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语用”,让小学语文融入课外阅读

2018-03-06王秋菊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阅读兴趣能力

王秋菊

摘 要:现代社会,语文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语用”也成为教师的选择之一。“语用”的意思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日常的语文教学生活中让课外读物和课内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有趣、简单,以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文字运用能力,开阔视野。

关键词:“语用”;课外读物;阅读兴趣;能力

语文是一门充满了魅力的学科,通过对文字的组合就能得到不同的内容,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小学生并不具备很强的语言审美能力,发觉不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其阅读水平和兴趣也得不到提升。

一、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理解、熟悉文章的关键。我们通常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到各个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他们写作手法。最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是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和分析每一句的意思,而不是由教师逐句地讲解分析给学生听。由于小学生年龄段较小,其注意力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他们并不能长时间地反复阅读一篇文章。所以课外语文阅读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同时教学课程进展也缓慢。所以想要彻底解决小学生阅读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就要先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主动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可以采用这两种方式。

1.以《珍珠泉》这篇课文为例,我会利用多媒体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讲解时,可以利用PPT文件插入一些关于珍珠泉的图片,比如在讲解:“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时,可以插入珍珠泉周围岩石的照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第一种方法。

2.以《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为例,我会采用提问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讲述一下自己的幸福是什么并进行延伸训练,提出“让他人幸福的方法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二、掌握阅读技巧是关键

由于小学生并不具备很强的阅读能力,不能正确掌握阅读时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不能依照传统教学的方式直接讲解给学生听,而是让引导作为课堂讲解的主要方法。教师要在教学计划里加入阅读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简要通读整篇文章,在学生了解文章大意之后,再开始深入地进行句段分析,并亲自理解字与字、句与句之间的奥秘。为了加深学生对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点的记忆,教师可以定期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训练内容。比如,根据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创作一个句子或者一篇小短文。在学生都能自主完成简单的训练后,可以适当加一些有难度的阅读训练,模仿所阅读过的文章仿写一篇类似的短文,或者写一篇有关文章的阅读心得。例如,在学完《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后,让学生模仿这一课的写作手法和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小学的短文,或者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学到语文方面知识的阅读心得。这些阅读训练可以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增強,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课外阅读的效率。

三、平衡课外读物和教学内容的比重

随着时代的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语文教学的中,教师更喜欢加入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来丰富课堂。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把握好课外内容和课内知识的比重,会发生课外知识大于课内知识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对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容易造成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课内知识的情况下,对课外内容也一知半解的现象。其实提高小学生的“语用能力”这两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所以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分配课内、课外的读物就成了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同时帮助学生多积累和了解一些文字和词语知识,并且教会学生正确使用这些文字词语的方法。在掌握课内知识的前提下,自主阅读课外读物。由于小学生处于一个低龄的阶段,所以自己选择课外读物的能力有限,会选到不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什么书籍是适合且需要阅读的,读有营养的课外读物也是提高教学内容的必要条件之一。通常教师在布置课外读物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比如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可以观看一段时间的电视,劳逸结合,使得他们在放松之后从中获取对自身发展有益的知识点。逐步将这部分知识点转化为提升自身语文综合能力的养分。在学习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学生在与人交流和写作中的语言知识储备容量,同时也锻炼了开放性思维和文学应用能力。

四、让学生主导语文阅读课堂

学校创建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做事,并且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学生应成为每一个学科中的教学主体,让学生主导课堂。在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应是平等关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不会有压迫感,轻松地学习。尽量把主导权交给学生,让每一个人在课堂中多发表自己的想法,多读、多写,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在教学时引导性的增加课外阅读的比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释放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天性,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使他们发自内心地爱上语文阅读。

在人才辈出的现代社会,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培养尤为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时,“语用”成为教学内容的关键,通过“语用”教学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地享受学习,爱上学习。增强小学生“语用”能力的教学也是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的文学修养,开阔文学视野,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5).

[2]师进福.浅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学周刊,2013(35).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阅读兴趣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