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高年级拓展性作业的有效设计
2018-03-06翟翠红
翟翠红
摘 要:拓展性数学作业,就是延伸教材内容,拓展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作业形式。从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小学数学高年级拓展性作业的有效设计,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效性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拓展性作业;有效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作业的设计形式广受教育者重视。拓展性数学作业,是一种新型的作业概念,可以锻炼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那么,如何设计才能让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更加有效,本文对此展开论述。
一、设计趣味性数学作业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依然对周遭事物保持强烈的探索欲望,这个阶段,学生思维灵活,喜欢色彩斑斓、趣味横生的事物。这时候,教师设计趣味性的拓展性数学作业,往往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基于此,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可以设计情景、会话、游戏类型的拓展性作业模式。这样可以将晦涩难懂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转变机械的作业形式,让作业教学取得良好反馈。
教学案例(片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结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时学习,明天我们将会上新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大家总结一下自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可以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都有哪些特征吗?
(学生纷纷发言)
学生A:长方体至少有四个面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教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有没有其他同学可以再作补充呢?
学生B:长方体也有可能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教师总结)
教师布置作业:那么,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呢?请大家回家之后,用纸箱的纸制作生活中属于长方体、正方体的物品,看谁制作的模型数量多,而且外形精巧。
(学生兴致高昂)
第二天,学生纷纷携带制作好的模型回到学校,其模型有玩具魔方、牙膏盒子、橱柜、冰箱等。
教师:同学们的手工非常精巧,现在大家都来测量一下各物品模型的棱长,走进我们的新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学习。
案例分析:这种拓展性作业形式,不仅知识形象,更是妙趣横生,学生参与度高,教学反馈非常好。
二、设计层次性数学作业
每一位学生都是复杂的生命个体,其成长体验、性格特征各异。倘若教师设计的拓展性数学作业过于笼统,那么这便无法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有效的训练。而这也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囿于某种特定的框架而无法开拓创新。针对小学数学拓展性作业,新课程改革也指出,数学作业的设计必需发扬学生个性,具备层次性与针对性。基于此,笔者提倡拓展性数学作业的设计可以从浅显易懂开始逐步深入,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的锻炼。
以“圆柱的体积”为例,设计了三项拓展性作业,分别为A、B、C,要求学生依次完成。
作业A:有一圆柱体,其底部面积为23平方毫米,高是13毫米,请计算其体积。
作业B:发电机有一个轮子为圆柱体,这个轮子的宽度是23.5米,半径是1.5米,那么这个发电机的圆柱体轮子体积为多少?
作业C:有一个种植蔬菜的棚子为圆柱体状,现在农民伯伯需要用薄膜塑料将其全部盖住,已知其切面半径为4米,蔬菜棚子高度为25米,农民伯伯现需要购买多少薄膜塑料?蔬菜棚子里面大概有多宽敞?
这样的作业形式呈现“梯式上升”模式,学生一步步地,从掌握基础知识开始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
三、设计实践性数学作业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然而,这俨然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不少学生在填写考试题目时得心应手,在动手环节上却是不尽如人意。拓展性数学题目,要求教师不应当只是机械式地开展题目训练。教师需设计实践性数学作业,锻炼学生的数学技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面,提升学生的智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蒜叶的生长”这节课是实践活动课,由于某些因素制约,许多教师未能很好地展开。笔者的做法是:发给每一位学生一些饱满蒜瓣,让学生找三个盆子;学生根据课本要求种植蒜瓣,并完成课本折线统计图。该项拓展性作业具有长时间性特征,笔者没有要求学生在一两天内完成,但是为了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会不定期检查学生的书本记录情况,并要求学生上讲台讲述种植蒜苗的心得。
学生以不同的形式种植蒜苗,用折线统计图的形式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最后通过对比得出蒜苗种植的方法。这一场运用数学知识的小实验,是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见证。此次活动,学生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也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焦點。这样的作业形式,既能够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推理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让小学数学高年级拓展性作业更具有效性,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形式的数学作业、具有层次性、实践性的数学作业。
参考文献:
[1]陈小琼.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的形式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7):23-26.
[2]强琳娟.妙趣横生巧布置 熟能生巧自掌握:教师如何有技巧地布置小学数学作业[J].新课程(上),2018(2):115-160.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