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引”善“导” 创高效科学课堂
2018-03-06郐红伟
郐红伟
一场戏的成功,关键在导演。一个好的导演不仅要独具慧眼,能挑选出最好的剧本和最合适的演员,更要有非凡的组织和指导才能,能合理地调度人力、物力、财力,激发出演员的生命体验,才能取得演出的成功。同样的,一节课的成功,关键在教师。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加强方法指导,只有巧“引”善“导”,才能让学生收获知识和能力,创造高效课堂。
情境——精心创设,激发兴趣
好的教学情境就如同一个好的剧本,它是吸引演员入戏和实现演出成功的前提。青岛版科学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教学素材的趣味化、活动化和生活化。作为教师的任务就是充分发挥教材的这一特色,用活用好。
所谓“用活”,其含义之一就是化“静“为”动“。例如,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动植物》,教材上提供的只是一些静止的动物图片,不利于学生的观察和学习。为此,我在课前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观察身边的或动物园里的动物,并记录观察的结果。由于生活环境所限,学生所能观察到的动物种类较少,所以我从资料室借来有關动物的音像资料,精心编撰,选择学生平时不容易见到的物种进行补充,那些奇特的、有趣的动物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他们观察得更仔细、交流得更热烈。
“用活”含义之二就是“灵活机动”,即我们的教学不必受教材编排或选材上的束缚,活用活教。例如,在教学《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单元时,完全打破了教材的编排顺序,根据我们当地的天气情况,将各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变通,遇风讲《我的风向仪》,遇雨讲《我的雨量器》。
所谓“用好”,即教师在充分领会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了教学目的之后,可以因地制宜,选择更适合本地、本班学生使用的素材对原素材的内容进行补充或替代。例如《有趣的浮沉现象》,课本上呈现的情境离城里孩子的生活较远,体会不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对本节课的情境部分进行了改进,先是录了一段《煮饺子》的录像,让学生观察饺子从下锅时的“下沉”到煮熟后“上浮”的过程,初步感受“浮沉现象”,由于煮饺子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形,学生感到既熟悉又有趣味,迅速地进入了学习状态。而在探究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的小组实验中,我又大胆摒弃了教材中建议使用的效果并不明显的用直尺量皮筋长度的方案,改用一牛顿测力计挂钩码浸入水中观察指针变化的方案,效果极佳。
活动——用心准备,提高效率
“活动”是贯穿科学课的主线,活动组织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我们要在每节课的活动之前用心做好准备工作,才能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备内容:即教师要明确本节课有几个主要的活动,活动的形式是什么,活动需要哪些材料等。
备材料:即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学生的人数等准备充分的材料,以免因材料不足影响活动的效果。
备学生:即对学生的操作能力、班级人数等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此制订相应的措施,如合理分组或调整操作难度等。
例如《纸的秘密》一课,教师课前要向学生详细说明课堂上需要准备的材料,并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各种纸张的收集、教师要定时督促、适时调度,将收集到的纸张合理分配到各小组,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有米下锅”,才能确保学习的效率。
实验——细心指导,激励创新
同一个演员不一定能演好所有的戏,关键看导演是否有办法让演员“入戏”,并能启发他们的悟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科学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命脉”,同样的实验,在不同的教师处理下有不同的效果,有的课堂一片嘈杂,学生看似手忙脚乱实则无处下手,交流时漫无边际不成章法。而有的课堂学生动静皆宜有条不紊,交流时表达流畅条理分明。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指导”,前者往往是由于教师过度迷信“自主的学习”,将实验完全放手给学生,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缺少必要的引导,实验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得当,浪费了教学时间,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而后者是教师辩证地运用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课堂上既有教师细心周到的示范和指导,又有学生目标明确的学习和体验,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更广阔的施展天地,提高了学生能力,激发了其创新的热情。
例如《谁能传播声音》,我在实验前进行了详细的引领,让出时间给各个小组进行自主选择研究的内容,然后根据情况进行总体调控,以免选题重复过多,造成个别选题遗漏。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何进行实验?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各小组间、师生间通过讨论和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为下面的实验做好了准备。最后,我提出实验要求,让学生细读、质疑,确保实验在安全、有序的情况下得以顺利进行。
由于实验前的指导到位,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时间和材料上的浪费,很多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仅完成了本组选择的研究内容,还通过与其他小组交换材料、合作实验等方式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对实验结果有了更深的体会,并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相互的比较和启发探索出更多、更简捷的实验方法,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