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2018-03-06路田俊周涵

青年时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创新模式大学生

路田俊+周涵

摘 要:本研究在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创新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客观描述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阐述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现实价值所在,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划分为线上、线下两个场域,根据不同场域的特点分析各自的创新路径,探索专业化、对象化、精准化、事业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传承长效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新模式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志愿服务全面开展的时间并不长,虽然大学生志愿者有爱心、有激情,但毕竟我国大学生志愿者还很年轻,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志愿者的素质有待提高

1.志愿者认知单一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理解过于肤浅和简单。在所有样本中,87.5%的大学生志愿者知晓志愿服务是“无偿性”的;只有18.4%的大学生志愿者知晓志愿服务精神的具体内容;89.6%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志愿服务就是在学校的号召下无偿献血、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缺乏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与理解,缺乏主动结合志愿服务对象和自身的优势进行针对性服务的意识。

2.动机不纯

目前,大学生参加的多是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参加这些活动会给予适当的学分和奖励,有些学生利用了这项政策,频繁游走于各种志愿活动。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活动的组织者进行突击式搞活动,使志愿活动的纯洁性遭到破坏。

3.缺乏指导

目前,高校志愿服务最采用“上发起,下开展”的运行模式,高校共青团组织号召开展某项公益活动后,各学生组织开始招募志愿者。基于大学生各年级段的学习性质,招募的志愿者多是大一新生,这些志愿者有激情,但是经验不足,志愿活动的组织者没有时间进行培训指导,志愿者只能边实践、边总结,不利于志愿活动高质高效地完成,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影响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

(二)志愿者服务氛围不够

1.领导不重视

随着公民自身维权意识的觉醒,高校在维护安全稳定方面受到了家长、社会和媒体的多层监督,学生参加志愿服务需要走出校门时的不安全因素大大增加,学校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一些学校领导存在宁可不做也不出错的思想。同时,公益活动不仅需要智力、体力支持,还需要财力支持。目前,在社会捐助较少的情况下,开展志愿活动的支出需要学校承担,一些学校领导不希望开展志愿活动,特别是在传统的学生要以学习为主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学校领导者不会把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实施。

2.宣传不到位

我国大学生志愿活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才被社会大众认识和认可,近几年志愿活动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整体来看,我国的志愿文化氛围尚未在高校中形成。通过调查发现,82%的学生未参加过志愿服务,97%的学生不了解志愿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说明高校在引导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同时,应加大对志愿服务的宣传,使大学生了解志愿活动有渠道,参加志愿活动有途径,使志愿服务精神深入学生内心。

3.社会支持缺乏

开展志愿活动需要社会配合和资金支持,大学生志愿活动被认为是青年大学生的一种锻炼方式,其社会价值意义并未得到社会全面充分认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政府和社会对于志愿服务的资助很少,大学生的社会资源有限,也缺乏向社会和企业募集资金的观念和能力,资金短缺成为开展志愿服务的第一大制约因素。由于活动经费的短缺,一些好的项目无法开展,前期反响很好的活动得不到有效推进,只能组织一些不需资金只需体力的活动,严重制约了志愿服务高质高效的开展和发展。

(三)志愿者监督保障机制缺失

2001年,我国台湾出台了《台湾志愿服务法》,对志愿者、志愿组织和监督保障机关都给予了明确的阐述,但我国其他地区还没有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保驾护航。同时,志愿组织成立、志愿活动项目开展无申报备案,缺乏政府和社会的监督管理,给一部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志愿者被当作廉价的劳动力,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保障机制的缺失及滞后,不仅无法有效保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而且也对志愿服务的社会声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不利于志愿服务的持续化、健康化发展。

(四)激励措施不到位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尚未形成一套长期有效激励措施。经调研发现,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方式73%采用在综合测评加分的方式,对大一、大四学生采用同一个标准,评价的机制存在激励的形式过于单一、激励方式不恰当、激励定位不准确、缺乏人性化激励等问题。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有效的激发,只是被动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质量不高,不利于志愿服务高效、长期开展。

(五)志愿活动“十化”特征明显

大學生志愿活动只是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到公共场所进行义卖义捐、维护公共秩序、敬老助残等传统的志愿活动,虽然服务范围都很广,但没有考虑受助者的需要,存在“走形式、无实效”现象。同时,也没有实现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专业特色不明显,高校志愿服务呈现节日化、传统化、形式化、单一化的特点,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

目前,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的志愿活动由高校团委自上而下发起,分配给各院系志愿组织进行推广,志愿者被动响应。这种模式对基层需求了解不够深入全面,志愿活动持续性不强,多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出现“学雷锋一阵风”的怪象。志愿者一般承担体力劳动为主的服务,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呈现出行政化、分配化、体力化、短期化、功利化的特点。在志愿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各志愿团队各自为战,缺少与其他高校、企事业单位、其他志愿组织的互动,没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及自身资源,对社会的影响力和贡献度较小,具有较强的局限化。endprint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一)线上

志愿服务线多面广、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互联网和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为志愿服务的开展创造了更互动、更灵活、更及时、更个性的可能,让志愿工作和志愿服务不受时空限制,实现志愿服务信息及资源的实时发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合理配置,使志愿服务变得更加及时、精准、高效和便捷。

1.探索构建网络志愿服务平台,拓宽信息渠道

加强志愿服务数据管理,依托中国扶贫基金会、腾讯公益、新浪公益等公益平台,主动联系政府及社会公益组织,获取志愿服务的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发布,让大学生志愿者快捷高效的熟知、认领、发起志愿项目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实现线上发布、线下圆梦,达到天天有项目、时时可认领、处处有服务的效果,跨越志愿服务项目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空间鸿沟。

2.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志愿服务质效

建立网络志愿服务平台的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开发大学生志愿者服务APP,加强对志愿者的和项目的管理,在线上完成对大学生志愿的招募、培训、实时沟通、监督、反馈和评价。传统的线下管理模式志愿者的招募方式单一、周期时间长、覆盖面狭窄,志愿者对于服务项目的信息了解得不甚全面,对于志愿者的培训因局限于场地、时间和成本等因素,也无法展开影响志愿服务的质量。志愿项目各阶段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也多是在项目结束之后进行总结评价,有些志愿项目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没有对整个项目的评价反馈,志愿者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得不到满足、项目执行过程中优秀经验和不足没有得到总结。建立网络志愿服务平台的管理模式,实现项目和大学生志愿者之间的对话,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感及项目的完整度。建立志愿服务星级制度,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时,根据服务项目和表现情况实时获得积分,按照积分评不同星级的志愿者,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主动性和荣誉感,使志愿服务得到长期可持续发展。

图1 网络志愿服务平台的管理模式

3.细化平台类目,凝练品牌项目

志愿服务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本质是更好地提供服务,在平台提供的服务项目类别上进行归纳分类,分为以下三种模块。

一是网络智力支持模块。针对13个学科门类开设相应的服务板块,如开展农学板块,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开展法学板块,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增强国民的法律意识;开展学科互助板块,帮助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大学生。大学生不仅是志愿服务的执行者,也可以是接受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也可以发布在平台上。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平台的活跃度,同时也可以让大学生志愿者学以致用,教学相长,在志愿服务的同时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平台,达到双赢的局面,使志愿者服务得到有效的开展与传承。

二是网络众筹模块。网络众筹具有门槛低、易操作、易传播、易见效的特征,是人人可参与的公益行动。大学生的资金来源自父母,对于一些需要大量资金或人力的项目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帮助帮扶对象发起网络众筹,将需要帮扶对象的个人情况、面临的困境、需求等信息做好文案,发布到有资质的公募机构,然后在平台上做好宣传推广,使项目得到尽快完成。同时,及时在平台上公布项目的进展及资金的使用情况,便于社会监督,保证大学生志愿者及平台的廉洁。

三是网络接力模块。平台接收、搜集、甄别、发布需要帮扶的信息,做好平台的信息交互服务,发挥网络接力操作简单、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发挥全国目前2 695.8万在校大学生的优势,充分发动大学生的力量传播志愿信息及志愿精神。搭建“互联网+”的线上志愿服务平台,跨越时空的鸿沟,创新志愿服务参与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吸引优质资源、配置及创造新的资源,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精准化、全民化、高效化,助力大学生志愿服务提质增速。

(二)线下

1.外包

大学生志愿者的能力和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更好的提供志愿服务,为社会传递温暖、传递正能量,需要向外界尋求帮助,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一是政府。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城市也有偏远的农村,更贴近社会基层,能及时有效了解社会动态、社会需求。大学生志愿者进行调查研究反馈给政府,寻求政府的政策、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帮助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项目的开展与管理,加大志愿服务文化环境的建设,扩大民众对志愿服务的理解、认同和参与度。同时,深化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有效承接政府职能,强化在提供公共服务、救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安定、完善社会保障、构建市民道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是企业。企业可以改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资源状况。资金问题是大学生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时面临的最大问题,企业可以给予志愿者培训、物资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例如,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可以给予志愿组织负责人进行指导,在优化人力结构、制定规章制度、规划组织发展等方面给予帮助。志愿者在向企业寻求帮助时,要结合受助者和企业的实际诉求,妥善做好两者之间的桥梁,使受助者和企业最大化利益得到保证。

三是校外志愿组织。校外志愿组织相对大学生志愿组织在人员构成、人员稳定、当地志愿服务经验和社会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寻求校外志愿组织的帮助和合作。大学生志愿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基层需要,学习基层志愿服务的管理和开展经验,充分发挥两者的优质资源,获得“1+1>2”的效果。比如,在开展“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时,积极联系当地的志愿组织,调查学生的家庭背景,建立当地特殊儿童数据库,以便后续志愿者跟进;联合当地志愿组织对他们进行多途径、多层次的长期帮扶,使志愿帮扶传承化、长期化开展。

四是新闻媒体。新闻媒体在鼓励引导大众参加志愿服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凭借媒体的强大的社会资源,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寻求和媒体合作,共同开展社会志愿项目、帮助宣传推广志愿项目、宣传志愿精神和优秀大学生志愿者事迹营造良好的志愿环境等,把志愿服务精神转化为积极的社会理念,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熟知度、接受度和影响力。endprint

2.内化

一是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直接实施者,大学生志愿者的素质是决定志愿服务质量的关键。素质不仅包括志愿者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还包括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精神的深刻理解认同、奉献的精神和相应的服务技能等。大学生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之前,必须要进行业务培训,由项目负责人或者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应包括志愿者的个人素质、志愿服务的理念、志愿服务的基本技能、突发状况的应对训练。同时,增强大学生志愿者专项化分层次培训,按照校内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服务、扶贫开发和应急救援等专项进行分类指导、培训,全面提升志愿者个人服务意识和能力,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通过观摩学习其他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如何开展志愿服,邀请明星志愿者或志愿组织传经解惑,参加志愿者交流论坛,在学习与交流中不断增强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要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各个环节的高效有序运行,则需要科学合理、稳定又有活力的运作管理机制作为保障,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其一,以相关法规为基础,健全志愿者保障机制。依托共青团,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和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从志愿者注册条件、注册程序、权利、义务、管理和激励表彰等方面制定有力措施,成立志愿者法律服务部,为志愿者提供法务保障,保证服务服务的健康、有序开展。同时,建立志愿者服务专项保障基金,通过优化创新志愿活动项目,争取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支持,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其二,以服务质量为导向,完善志愿者竞争激励机制。加强对志愿者服务质量的考评,建立项目负责人、受助者、志愿者个人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全面监测反馈志愿者的服务质量。根据服务质量对志愿者进行综合评价,并给予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奖励,通过学分获取、奖助学金评定、评优选先、组织发展、就业创业和外出交流学习机会等手段,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志愿服务;其三,以课程改革为推力,推动志愿服务长期发展。转变教学管理模式,高校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与志愿服务实践相结合,志愿服务实行学分制,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时长和质量确定课业成绩,由此促进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全面化发展;其四,以自主管理为抓手,全面提升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倡导者、组织者、执行者,在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上加大放权,从传统的管理者向引导者、保障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转变,发挥志愿者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开发、执行项目,细化过程,宽化结果。充分调动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潜能,充分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志愿者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的个人追求和志愿服务的目标相统一,提高其志愿服务的自主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其五,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服务进行集群化管理,打破区域和校级壁垒,充分发挥各高校的优质资源,共同开展志愿服务。创建、承接大型志愿活动,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影响力,拓宽志愿服务项目,促进志愿服务多元化、优选化、共享化;其六,以媒体宣传为手段,全面营造志愿服务氛围。志愿组织加大志愿精神的宣传,充分利用传统媒介报纸、书刊、广播等,与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视频平台等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使大学生深化理解“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逐步内化志愿服务为自觉行为。

三是加强项目建设。创新志愿服务项目,凝练志愿服务品牌。其一,承接自上而下的志愿项目时,充分领会项目开展的意义,整合资源积极主动的开展志愿项目,达到基于项目、高于项目、开发新项目的目的。其二,发挥志愿者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发挥接触社会最基层的优势,及时准确的把握社会需要,高效灵活的自主创建志愿服务项目,促进志愿服务自主化、及时化。其三,加大“专业+志愿服务”项目建设,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通过服务平台对志愿者数据的整理分析,分类培养,加大专业技术的培训力度,以专业化的服务技能开展志愿服务。同时,凝练一批品牌志愿项目进行示范推广,提升志愿服务行业标准,便于模式化展开。其四,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基地化,以学校所在地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和当地的政府部门协调合作,由不同的院系或志愿组织承包相应的村庄、社区或贫困家庭,进行精准性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的传承化、精准化、长期化。其五,结合服务平台的数据分析,联系发动同区域、同城市各高校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创建、开展一些有社会影响力的志愿项目,扩大志愿服务的深度和维度,实现志愿服务的区域化、集群化開展,打造志愿之城,强化城市形象。

三、构建PGNPP志愿模式

PGNPP,即Public—GOV—NPO—Private—Partnership,通过搭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使政府、企业、社会大众、大学生志愿者紧密合作,四位一体,充分调动利用各方资源,达到几何式扩大资金及资源的使用效果,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展开工作,使志愿精神深入人心,社会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PGNPP志愿模式,如图2所示。

PGNPP志愿者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构建公益物资募集与监管的扁平化网络,充分协调发挥政府、社会、企业、互联网的作用和优质资源,建立健全物资募集、管理、分配、监管机制,政府、社会、企业、互联网不仅是物资的捐助者,也是物资使用的监督者,使物资的使用透明化,树立大学生志愿者良好的社会声誉,从而获得更多的物资开展志愿服务;第二,围绕大学生志愿者这一核心群体,辅之以政府、企业、社会、互联网各方面的力量,在志愿项目的构筑、志愿平台构筑、志愿项目的落地、志愿者的培训管理等方面提供助力,通过平台及时的反馈志愿服务信息、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的效果等,协助大学生志愿者构建新型的志愿者培训管理体制;第三,对募集的公益物资借助政府和企业的力量进行商业运作。如设立创业基金,建立创业孵化平台,帮助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就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还可以扩大公益物资的体量,盘活资源存量,反哺志愿服务,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充足的物资支持,利于志愿服务全面深层次的开展。

通过创新志愿者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志愿者服务质量,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度,使大学生志愿服务真正成为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完善大学生人格修养、增进大学生公民意识与国家认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武建军,王文邦,李世鹏,等.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现状与模式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7(9):70-74.

[2]张国臣.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6(19):38-40.

[3]黄超.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创新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创新模式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