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艺术体验之感
2018-03-06沈悦娉
沈悦娉
摘 要: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爱弥尔·雅克·达尔克罗兹,首创“体态律动教学法”,将音乐与身体运动相结合,在欧洲教育界引发了巨大的变化。从此,人们开始重视创造性的音乐教育。体态律动教学法传入中国以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那么为什么要将体态律动教学法应用到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呢?因为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基础是学习音乐技能,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它关系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和艺术情操的修养。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感知能力;达尔克罗兹
二十世纪上半叶,体态律动传入我国并对音乐教育发展产生不小的影响。这种将音乐与身体运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律动身体的过程中,掌握音乐要素,感受音乐的情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音乐律动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传统的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老师说一句,学生听一句的教学模式往往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着体态律动教学法走进课堂,音乐教学由单一的讲授式转变成了体验式,将抽象的音乐符号转变为形象的肢体语言,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长短、强弱、情感的变化,使我们的音乐课“动起来”“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发展学生想象力,增强创造意识
在学生参与的各项音乐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和创作都是由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体验而来,通过音乐带来的不同感觉,引导学生用身体去感受音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一首音乐从不同角度出发,学生的理解也不同,律动的方式也不同,只要是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的,就没有对与错。在这些律动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得到充分发挥。经过训练之后,你会惊喜地发现,在音乐课堂中,有些学生会跟着音乐不自觉地用手和脚打拍子,跟着音乐律动身体。
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和谐发展的需要,打破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的传统模式,走进学生集体中,在音乐中与学生一起玩耍、表演,消解了教师的霸权,在活跃的气氛中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大大缩短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加亲切感。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人,而是学生身边一起进步、一起成长的好朋友,能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音乐的教育中,基础是音乐技能的训练,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音乐感知能力是指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可以通过对音乐的感觉和律动表现出来,同样的,这一点也是可逆的。我们也可以通过体态律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从哪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1.从听觉入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培养学生感知能力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觉。例如对音乐强弱对比、音色、音的长短的感受能力。所有的音乐,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离不开音高、速度、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一般来说,这种具体的音乐要素在音乐中属于局部,和完整的音乐相比属于点和面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感受整体的美感,再细化到点,让学生知道这些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2.从音乐审美入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审美体验是学生的主体运动,而学生又是个性不同、思维不同的,所以在对同一个音乐进行审美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评价,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在欣赏中国民族音乐的时候,往往会有学生无法理解音乐,这时候就需要老师从民歌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等方面去分析歌曲,挖掘民歌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去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表现能力,丰富学生对音乐内涵的感知,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修养和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音乐家,他们或多或少对音乐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知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在中小学课堂中运用律动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呢?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让学生在律动欢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據音乐,从多种角度出发设计律动,拓宽学生感知音乐的途径,引导学生在主体创造中表现、提高音乐感受能力。
参考文献:
谭懿.乐声入耳,乐感于心[J].当代音乐,2017(20).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