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8-03-06马春玲姚芳

青年时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马春玲+姚芳

摘 要: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良好的兴趣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美国拉扎勒斯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当学生一旦对某门课程产生了兴趣,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思维、记忆、注意力等各种学习因素则能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最佳的状态,而在这种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就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的浓厚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教学过程

兴趣是成功学习的秘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据有关调查分析,造成一些小学生数学学习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后,就更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来诱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使学习兴趣得到保持乃至高涨,从而形成一种教学需要的“愤悱”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数学课上,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让数学课充满活力,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天真活泼的孩子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形成强大的推动作用,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知,学习新知。因此,教师要注重根据低段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研究他们学习掌握知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巧妙导入,以情引趣

众所周之,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而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的认知结构从二维平面过渡到三维空间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为此,在新课导入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三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那么六根同样长的小棒最多可以拼成几个正三角形呢(强调六根都用上)?其有利于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于是学生纷纷拿出小棒进行拼、摆、搭,结果有几个学生拼成了有四个正三角形的三棱体,此时学生兴趣倍增,从而顺利地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克服难点,突破重点。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

二、设置疑问,以疑激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巧设悬念,以疑激趣。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露出的三角形的一个角,去判断被遮掩的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设疑导入新课:“为什么看到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就可以判断被遮掩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为什么看到一个锐角则无法判断呢?”这两个充满悬念的问题,自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和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从而实现了“无疑—有疑—无疑”的认知转化过程。

三、以奇激趣,在成功的体验中培养兴趣

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学生好奇的心理,使学生怀着好奇而激动的心情进行探究活动,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好奇心的满足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树立自信心和激起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和“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时,采取让学生说出任何数,教师作出准确而快捷回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规律后,又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編题对答等形式,使其好奇心得到满足,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巧用学具,以动导趣

鲜明生动的图象和实物,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利用课余时间做了许多有特色的教具,根据儿童的特点,利用他们喜爱的小动物玩具和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巧用实例,以新诱趣

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利用直观、鲜艳、形象的教具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又如,在教学“圆锥体的认识”时,教师通过学生相当熟悉的用钻笔刀把铅笔头削成圆锥体的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自然地认识到圆锥体和圆柱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在头脑中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表象。这样学生就从旧知识中意外发现了新知识,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若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味口”,寓教于“趣”,使生“乐学”,教学效果必定事半功倍。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