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

2018-03-06宋金红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概念图导图习作

宋金红

摘 要: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作文教学;实践

笔者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作文教学中,探索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教学流程,构建基于思维导图的作文技巧训练,并开展基于该流程和训练体系上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实践表明,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高,进而优化小学作文教学。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二、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

1.利用思维导图,呈现学期习作要点,培养学生规划预习能力

新学期开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本册教材要完成的习作做一张思维导图,以便于学生对本册教材作文有个整体把握,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做好素材的积累。以人教小语教材六下为例,教材规定的习作有五篇,若依惯例,为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教师会画出如下的线性概念图:

在这样的概念图,因其主题分散、文字抽象,学生短时间内是难以把它牢记心间。在思维导图理念下,我们可以尝试在图文并茂及高度整合上下功夫,将概念图转化成一张高度提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比概念图更注重归类、提炼要点,洁明、直观,使人一目了然。它便于“存档”,便于提取,便于回放。

2.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判断写什么,培养学生的素材开发能力

不解决“写什么”,就无法解决怎么写。如果作文教学只是一味给学生“喂”素材,就会扼杀学生习作的潜能。发现题材,是最重要的写作才能。一个人的写作灵感,往往就在他的敏感点、兴奋点上。学生的平日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习作金矿,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对生活素材进行深度挖掘呢?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丰富联想和想象。

以人教版六上习作一“我的理想”来说,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组织一次以理想的题材大讨论、大盘点。教师先来个富有启发性的开场白:“2003年,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实现中国载人航天梦想,我们每个人都有理想,都现有要想变成什么样的人,完成什么样的事,”接着学生纷纷汇报自己的人身理想,伴着着学生的回答,在核心内容“理想”上衍生出了教师预设的子目录—,“航天员、医生、画家、科学家、老师”等在一级子目录下又出现了二级子目录,“中医科医生、手术医生、儿科医生”等并且二级子目录的内容是开放且无限丰富的。最终,黑板上出现这样的导图。伴随着学生一个又一个丰富的答案,导图不断扩大延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激发,沉睡的大脑神经元被唤醒。整个导图丰富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发的过程,这不断激起学生的联想,学生的大脑迅捷地在已知和未知、生活和课堂之间架设起一条通道。模糊的记忆清晰了,淡忘的记忆强化了。课堂上,新事物不断补充进入,丰富的素材得以呈现,为学生后续的筛选、确定素材提供了保障。在上述过程中,学生捕捉素材、掌握素材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明确怎么写,培养学生编制提纲的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思维为主,平常写作文会随性而为,一旦写错、写偏,也就只能将错就错了。所以,在正式写作前,许多老师会安排学生进行文章段落规划的训练。但笔者认为这还不够,我们还可以把每一段的每一小节细想下去、规划下去。思维导图可以伴随学生仔细规划习作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充分结合一级目录、二级目录甚至三级目录来思考。导图拟得越细致,学生真正写作的时候相对来说会更顺手一点。就以“介绍一种民风民俗”来说,有许多学生选择饮食文化入手,以四川特产“回锅肉”来为例。伴随思考的过程,我们可以画出记载思考成果的这样的导图:学生可以根据四川饮食特点“麻、辣、鲜、香”为特色,回锅肉“色、香、味”俱全,逐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深入的回忆、思索、情景再现。想开来,想下去,往熟悉处回忆,往陌生处探寻,并及时注上体现思维路径、思考收获的关键词。其间,当遇到难以或无法表意的时候,也可以暂时用问号代替,过后再填补空白。当一幅思维导图完成得差不多的时候,一篇文章的构思也就完成了。

三、结束语

目前,笔者虽然对于思维导图的运用仅是很浅显的尝试,但已深深感到,思维导图对习作教学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使用思维导图也对培养学生驾驭思维、提升思考品质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今后,笔者将更积极探索这种先进的“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拓宽其使用途径,使它优化小学作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邓敏杰,李占伟,张豪锋.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2(3):90-94.

[2]张凤英.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J].读与写,2017(35):55.

[3]邵胜男.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89-90.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概念图导图习作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概念图在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概念图教学功能初探
概念图构建中概念关系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