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校本课程要体现“生本位”

2018-03-06束连华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重组个性自主

束连华

摘 要:什么样的教材才是好教材,不管部编版还是地方版,适合当地学生发展的才是好教材。数学教材虽然一直在不断改版,但是,修订的速度赶不上信息变化的速度,为了使教材更适合学生,实现零距离融合,教师必须掌握随机改编教材的技巧。

关键词:课程;个性;重组;生活;选择教材;自主

教材质量再高,它也只能提供一种教学模式来作为参考,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适合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班级,要想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学会自主改编教材。

一、重建课程须契合学生个性

针对课本中的成型例题,教师要大胆反思质疑,看看是不是真的适合学生,是不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这些都是自主改编教材的前提。人性化处理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挖掘知识的“生长点”。学生个体不同,思维方式也就不同,传递知识时不能一概而论,每道题都蕴含着传递知识、训练技能的功能。要在每个学生身上实现例题的所有功能,需要教师创建人性化的教学设计。

第二,寻找课堂的“高潮”。制造课堂高潮,就是为了牢牢吸引学生。学生的学习意志不容忽视,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本中每一个可能震撼人心的细节,设计出精彩的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既可以按部就班、照本宣科,也可以另辟蹊径,灵活巧妙地改编教材,让学生在“报数”的实践活动中经历知识的生成。教学片断对比:

照本宣科式教学:师布置活动任务,一种墙砖长3 dm,宽2 dm,用这种墙砖铺成的正方形墙面边长可能是多长?边长至少多长?学生拿出学具模型分组探究,汇报时仍有大面积未完成。有的小组,先沿长度铺2块,拼成长6 dm宽2 dm的长方形,再沿着宽度摆出3层。

学生在操作时,不明白摆出正方形的原理,不清楚正方形边长与原长方形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师直接提示学生观察并思考正方形边长6 dm与原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何联系,学生哑口无言。

教师如此安排,初衷是沟通前后的倍数关系,但是由于铺设的原理没有搞清,因此,学生的思维没有集中到公倍数上来。

师继续诱导学生发现隐含在两个图形之间的倍数关系,如6 dm是长3 dm的2倍,是宽2 dm的3倍。然后让学生按这种方法尝试铺出其他长方形,体会边长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至此,学生对正方边长必须是原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倍数这一点仍是一头雾水。后面的教学只能硬塞。

师让学生直接罗列3和2的倍数,然后找出公倍数,6、9、12、18…

这节课的失败,首先在于教师没有读懂教材例题,没有开采出它的价值,其次是处理教材生硬,没有有机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改编教材后的教学:游戏活动引入。

教师让学生玩报数游戏,报数完毕后,先后请所报序号是2和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上报序号。从有的学生站起来两次的异常现象中发现问题,探求原因。因为有的学生的序号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按要求需要站起来两次。教师乘势提出公倍数概念,并引导发现最小公倍数。

二、重组教材须展现生活经历

受诸多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小学课本的内容形式一直比较单一,无法反映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处理教材时应该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建议采取以下举措:

第一,讓教材中的情境图活起来。也就是把教材的主题图当作电影脚本排演一遍。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组织一系列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渗透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将汲取知识的过程融入强烈的情感体验中,又能养成从生活实践中概括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第二,例题中隐含的思想方法是否贴合学生基本认知。学生在生活中对某类现象形成基本认知。教学时,要把学生原有的经验认知和基本思想与例题对照起来,看是不是吻合,需不需要磨合,看看教材的例题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妥善处理好教材。

三、选择教材须体现学生自主

教材是否适合学生胃口,学生最有发言权,特别是例题的匹配度,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能因为教学方便就独断专行。

学生民主选择教材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行“问诊”。一是诊断教材是否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二是诊断教材是否对学生具有足够吸引力,能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来讲就是要研判书中例题是否与现实生活脱节,如果太生僻,就果断弃用。

第二,让学生给教材评级。让学生根据自身接受服务的体验来给教材评级,主要针对主题情境、知识结构、展现形式等指标来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教师处理教材时也能广泛征求意见,力争不偏不倚、不左不右,照顾大多数。同时,让学生参与教材的改编,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

第三,让学生“走进例题”。走进例题,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审题走心,解题在线,分清已知和未知,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条件,该怎么做才能达到目的。走进例题也就是将例题改编得更有戏剧性。

某教师在教学“小数乘整数”一课时,觉得教材例题太生僻。于是开展了记日记活动:

老师让学生用日记形式记叙与“小数乘整数”有关的生活事件。

某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周末来客,去超市割肉,里脊肉12元/斤,五花肉8元/斤,前腿肉10元/斤。用20元钱买1.8斤前腿肉炒菜,付款18元,余下2元。

学生的表现非常积极,记载非常详细,这种超常发挥的表现令人惊叹,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彩,与老师的顶层设计是分不开的,老师应该处处为学生着想,改造出上乘的教材服务于学生。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重组个性自主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