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袋评价:追求多元化的精彩
2018-03-06方思琴
方思琴
摘 要: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激励、调整、反馈的功能,以至于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与激情,从而影响了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效益。为此,结合作文教学实际,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立足个性发展,制作成长档案,包括档案袋的制作,写作档案的建立等。有效使用档案,实现多元评价。
关键词:作文教学;档案袋评价;多元化;个性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评价都是费力损时,却收效甚微的难题。要改变当下小学作文教学评价耗时、费力、低效的弊端,建立多元化的作文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而档案袋评价无疑是改变这一不良现状的良方。这种评价体系,有利于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作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那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使其更加科学有效呢?
研究伊始,我做了较为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我先选择了六年级两个班各8名学生作为样本(共计16名),让学生认同作文“档案袋评价”的目标。开家长会时,发放相关材料解释说明作文“档案袋评价”的一些常识,让家长全部参与进来,在我研究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合作,并参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活动。一学期后,我把研究对象范围扩大到两个班级的所有同学。我给每位家长发了一封信,介绍我选择和设计的作文“档案袋评价”计划与做法,并对家长提出了相关研究的具体希望和要求。
一、立足个性发展,制作成长档案
1.档案袋的制作
我先向学生介绍作文“档案袋评价”的目标和要求,让他们产生认同感。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准备好档案袋,可以自主选择使用彩色资料袋或透明文件夹等。我还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档案袋的封面和图案,其封面的内容包括学生姓名、年龄、年级及所在班级、就读学校、任课教师、兴趣、爱好、特长等,至于设计的图案,完全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个性选择。
2.写作档案的建立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随时收获学生写作中的成绩,我给每个学生建立了写作档案,基本内容图示如下: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不仅记录学生的写作过程的体验,更要让学生能够时刻感受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在记录中充实内容,在记录中完善自我,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与能力。
二、有效使用档案,实现多元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为此,在设计学生作文的评价内容,要力求从三维目标去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1.知识与能力的评价
(1)评数量速度。无论是在作文课上,还是课外,教师都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数量和速度要求,一方面要不拘形式,有质量地完成相应的训练量;另一方面要记录学生完成习作的时间和速度,给予及时的评价,以此促进学生写作效率的提高。
(2)评写作表达。我要求学生写出来的作品要设法让读者明白你的写作意图,弄清楚你想表达的是什么。为此,我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评价,如我的文章内容能否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写愉快的事能不能让读者笑?写气愤的事能不能让读者生气?等。
(3)评优势不足。作文评价没必要面面俱到。学生限于能力,也不可能全面地对一篇作文提出评价意见。但如果让学生评价一篇作文的某个优点或不足,学生往往见仁见智,而且来自同学的评价更乐于被评价者接受,并着手进行针对性的修改。
2.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1)评写作准备。可由学生汇报或自我反思:写作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先思考还是临场应付;平时的阅读、思考是否充分等。
(2)评写作方法。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體;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等等。
(3)评作文修改。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如作文前有无认真审题,打好腹稿;有无反复修改或主动与同学交换修改,有无认真阅读老师、同学或家长给你的评语;每次作文前后两稿,是否有明显改进的地方;别人提出的好建议是否采纳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1)评写作态度。如写作态度是否认真、积极,是否按时、工整地完成习作。
(2)评写作诚意。如是否诚信写作,真情表达,不抄袭或胡改别人的文章。
(3)评情感表达。如是否体验到写作的快乐,乐于写作,乐于与他人分享写作的感受,沟通意见。
总之,档案袋评价会引导我们朝着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方向前进,使学生作文在内容、形式、情感、语言上,向求真、求实、求活、求新方面发展,让学生享受作文评价中获得的成功愉悦,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作文的“加油站”,让学生乐于作文,享受作文。相信这个装载着学生学习写作点滴的小口袋,不仅在记录着学生在写作上的成长,也必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身心方面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小玲,陈梅香.档案袋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
[2]蔡敏.当代学生课业评价[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