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互联网+”的成果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2018-03-06单晓颖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理念阅读教学

单晓颖

从事一线教育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形象直观、生动新颖的课件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能直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互联网+”的理念逐步深入家校沟通,也为我们老师提供了许多方便。下面我从我的语文教学方面谈谈“互联网+”理念对教学的帮助。

一、运用“互联网+”的理念更好地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

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中,做好课前预习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提升学生的自学水平,还能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就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收集、查找、整合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是学生预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会要求学生在学习《七律·长征》时,收集长征路上红军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红军远征难,感受红军只等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生在收集红军长征故事时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利用现代信息工具获取信息、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生成知识方面的能力,又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获取了语文知识,提高了自学能力。这样与传统的预习方式相比,“互联网+”理念下的预习任务和要求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互联网平台更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教师在运用互联网平台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网上预习、群预习、APP客户端预习等方式进行预习。通过QQ群、班级微信群布置预习任务。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情况或是成果上传到QQ群、班级微信群上共享,老师通过社交平台进行检查,学生也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彼此交流、共同探讨。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预习,学生自己的独立预习就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利用互联网社交平台检测学生的预习成果,让学生在课前做到“心中有数”,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检查预习情况,在课堂上有的放矢的讲解知识,就会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拓展训练,写话训练、互文阅读等形式的语文教学。同时,这种基于QQ群或者微信群等互联网社交平台进行预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从而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巧用“互联网+”理念

学生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学时,一定要有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五、六年级学生在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汇报活动时,学生可以自己上网查找资料,也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在QQ群或微信群里交流、讨论、搜集资料,交流查找的资料,为活动做好充分准备。这样,课堂上老师也不用再给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整合资料了。

四、让“互联网+”的优势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一)静为动、声形并茂,利用互联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教案,制作图文声并茂的课件。课堂上,教师又精心创设情境,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视频等,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乏味为风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效地为阅读教学服务。例如:《詹天佑》一文教师在讲解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解决火车上山难的问题。如果让学生自读自悟或者老师在黑板上反复地画图,学生可能还是不能理解。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教师使用三维动画,演示火车过青龙桥时时怎样推、怎样拉的,化静为动,学生就轻而易举地理解了。此时再顺势在标注一下詹天佑铜像的位置,这一个重点段的学习仅仅用了3分钟就完成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利用“互联网+”理念,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有针对性地在网上选取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化难为简,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例如:学习《怀念母亲》一文,在导入新课时,插入歌曲《懂你》于课堂教学。学生从深情款款的歌声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对母亲的感情之中,学生也迫不及待想去读课文,这样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本文语言极富跳跃性,为了体会作者(季羡林)因为无法尽孝而对亲生母亲心存自责、愧疚之情时,尤其是理解“终天之恨”一词時,我相机出示与作者有关的背景资料,再结合文本朗读,使学生更易于体会作者浓厚的情感,学习效果极佳。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应用“互联网+”理念进行阅读教学,图文并茂、声形并举,多样互动,给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为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互联网+”的理念可以丰富学生的预习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教师亦将成为新教学方式的真正倡导者和实践者。基于QQ群和微信群进行师生互动、教学交流,让“互联网+”的成果和课堂教学融合起来。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互联网+理念阅读教学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