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思考

2018-03-06张立志魏兵张影

文教资料 2017年30期
关键词:考评体系评价机制思想政治教育

张立志+魏兵+张影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在党的事业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够明显的原因,认为建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并对构建考评体系和健全考评机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 民办高校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考评体系 评价机制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方方面面都凸显了提高国民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评体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考评机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和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全面提高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符合个人成长的需要,符合民族振兴的需要,符合国家建设的需要,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溯源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换言之,就是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修养、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1]作为出发点、落脚点的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宣传工作”、“理论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提法和解说,为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形成提供了思想来源和现实基础[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全社会都来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思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全民参与和党要亲自管理领导。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学校中的党组织要把精力集中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四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2005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上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德修养的优秀年轻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017年,在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年底,教育部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育”、“教学”、“全过程”很重要。

二、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追问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加工厂”,承担着“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某些民办高校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实施条件有限、实施方法单一陈旧、缺乏有效的考评方式、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活力和实效。因此,不断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适应人生新阶段。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重任。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等方面发生了大的变化。因民办高校一些大学生存在心理素质相对薄弱的特点,所以在他们入学以后,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为重要。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明确成才目标。高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方法措施是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从人才培养角度而言,无论是“五讲”、“四美”、“三热爱”,还是“三观”、“四有”、“五信”;无论是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还是培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无论是塑造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还是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为了实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目标。从民办高校一些学生文化成绩相对较低的客观现实来说,教育者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状况扬长避短,发展思想政治素质十分必要。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塑造崭新形象。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上思想活跃、可塑性较强的群体,其主流形象是好的,但某些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大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7月24日,习总书记在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会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诀”。人的一切行为,都源于人的思想。因而,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塑造崭新形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民办高校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牢固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立足当前实际,着眼长远发展,面向一般共性,针对个别差异,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心理健康品质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全体大学生成长成才。endprint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孔子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列宁强调,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如果说,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因应试教育制度而受到影响的话,那么,在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或许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不明确、不一致;二是教育内容不科学、不合理;三是方法手段不灵活、不得力;四是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这些问题在民办高校比较突出。

大学即社会,社会即大学。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十分明确的一致目标,不能含糊;必须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融入教学、管理、服务和指导各个方面,不能割裂;必须有效利用教育载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工作,不能拘泥;必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为工作开展注入活力,提供动力。只有真正把“传道”、“授业”与“解惑”融为一体,把“教书”、“管人”与“育人”合而为一,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联系……切实加强思政工作,才能拆除无形的“大学围墙”,构建有形的“大学社会”,帮助大学生顺利升入“社会大学”。

从教育要素看,教育“主体”、“客体”和“载体”三者在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尚存在问题:一是教育主体不上心。一些民办高校教师及管理服务人员,对思政工作的认识不够,用心不专,用力不大。一些教书者只为教书,偏重知识传授,忽视人格培养;一些管理者只为管理,不能因势利导,错失育人良机。二是教育客体不主动,不积极。一些学生从应试教育一路走来,只关心知识学习,而对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不够上心。三是教育载体欠创新,无活力。某些民办学校开展活动只为活动,“育人”功能发挥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心事事皆教育。教育者,如不能针对具体内容和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如不能抓住教育时机,把握教育规律,做到因势利导;如不能围绕“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做到统筹兼顾……被教育者,对思政工作如不能充分认识,积极主动,思政教育必将苍白无力。

从教育效果看,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蓬勃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人才,但距“人人成才”的培养目标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某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与其学历层次不相称。二是家长、单位、社会对民办高校认可度不高,学生退学现象比较严重。

三、科学构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评体系

教育考评是依据教育目标对被教育者和教育单位进行的考核评判。构建考评指标多元、考评方式多样、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的考评体系,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

(一)一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考评存在的问题

考评主体存在着目标不明、职责不清等问题。一直以来,“铁打的高校,流水的师资”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一些从事思政工作的“老的老、小的小”的“临时工”和“兼职工”,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说既无心,又无力。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对教育主体的考评制度,在厘清“师者”“传道”、“解惑”的目标、职责方面,花大力气,下真功夫。

考评存在方式不合理、措施不得力等问题。考评是一把双刃剑,科学的考评会发挥巨大的激励作用,产生强劲的动力;而差的考评则会带来消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评也不例外,且难度更大。当前,民办高校存在工作开展硬件条件较差、软件水平不高等现实问题。因此,建立完善方式合理、措施得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考评机制至关重要。

考评存在组织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考评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相对其他某项具体工作的配套工程。目前,一些民办高校仍然存在着的考评组织体系未能形成、考评结果不能合理利用、考评保障机制没有建立等问题,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评需要把握的问题

明确目标是实施思想政治考评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环节。明确思想政治考评目标,需要加强“两个建设”:首先,要加强思想建设。只有认识提高,才能行为跟上。要把思想政治考评工作的意义、目标搞清楚,把复杂难办的考评工作变得简单易行,使考评工作科学化、合理化和制度化。其次,要加强能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外延广大。把思想政治考评工作搞好,必须增强工作的普适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完善机制是实施思想政治考评的重要保障和关键环节。完善思想政治考评机制,需要做好“三个建设”:一要加强组织建设。高校可成立院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组”、院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与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小组”三级组织,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必须建立完善思想政治考评制度,使思想政治考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如可建立《思想政治领导组职责》、《思想政治考评办法》、《思想政治考评保障制度》等文件。三要加强作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期性、连续性、整体性、发展性、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做好此项工作,不仅需要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更需要务实的作风。

考评细则“科学量化”是考评的重要依据和重点环节。多年来,思想政治考评工作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而缺少考评量化标准则是影响考评工作的重要原因。要做好思想政治考评工作,就要将思想政治考评标准“科学量化”,并建立完善“两个体系”,从而为考评要求的明确、标准的量化、方式的确立、过程监控和结果运用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完善思想政治考评目标体系。可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考评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评目标》及《大学生现实表现考评目标》等。二是建立完善思想政治考评实施体系。可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考评办法》、《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评办法》及《大学生现实表现考评办法》等文件。

四、结语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民办高校应积极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做出应有的贡献[4]。

参考文献:

[1]陈步云,房正.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7-50.

[2]倪愫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进[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

[3]张立志,胡敏蘭.对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4).

[4]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Z].教党〔2017〕62号,2017.12.4.

课题:安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编号:SK2015A666)。endprint

猜你喜欢

考评体系评价机制思想政治教育
新常态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新临床检验基础能力考评机制的建立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