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现状以及应对策略

2018-03-06周艳洁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课后作业应对策略现状

周艳洁

摘 要: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小学时期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关键的,是他们性格和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较为快速的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检查,使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任务,不拖沓的好习惯。数学教师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完成现状,然后通过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作业;认真批改作业,培养良好习惯;科学讲评作业,作业布置适量这几大关键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丰富他们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现状;应对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现状

在当下,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教师批改方面存在以下状况:课后作业科目单调,作业题目形式较为单一,而且所留的课后作业份量还存在不均的现象,总之,课后作业比较随意。在很多时候,教师要求完成的课上的作业比较少,而课下需要完成的就会比较多。而且还存在学科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的弊端,以至于不能够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后作业量。这就不可避免地直接导致学生的课后作业不按照格式完成,而且书写潦草,字迹较乱。学生比较重视当天新学习的知识,对于那些需要练习巩固的作业就直接忽视了。

例如,有的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了解很少,所以对所留作业的难易程度不了解。这样的例子就包括教师不注意练习的设计,反复训练注重的比较多,而举一反三这样的扩展式练习就少了。还有就是教师在课堂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方面,只注重了批改作业,而忽略了学生是怎么做的和应该怎么改正的问题等。

二、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应对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作业

贴切生活的数学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往往是比较大的,所以教师不妨考虑把生活中的问题加入课堂,让学生用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试着和学生一起学习,让学生能说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这样教师就能和学生一起研究,共同解决,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对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一定要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扣,要求知识针对性较强,有效提升学生成绩。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毕竟学生之间有能力上的区别,所以要依据所教班级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分层次布置课后作业。例如处于下游成绩的学生只需要完成基础题部分即可,中游的学生除了完成基础题部分之外,还需要再做一做拔高题部分。而对于那些上游的学生就可以布置一两道有难度的思考题。

(二)认真批改作业,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不能只用传统的对号或者叉号去完成批改作业的过程,而应该要耐心地给学生讲解题方式。同时教师不能只看学生的做题方式是否正确,还要看其解题方法是不是得当,这些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客观表现。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评语给予学生启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与创新意识,让学生打开内心,其做作业的积极性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例如,养成良好的做数学作业的习惯,其中包含审题、搜集题目中包含的信息、解析题目意思、清楚解题、认真计算和完成后检查等方面。首先,审题、收集题目中包含的信息是做数学作业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特别对于那些图文并茂的数学题目;其次,读题目而得到的信息,其中有一部分是对解题有用的信息,而有些却是对解题有干扰的信息,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对题目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排除干扰信息;再次,解题过程中的书写包含算式格式的安排是否正规、书写的字迹是否工整等;最后,计算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打草稿的习惯,就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计算错误,而且做完之后检查这个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科学讲评作业,作业布置适量

教师应该准备一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记录本,随时记录学生提出的独特见解和出现的典型错误。而讲评最重要的要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于学生的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教师在评讲的时候要面向所有学生,同时解答问题要仔细。而学生的作业中有的个别错误,要和出错的学生单独聊天,了解学生的出错的根本原因,然后教给学生正确做题的方法。

教师要明白的是课堂作业并不是多了才好,而是要配合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班级内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适量的作业。当然,教师在上課期间要提升课堂效率,在熟悉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一些扩展,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在做作业中去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学生的课后作业现状的改良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强他们的数学素养,以此让学生的小学生活富有意义。

参考文献:

汝海成.数学“共生”式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课后作业应对策略现状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