节中拆分出来,并逐渐壮大成了自己的发展业态,并与制造业网络关系协同演进[6],所以他们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趋势已十分显著[7-8]。鉴于诸多文献回顾,本文作者认为,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行业背景下,以企业层面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两大产业企业在供应链、资金链和信息链所构成的社会网络之中发生的联系,网络关系中的主体强弱关系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化,最终实现以制造业价值链创造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完善配套服务的技术创新互动发展过程就显得十分有价值意义。所以作者认为,一定程度上服务业的发展要依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而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品质的提升,又依赖于服务业附加值的提升和行业整合,两类行业应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故由此引入网络关系和社会资本理论的交叉研究来解释两类行业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问题。

1. 依托于供应链、资金链和信息链的网络构建关系理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两类行业通过供应链—资金链—信息链的支持,将众多相关网络主体组合在一起,共同构建了一系列较完整的创新互动社会网络。江静、刘志彪、于明超也认为创新互动的网络主体是在这些供应链、资金链和信息链所构建的网络框架下发生相互联系的,供应链、资金链和信息链既代表了一种网络框架,又代表了一种框架之中的网络关系[9-10]。经作者研究可知,由于供应链、资金链和信息链的支持,可以现代服务业为中心将不同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实现从“生产中心”向“服务中心”的转型,各产业链与网络关系构建间的过程汇总在如下几点:

第一,供应链过程一体化构建了制造业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关系。将上游的供应商企业与下游的客户连结起来,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生产效率和行业竞争力,构建了较完整的社会网络。

第二,资金链的配套支持贯穿于整个创新互动的网络关系之中。现代服务业的金融行业通过发行债券基金等衍生金融工具,扩大融资范围,降低融资风险和成本;制造行业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吸引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保证资金供给,同时在制造业技术创新的阶段中借助中介的社会资源充分获取个人资本的投资和民间团体、私人机构、海外渠道的捐助。

第三,信息链支持的创新循环体系保障整个网络关系的实效性和有用性。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现代服务业搭建完备的信息链渠道做支撑,同时这些服务也为制造业技术创新和知识进化提供了催化作用。

综上所述,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创新互动关系,应该是通过供应链、资金链和信息链这些媒介,将不同阶段的网络主体联结起来使关联企业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 技术创新互动机制下的网络主体构成:基于社会资本观点。1912年熊彼特[11]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在开辟该理论领域后,诸多学者再向更加深入的研究方向迈进,先后步入了线性模式、同步耦合模式、互为作用模式,并在向系统理论观的模式前进。回顾以往研究观点可知,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社会网络中的个体从社会中获取与利益需求相关的资源就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由主体间的关系变化而产生,行为主体间适时演变的复杂交错关系网络对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是行为主体利用网络关系获得各种利益的能力。

本文认为,社会资本分为内部资本和外部资本,其中内部资本代表企业内部部门间关系综合;外部资本兼具横向、纵向、主体、信息获取之间的社会联系,横向联系是企业之间的关联性,纵向联系是企业供应链各环节间的联系,主体联系是参与实体、群体间的联系,信息获取联系是企业通过关联关系获取资源和信息的能力汇总。在现代服务业支持下,制造业企业应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关联方、合作客户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获取经验,实现技术资源的整合。根据上述社会资本的理解,本文认为可将互动机制下的网络主体划分成如下四个层次(见表1)。

3. 与技术活动相关的创新阶段划分:基于网络关系观点。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产业链的过程,应该是从知识发现的初始阶段开始,直至新技术获得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整个过程。洪银兴[12]等认为,完整的科技创新应该包括上游的知识创新环节,主要是基础科技创新及吸纳;中游的知识孵化转为技术环节,主要是应用性质的科技活动;下游的技术采纳及产业化环节,主要是模式与市场合作端创新。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的最终成果应属于供应链、资金链和信息链等全产业链支撑的结果,且各阶段都会产生技术创新价值成果,某种技术创新成果也是经过诸多活动阶段的最终价值成果。技术创新初期,即纵向内部网络流动期,主要涉及信息链端的引入,关注点在科学研究成果的吸收、学习和转化;技术创新中期,即横向、纵向网络的流动期,主要涉及信息链的维持和供应链、资金链的引入,关注点在科技创业和风险资本;技术创新后期,即横向、纵向和外向网络间的流动期,该阶段实现了产业化,信息流、资金流、供应流稳固扎根,关注点为商业模式和市场的合作。因此科技创新活动是科学家的知识资本、产业链的生产资本和投资家的风险资本的集合网络在不同阶段渗透的结果。

表1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网络主体构成

综上所述,在技术创新活动的关系中,供应链、资金链和信息链将不同阶段的网络主体构建在一起,共同进行技术创新活动。而科技创新的阶段划分应存在于初始知识创新阶段,在不同的创新互动阶段中,供应链、资金链和信息链所联结的企业也有不同的创新主体及内容。根据本文观点,表2整理了网络关系支撑下的科技创新活动的阶段划分,详细解释了各阶段活动的主体构成、阶段特征及内容。

表2 网络关系视角下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阶段划分

(续表)

(二) 网络主体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的相互关系

网络强弱关系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之一,从技术创新的创造性或改变速度来划分,可将创新行为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两种方式。March[13]认为,为技术创造探寻新的创新途径或轨迹,即对构想的尝试就是所谓的探索式创新,该种创新模式经常伴随着一些改变产品性质或工艺的异质性创新,且与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相联系;利用式创新立足于现有技术改进提升的发展轨迹之上,主要表现在现有产品的更新迭代提升。鉴于诸多学者研究可知,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关系如下:

1. 弱关系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探索式创新面对的可能是新领域或者新问题,需要多样化的能力基础、多样化的观点和更加全面的信息和知识。弱关系在低成本和低信息冗余方面存在优势,从开放包容角度来看,能为企业提供异质性信息便于进行探索式创新,其特征是弱关系能实现外部网络延伸和跨边界的交流联系,实现新观点、新视角、新方法和新成员等的包容吸收,以此广泛吸纳任何可能的创新能力;从成本费用角度考虑,可以更大幅度地降低知识的转移成本;从互动方面考虑,弱关系互动频率较低,受关系网络的制约性较小,使得关系主体更倾向于保持独立自主。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弱关系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在于:弱关系利于提供知识技术创造的机会和可能,促进了技术创造过程的实现,利于拓展网络关系的多样性,进而促进企业的探索式创新。

2. 强关系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诸多学者认为,强关系在不稳定性环境及因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快速稳定地为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提供丰富的信息要素,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能为合作项目加大技术投入,实现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强关系中存在的企业声誉、信任、规范便于实现社会管控,能加速企业顺利合作。高质量或隐性信息知识的传递、化身为社会治理机制的一部分预防机会主义产生都是强关系主要特征的体现[14];同时天然避免了企业间信息不畅可能导致的冲突,促进不同企业技术层面信息通畅沟通的意愿,创造接受和提供意见的氛围。综上分析可知,强关系的作用会使知识的创造和转移变得更加顺利,技术创新相关的信息内容充分被共享扩散,以促进企业利用式创新的选择。但不同观点仍然存在于部分学者之中,因为他们认为强关系连接中获得的信息,无非是一方向另一方的传递、改进,甚至是简单复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资源的获取和新的有价技术的改进获得,且不一定适用于技术合作的另一方企业[15]。

3. 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演化。网络关系强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变量[16],在网络关系强度发生连续变化过程中,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同样发生着变化[17]。鉴于动态关系的角度,网络关系强弱程度与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协同演化的情况。企业间充分信任是强关系促进的结果,利于复杂知识、信息或技术的传递、学习和提升,缩短了科技转化效率和时间,便于企业进行利用式创新;但过多的强关系成分也易于出现依赖效益,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全新信息的传入,影响探索式创新的步伐。

综上所述,网络强弱关系对企业间的信息质量和类型的传递,是网络特征的重要指标,由于网络强弱关系会对知识与信息传递产生不同影响结果,进而促使了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强弱关系皆利于技术创新,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影响机理、技术创新类型及模式。弱关系促进探索式创新,因为能提供突破性的异质信息;强关系促进利用式创新,因为关系主体间的充分信任利于复杂知识的快速传递、复制、改进及转化。

三、 社会资本与网络关系对技术创新模式影响的案例分析

中国塑料城塑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和余姚市政府共同投资于2006年成立的,注册资本12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是以塑料产品开发、塑料材料改性以及产品与材料检测为研究领域的,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综合型制造业企业。公司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中国塑料城内,该塑料城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影响力最强的塑料原料交易市场和华东地区最大的塑料机械销售中心,中国塑料城面积约3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和个体约2000家,交易品种超10000种,市场规模、经营品种和交易总量均列全国第一。

(一) 中国塑料城塑料研究院技术创新概况

中国塑料城塑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塑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积极投入产品开发,科研团队兼具技术研发实力和实践经验。公司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具有完善的研发平台和技术创新结构,公司研发中心设有包括功能材料研究所(塑料改性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研究所、环保材料研究所(可降解塑料研究所)、胶粘剂研究所、塑料成型工艺技术研究所、塑料助剂应用技术和非金属材料检测中心(包括化学分析室、结构分析室、物理性能检测室、力学性能测试室、老化试验室)在内的6大类研究所和多个实验室;目前共申报专利五项,授权专利两项;公司研发设备投入共计630余万元,研发技术人员20多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0%以上,其中包括研究员5人,高级工程师15名;与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在多个领域有技术信息交流。从而形成了多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 中国塑料城技术创新网络演化:基于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制的研究

作者认为在案例研究时,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重点在创新网络的形成、创新主体的网络强弱关系以及创新模式的选择上。案例中的创新网络由创新主体合作范围和规模来衡量,并通过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中国塑料城技术创新系统的网络主体;合作关系由合作时间和范围双维度来衡量,形式单一、时间短的合作关系界定为弱关系,主要表现形式为技术使用许可与成果转让等形式;合作广泛、时间持续较长的合作关系界定为强关系,主要表现形式为联合开发、合资合作、战略联盟等稳定的合作关系;创新模式的演进类别包括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在非特殊情况下,弱关系促进探索式创新行为,强关系促进利用式创新行为。根据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和创新模式的不同可以将中国塑料城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从对这三个阶段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下的企业技术创新结构、关系强度和创新模式的演化规律。

1. 第一阶段(2006—2008年):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初期。研究案例中的技术创新网络主体是由中塑研究院和浙江网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网塑商务”)的研发部门共同组成。2006年公司开发了工程塑料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用以传播新的技术概念;2007年研发部门制定了PEEVOH复合制品热熔胶研究可行性报告和增强改性回收尼龙自行车配件专用料可行性论证报告,建立了宁波塑料研究院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了环保型无卤聚合物型磷酸酯阻燃剂研究,从而解决了企业面临的部分技术难题。2008年“中塑现货交易客户端系统”由网塑商务建立完成,同时作为配套服务端的“中塑现货物流管理系统”也一并建立完成。由此公司各自的技术创新网络雏形开始形成(见图1)。

中塑研究院第一阶段主要特征是:(1)技术创新的网络主体是一种基于内部网络层次的内向包含关系;(2)中塑研究院研发部门主要的技术创新形式,在2006年为传播新的技术概念,2007年致力于解决技术难题、创造获取新技术;网塑商务研发小组主要的技术创新形式为创造获取新技术、传播新的技术概念。

图1 中国塑料城技术创新网络(2006—2008年)

2. 第二阶段(2009—2011年):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期。作为制造业企业的中塑研究院与同类型企业、供应商企业、客户和作为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网塑商务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网络主体。2009—2011年,在同类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合作中,中塑研究院与余姚市易路塑化有限公司(简称“易路塑化”)展开了多层次广泛的技术咨询与交流;与浙江巨龙箱包有限公司开展了多个技术创新项目。2009年—2011年,在公司与供应商的技术创新合作中,以及与客户的技术交流中成果颇丰。同时,紧密的业务来往与交流也在中塑研究院与网塑商务之间频繁展开。此阶段后,中国塑料城的技术创新网络,由内部网络进一步扩大到了内部、横向、纵向的网络结构(见图2)。

图2 中国塑料城技术创新网络(2009—2011年)

中塑研究院第二阶段主要特征是:(1)技术创新的网络主体是一种基于内部、横向和纵向网络层次的内向、横向和纵向包含关系;(2)2009—2011年中塑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技术创新形式,横向的有技术咨询交流和合作研发,纵向的有产品技术改进合作、调查问卷反馈和建立售后服务部门;网塑商务则以技术咨询交流和产品信息反馈作为主要技术创新选择。

3. 第三阶段(2012—2013年):企业技术创新全面发展时期。作为制造业的“中国塑料城”与同行企业、供应商、客户、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网塑商务”与供应链各段企业、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主体结构共同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网络主体。2012—2013年,中国塑料城分别与宁波市经信委、浙江省科技厅、华东理工大学聚合物联合实验室和四川大学进行了技术创新合作。与此同时,网速商务也积极达成与商务部和北京物资学院的产学研共同合作,完成了在线物流服务技术与系统和物流智能监测技术系统的开发。此阶段后,中国塑料城的技术创新网络,由内部、横向和纵向网络进一步扩大到了内部、横向、纵向和外向的网络结构(见图3)。

图3 中国塑料城技术创新网络(2012—2013年)

中塑研究院第三阶段主要特征是:(1)技术创新的网络主体是一种基于内部、横向、纵向和界外网络层次的内向、横向、纵向和外向全包含的关系;(2)2012—2013年中塑研究院的技术创新形式,界外政府部门方面主要有资金支持和人才培养,界外科研院所方面主要有战略联盟和人才培养;2012—2013年网塑商务将资金补贴和委外开发作为主要的技术创新模式。

(三) 网络主体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的协同演化

作者认为在研究案例时,网络主体关系是连续不断变化的变量因素,会出现不断变强或变弱的可能性,技术创新也会随之变化且存在演化运动,故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很好的耦合性,不同程度中的网络关系强弱程度对应于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纵观中国塑料城的发展经验可知,网络主体间的网络关系和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明显的协同演进规律,不同阶段的网络主体间的强弱关系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也有不同,双方不得受制于双方所处的发展阶段,且同步提升变化的同时,组合方式也会协同演化(见表3)。

表3 中国塑料城历年技术创新核心项目、网络关系与创新模式

资料来源:经作者与中国塑料城相关企业访谈调研后整理。

1. 第一阶段(2006—2008年):协同演化前期强关系导致利用式创新占主导。第一阶段,初步研发实践的情况下,不善于进行技术突破及冒险,须消化外部资源直接获取技术资源且创新改造较少,以传递模仿为主,必然导致了中塑研究院及网塑商务与技术创新网络主体之间被强关系所占领,一方面代表了企业只能紧密依托了解技术新概念、探究现有技术难题等方式获得初始技术资源,以进入该技术领域;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企业与其他企业联系较少,技术创新模式均为利用式模式,企业通过自我研发,解决技术难题,自身研究实力有所形成;故表现出的是一种强关系下的利用式创新。

2. 第二阶段(2009—2011年):协同演化中期强弱交替导致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震荡均衡出现。第二阶段,具备一定研发实力和创新基础的情况下,前期技术吸收有了积累,技术创新有了突破,在直接接受外部新资源和创造新技术方面同步进行,创造改进与传递模仿并进,由此导致了中塑研究院网络主体之间被强弱关系共同牵引,一方面代表了企业在技术交流、合作研发、联合开发的交替进程中,单一的强关系开始瓦解,弱关系开始潜入渗透,企业技术吸收方面又有了创造;另一方面中国塑料城代表企业与同类型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与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以及与其他企业的深入合作全面提升了技术创新企业的生产创新能力,在进行利用式创新的同时探索式创新逐渐增加,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塑料城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完善。

3. 第三阶段(2012—2013年):协同演化后期弱关系导致探索式创新成为稳固结构。第三阶段,研发创造实力深入根植情况下,稳定的技术吸收和研发创新为独立创造提供了基础支撑,中塑研究院进入了中等偏弱关系下的探索式创新模式稳固阶段,一方面代表了企业在战略联盟、人才培养、委托开发方面,强弱交替的关系开始逐渐向弱关系方面转变,更强的创造能力取代了吸收创新,企业研发能力实现了突破;另一方面,中国塑料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互动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和战略联盟等合作方式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企业产品创新的能力也提升了工艺创新的水平,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成为中国塑料城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两种不可替代的技术创新模式。

四、 结论与启示

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回顾互动发展理论和网络主体与技术创新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理论与互动机制,并结合案例分析中国塑料城技术创新经验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以此充分印证了理论的合理性,并得出如下结论:(1)网络关系是通过不断积累社会资本而形成并扩展的,企业通过构建特定结构的网络,设置资源获取模式,并不断复制网络来实现成长与演进;(2)网络强弱关系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关系强度影响技术创新模式的耦合性和协同演化;(3)技术创新活动需要网络关系主体的完善化、信息技术的先进化和综合化;(4)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存在协同定位,相比较制造业更加依赖生产性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依赖性不强,并不完全受制于制造业。

本文的结论对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实践引申出了以下几点启示:

(1)在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各自行业共生发展方面,政府需关注企业的产业转型需求,引导企业突破“大而全”或“小而全”的抑制格局,剥离外包非必要非核心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作为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改革开放、完善财税政策、强化金融创新、有效供给土地、健全价格机制和加强基础工作等政策要求,在各产业发展中创造良好环境和多种合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各产业链端企业及市场的活力,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稳步协同发展。

(2)在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影响方面,就企业技术创新项目来说,弱关系对探索式技术创新有重要支撑作用,强关系对利用式创新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另从企业角度看,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是创新模式的两种划分类型,行业内的企业应随其所处阶段和行业特性等内外因素综合判断所需创新模式,同时维护网络关系的程度和数量在合理的程度内,避免物极必反。

(3)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创新的融合关系方面,区域合理性、产业渗透力与规模和数量的合理匹配问题仍需考虑。一定行业区域内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模式上合理应用选择,充分实现社会资本和网络关系的价值利用,提升产业融合,也是提升区域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突破途径,同时应打破区域限制,促进社会稀缺资源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逐步建立规模适当、层次清晰、功能各异、协同发展的双产业互动发展的耦合层级体系,促进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整体提高[18]。同时,对于网络主体中规模较小的企业,在与各产业链加强关系建设时,需要扩大规模、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保持主动地位,以达到企业网络关系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19];对于大规模的企业,应树立包容开放的态度,保持企业研发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趋势相一致,同时积极开展多方式、多角度的合作模式,实现企业内外部要素融合,达到知识更替与技术创新,实现两类产业在各自产业链中更加合理有序的发展[20]。

[1]龚凤祥,王国顺,郑准.生产性服务业与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4):127-130.

[2]段海燕,赵瑞君,佟昕.现代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互联网+”的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1):119-123.

[3]孙晓雅,陈娟娟.创新网络关系强度与创新模式关系的研究综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2):134-140.

[4]王伟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J].江南论坛,2007(2):43-44.

[5]杨锐,张洁,芮明杰.基于主体属性差异的生产性服务网络形成及双重结构[J].中国工业经济,2011(3):139-148.

[6]李海舰.全球价值网络体系与企业发展[R].辽宁:《中国工业经济》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2010.

[7]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46-52.

[8]LUNDVALL B,BORRS S.The Globalizing Learning Economy:Implications for Innovation Policy[R/OL].(2011-02-13)[2017-01-11]http://www.globelicsacademy.org/2011-pdf/Lundvall.

[9]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8):52-62.

[10]陈建军,陈菁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1(6):141-150.

[1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杜贞旭,郑丽萍,刘昱岗,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1-164.

[12]洪银兴.科技创新阶段及其创新价值链分析[J].经济学家,2017(4):5-12.

[13]MARCH J.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71-87.

[14]ROWLEY T.Redundant Governance Structures:An Analysis of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in the Steel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3):369-386.

[15]谢洪明,张霞蓉,程聪,等.网络关系强度、企业学习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2(2):55-62.

[16]GRANOVETTER M.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17]蔡宁,潘松挺.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耦合性及其协同演化——以海正药业技术创新网络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37-144.

[18]杜传忠,王鑫,刘忠京.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同能提高经济圈竞争力吗?——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比较[J].产业经济研究,2013(6):19-28.

[19]史丽萍,刘强,贾亚男,等.网络关系强度、全面质量管理实践与组织学习关系研究——拓展触发组织学习的潜在路径[J].管理评论,2014(5):48-60.

[20]刘明宇,芮明杰,姚凯.生产性服务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演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8):66-75.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