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技巧探析
2018-03-06张宏
张宏
小学生学习诗歌,是对“诗”的概念的初步接触。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要有的放矢,不能和普通课文一样进行讲解,要突出诗歌的跳跃性、音乐性和内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诗歌的美感,把握这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一、了解背景,知人论世
小学是学生的文学启蒙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作家作品都是第一次接触。小学语文课本的诗歌选取大部分是简单而经典的,是经过历史大浪淘沙而被普遍认可的精品,其作者也一般是诗歌大家。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第一步就是让学生了解作者,对其生平有一个宏观的理解。“知人论世”是古代文学文论中的重要论点之一。要理解一首诗歌的内涵,必须知道这个作者的生平经历,知道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了这首诗,还要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比如陶渊明、李白、辛弃疾都出现在小学教材中,不了解魏晋、盛唐、宋朝三个朝代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的经历,就无法理解其诗歌风格。是盛唐的鼎盛与包容才创造了李白飘逸豪迈的风格,这与诗歌的理解息息相关。小学阶段,教师不必将背景介绍得详尽仔细,但必须勾勒出大体轮廓,仍旧以李白为例,学生不必知道李白到底去了几次长安,李白的出生地究竟是何地这样的研究论题,但一定要知道他有志向为千古帝王师及贵妃磨墨、力士脱靴、赐金放还等对其人生有转折意义的或者能勾勒出其性格的典型事件。知人论世对于诗歌学习是必要的。诗歌短小精练,往往不会直白地表词达意,只有结合时代背景与作者生平,才能了解诗人创作时的心境,才能完整解读一首诗。
二、熟练朗读,初识韵律
诗歌不同于散文、小说等各种文体的典型特征就是诗歌的音乐性,也就是韵律性。其对偶、押韵的特征,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余韵不绝。学生学习诗歌,学的不仅是“意”,更是“韵”,因此,朗读对诗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诗歌的朗读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读,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律诗等各有不同读法。比如“白日/依山尽”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断句方式的不同,就是七言和五言的代表形式。一方面是断句的正确与时间间隔的恰当,另一方面则是韵脚的理解。诗歌一般押首联、颔联和尾联,颈联不用押韵,学生在了解这些诗歌常识的基础上,就能更加恰当地进行诗歌朗读。诗歌原始是由“歌”演化而来,因而很多早期的诗具有民谣的特征。目前也有不少歌曲是由诗歌演化的,比如邓丽君演唱的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以及《在水一方》等。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生以诗歌为歌词进行编曲、演唱,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韵律性。朗读对于诗歌的学习是重中之重。教师不仅要把朗诵当成学生认识诗歌的第一步,还要把朗诵当成学生学习诗歌这种文体的重要方法。
三、理解内韵,微言大义
诗歌大多数是篇幅短小的,像《春江花月夜》这样的长篇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诗歌都是在以短小的篇幅表达丰富的内容。诗歌具有跳跃性,不可能逐字逐句地完整叙事或者抒情,一方面篇幅与格式受限,另一方面跳跃性与留白本身就是诗歌的美感表现之一。在学习诗歌时,教师应该以诗句为基础进行深入挖掘。诗歌的感情是丰富的,我们看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絕不仅仅会想到送别饮酒,而是一种苍凉悲哀的感慨:我们看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也绝不是单说秋天的美景,而是诗人开阔旷达的心胸。诗歌不仅能表现诗人的情感,还能够表达一定的人生哲理,比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再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作者在游景之余通过所见所闻感悟出一些哲理,并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诗歌的短小造成了逐字逐句的斟酌、炼字,每一个字词都是独到的、不可替换的,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在“小”中读出“大”,微言大义。诗歌的内蕴是丰富的,很多作者的生平经历、世界观、人生观与此时此刻的情感都包含其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目的地对诗歌的内蕴进行解读。
四、启发思考,发现美感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特点之一是具有跳跃性。诗歌的跳跃性决定了诗歌创作过程中的“留白”,给读者充分的感受和想象空间。学生通过仔细思索阅读,激发想象力,才能感受到诗歌的语言魅力,体会到独特的古典文学意境之美,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讲解需要适度:既不能不解释关键字词,让学生学得迷迷糊糊,尤其小学生词汇量较少,若字词不疏通他们很难理解一首诗的意思;同时解释也不应该太详尽,让学生不用思考与消化就直接接触一首诗的深意。诗歌有一种含蓄美、蕴藉美,教师应一边鼓励学生思考,一边启迪学生思维。比如说《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不仅景色突转明丽,让人眼前一亮,更有深刻的哲思性。教师在解释时就要注意不要直接叙述出来,要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古诗的语言美、意蕴美与哲思美。小学生学习诗歌要学习的不仅是字词,也是对语言之美、诗歌独特韵味的感悟。
古典诗歌是中国独有的文学体式,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教师应该把握诗歌本身的特殊性,通过知人论世扩充其体量,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其韵律,通过微言大义发掘其内涵,通过启发思考发现其美感。小学生的诗歌学习是对诗人、诗歌的初步认识,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奠基。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