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关于读的设计误区
2018-03-06吴燕
吴燕
摘 要:“三分文章七分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朗读是沟通“语”与“文”的桥梁。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运用普通话把文字这个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使书面语言变成富有感情的口头语言,是一种再创造。朗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小视的作用。但有时人为地设计不仅没有提升教学效果,反而破坏了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使朗读读陷入极大的误区中。
关键词:做作;表演;误区;感知
朗读是课文教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教學之一。新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但有时人为地设计不仅没有提升教学效果,反而破坏了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语文是文字的教学,是听说读写的教学,是接受别人信息和自己发出信息的教学(包括自己写文章或读文章),是帮助学生能感知对方表达或对方能感知自己表达的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环节中关于读的教学,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大声朗读、分角色读、分组朗读、男女分读。课堂设计得精彩纷呈,如天女散花,但却把一篇课文拆得七零八落。教者乐此不疲,听着其乐融融。但经过笔者长期的调查和分析,这样的读其实收效甚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的读陷入极大的误区中。
误区一:有感情地朗读其实并没有感情而是做作
司空见惯,几乎大多的语文老师无论是在备课或课堂教学中,屡屡提到的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读课文时,老师简直把有感情朗读课文当作是感知课文的法宝,仿佛只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才能把握文中的情感。误区就出在这里:有感情地读无可非议,但朗读就是一个误区。为了朗读,教师甚至花费了全部精力,甚至为学生全文指导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怎样读,哪里要轻读,哪里要重读。哪里语速快,哪里语速慢。经过我调查,92.5%的学生多羞涩表示在这样的朗读中,他们只注重了需要注意的轻重缓急,反而忽视了文中的情感。现实生活中,远方亲人的一封家书,不用读出声也会看得热泪盈眶。相反如果读亲人的信,抑扬顿挫反而破坏了气氛使感人变成作秀甚至滑稽。再如四川汶川地震中,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用身体护住自己三个月的孩子,在接近死亡的时候,她在手机上留言:我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就一定要好好活。妈妈永远爱你。这个震撼人心的信息寥寥数语,但每次我在报纸看到,一种来自人性的感动就会袭上我的情感神经,禁不住热泪盈眶,这里无需朗读。央视主持人在《朝闻天下》播报这个感人的信息时,她没有有感情朗读,用很平淡的语气叙说,不仅这位主持人自己感动到几次哽咽,许多电视机前的人也感动了。反之,如果央视主持人把这个信息演变成教师设计的那样,把这个信息用话剧那样慷慨悲歌的语调读出来,效果又能怎样呢?许多影视感人的表述,只要你用心,那些语气并非慷慨陈词,而是越普通越震撼越感人。
再试想恋人之间的许多感人的书信、很多语言或手机短信收信的对方默默无语中照样读得热泪盈眶。你见过收短信的人在有感情地朗读吗?假如换成这个场面,收到信后,讲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地朗读,感人的内容是否变得滑稽了呢?
当然,这里说的误区,并非不要学生注意抑扬顿挫,而是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感的时候,采取默读感知会更好。有感情地朗读一般还是适合舞台的演讲家或表演者,而不适合学生对文章意思的感知。最大的理论依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并非千篇一律都是朗读。
误区之二:分角色读、分组朗读、男女读大多是表演而非读其文知其意
现在教学提出,语文课要强调读。三维教学观念也提出让师生的教学关系重新衡定,把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宏观是对的。
于是教师就在主客体上下工夫,挖空心思把权利还给学生,一节讲读课为学生设计无数种读的方式,让其公开课更接近于表演来打动评委,赢得高分。
现实中,权利越还越集中,最后还是成为教师框定好的陷阱,学生哪里有时间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感知文中的深层含义?
孔子讲学,没有经过彩排,没有五花八门的形式,但却让弟子悟出许多经典的道理。
为此我也做了百名学生调查,95%学生承认,在分角色读的时候,自己甚至不知对方读的内容,只是在关注自己的内容。由此可见这种读是有缺失性的。造成学生错过了对文章整体的把握,断章取义。况且分组读,很多老师都提出竞赛性的启发语,强调看那组读得好,结果读的学生只是在口读而非心领,只担心失误,而没有顾及文义。听的同学没有从他们的读中领会什么文意,而集中在找茬,只在吹毛求疵攻击对方,以便赢得己方的胜利。
男女分读,更是加剧了性别的对立、歧视。当教师设计的男女表演读结束总结时,学生饶有兴趣的事是:男不如女或女不如男。然后就是扮鬼脸幸灾乐祸、嗤之以鼻的嘲笑,而对文章意思的把握更是忽视了。
现实生活当中本只需要正常交流,说话让人听懂,听话听出其意。语文教学是国语教学,宗旨也是如此。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教师不要偏颇认为己任是把你的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人人都是诗歌朗诵的表演者。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所以这个误区就是少些形式,让学生自主读。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走出读的误区,引导学生真正感知文意的能力,流利口语表达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1]王继坤.现代阅读学[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更立.异化与回归[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