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追问,让思维更深入
2018-03-06潘玉亭
潘玉亭
摘 要:巧妙、适时的有效“追问”无疑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策略。教师要了解学生,抓住学习的起点,通过引导深入追问,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追问;课堂;有效;思维
追问是在学生问题回答的过程中或回答结束后,教师对其再次提问。追问的意义在于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问题的交流走向深入。追问是一种手段,有效的追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引领学生更深入地学习。
那么,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抓住恰当的时机,巧设追问,由浅入深,使其更有效呢?下面结合自身教学,谈谈几种具体情况。
一、“不知所措”处追问——疏导思维
当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面面相觑,对问题无从下手,也可能是想说却又表达不出时,教师可以进行巧设铺垫妙追问,从而疏导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思路,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出示题目,问:“圆柱体玻璃容器的体积是多少呢?”对于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却不知如何解答。此时教师依次进行如下的追问。
师:如果容器里装满水,你会算出水的体积吗?
生1:将圆柱体容器中的水倒入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容器中,我们可以求长方体容器中水的体积。
师:如果圆柱体容器中装的不是水,是橡皮泥,你会解决吗?
生(立马反应):可以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然后再求出它的体积。
师:那圆柱的体积呢?可以怎样算?
生(思考后):可以把圆柱体转换成以前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
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几个连续的追问,抽丝剥茧,把问题层层揭开,使学生“拨开云雾见月明”,寻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分歧”处追问——水到渠成
一个班中学生的智力水平参差不齐,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课堂中学生之间出现不同想法和分歧也是极为正常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着眼于知识的关键,利用追问化解分歧与矛盾,探究出知识的本质。
在教学“角形边的关系”中,师问:10 cm、5 cm、4 cm这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
生1:“可以,因为10+5>4,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生2:“10+4>5,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认为也可以。”
生3:“我认为不行,因为5+4<10。”
师追问1:“为什么有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有的两边之和却不大于第三边呢?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4:“我觉得应是三条边中,任意两条都要大于第三边,才可以。”
师追问2:“那我们是不是每次都要考虑三种情况呢?”
生5:“那样太麻烦了,只需要考虑最短的两条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就可以了。”
本案例中,正是教师适时的有效“追问”,引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争论,在思维的互相碰撞中,明白错误的原因,找到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最优方法。
三、错误处追问——拓展思维
课堂是实际具体,动态生成的,它并非是我们能够全部预设的,因此,在教学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如果将错误及时处理,使之变为宝贵素材,再通过追问加以引导,就能有效化解学生疑难,令其印象深刻。
如,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说说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学生举例:“窗帘的运动是平移。”
师:窗帘的运动是平移,大家同意吗?
大部分学生都点头同意,思维陷入僵局。此时我追问:物体平移时,什么是不变的?
生:物体平移时,形状和方向是不变的。
师:那我们看看,这窗帘的形状呢?
生(恍然大悟):窗帘在拉开和关闭时,形状变了,所以窗帘的运动不是平移。
对于平移这一比较抽象的特征,學生难于理解,此处教师紧抓简单易懂的“形状不变”这一特征,进行连续两次追问,促使学生思考,认识到错误所在,从而深入到概念的本质特征,思维得到发展。
四、重难点处追问——深化认识
每节课的核心在于重难点,我们要善于把握知识的衔接,在关键处进行有效追问,引领学生探究事物的本质,从而突破重难点,使思维得到升华。
比如“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物体的一半可以用?表示后,为学生提供素材,让他们动手操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四分之一。活动后交流,学生都能理解“四分之一”的意义,而且能用准确的语言来达。此时教师追问:“图形不同,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也不同,为什么都是四分之一?”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无论什么图形,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说得真好!这里恰到好处的追问不仅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他们在思考的同时,对分数的意义也有了更深刻、更系统的理解。
巧妙、适时的有效“追问”无疑是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策略。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问题的设计上,了解学生,把握学习的起点,通过追问拨动学生的心弦,启迪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向更深处思考、学习。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