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的问题导学在高中化学复习课中的实践

2018-03-06沈婷

化学教与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生活

沈婷

摘要:基于生活的问题导学策略就是以学生活动和经历为基础,以问题作为驱动教学过程的核心,将问题贯穿于课堂始末。作者以“氧化还原”复习课为例,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并进行了教学反思。

关键词:氧化还原;问题导学;生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11—005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11.019

复习课是化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学生掌握知识往往需要经过领会、理解和应用三个环节。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如果复习课只是炒冷饭,将原本的知识进行抽象的重复与堆积,往往导致会的学生没兴趣,不会的学生又不想听的两难境地。因此,复习课同样需要将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使学科知识更“接地气”。

一、核心概念解读

基于生活的问题导学策略就是以学生的日常活动和经历为基础,以问题作为驱动教学过程的核心,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将问题贯穿于课堂始末。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探寻解决途径,使概念、规律具有生命力,使学生更易理解知识的内涵,也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学科观、社会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设计模型

实施基于生活的问题导学策略,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复习时围绕核心知识,用生活问题进行导学,提出核心问题以及围绕核心问题的问题串,再采用小组讨论、实验验证、独立思考和方法归纳等环节突破复习中的难点,最终回归与复习知识点相关的化学生活问题,达到应用知识的高度。当然核心问题可能不止一个,核心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设计时按螺旋上升的形式,形成多层次的问题链分层提问、逐层解答。

三、教学案例

以学业水平测试“氧化还原”复习课为例。根据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要求,以及对近几年真题的研究,确立了本节课的两个核心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几组相对概念的判断;二、氧化还原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氧化还原相关概念

①创设生活情境,呈现核心问题

教师播放一小段新闻视频,这则新闻讲述的是一位小伙在清洁厕所时,同时使用了84消毒液和洁厕灵而发生中毒,险些丧命的事件。

②问题串

问题一:为什么这位小伙会中毒?

问题二: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问题三:该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分别是什么?

问题四:该反应中电子是如何转移的?

③小组交流

学生从84消毒液和洁厕灵的使用说明信息中找到了关于其成分和注意事项的线索,并顺藤摸瓜写出相应的反应原理:NaCIO+2HCl=NaCl+Cl2↑+H2O根据已掌握的化学知识,不难推测出是氯气使新闻中的小伙中毒。

以此反应分析氧化还原的几组相对概念,学生通过回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标出化合价的升降变化,判断出氧化剂为NaClO,还原剂为HCl,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NaClO中的氯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HCl中的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若用单线桥表示电子的转移数目和方向,可表示为:

④實验验证

实验是检验化学原理的可靠途径。在课堂上,现场验证上述实验,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器材:84消毒液、洁厕灵、试管、针筒、淀粉KT试纸、橡胶塞

实验过程:向试管中倒入1mL洁厕灵,将淀粉-KI试纸润湿后贴在试管内壁,并塞上橡胶塞,用针筒吸入1mL 84消毒液,穿过橡胶塞,注入试管中,振荡试管,观察到淀粉-KI试纸由无色变为蓝色。

⑤练习巩固

上述实验中淀粉KI-试纸为什么会变蓝?请大家写出此反应原理,并分析该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氧化还原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氧化还原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近年来高考和学业水平测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能综合考查学生氧化还原概念以及运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创设生活情境,呈现核心问题

刚才演示图4实验时,我们观察到试纸由无色变为蓝色,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当前的实验现象,惊奇地发现此时试纸是无色的,刚才的蓝色已经褪去了。在刚刚过去的几分钟内,试管中又发生了什么新的反应呢?

②问题串

问题一: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什么?(根据实验信息进行推测)

问题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分别是什么?(根据化合价升降进行推测)

问题三:该反应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发生?

③独立思考

④方法归纳:

a.找——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b.配——根据电子得失守恒,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c.补——从电荷守恒角度,结合反应的酸碱环境,在方程两边补充相应离子或物质;

d.查——检查方程式中元素和电荷是否守恒。

⑤练习巩固

例1: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生成Cu2+和H2O。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endprint

例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四、生活问题导学复习课教学反思

1.设计生活问题和情境使复习更有效

化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高效的化学课堂必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虽占优势,但同样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生活问题拉近了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在复习中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本节复习课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学问题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氧化还原相关知识的回忆和检索,通过两个核心问题、一系列问题串来诊断认知缺陷,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书本上的方块字变成了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化学,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设计核心问题和问题串使知识更系统

导学问题的设计要呈现螺旋而上、层层推进的状态,问题串中的每个问题都应有其对应的地位和作用。核心问题是指能整合教材中的学习重点内容,能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密切相关的,能贯穿整节课的问题或者任务。设计核心问题,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有效地把握核心知识点,在复习课中,这些核心问题就是核心考点。

本课设计了两个核心问题,正是氧化还原这部分教学中最核心的两个考点。两个核心问题都来源于生活,且具有螺旋而上的递进关系。问题串也紧紧围绕核心问题提出,起到了铺设台阶,引导学生解释或解决核心问题的作用。整个问题链具有一条鲜明的主线,能够将课堂的核心内容、核心目标与学生的发展高度地整合起来。

3.设计活动与交流使学习更主动

传统的复习课习惯于通过温故知识点以及练习、讲解习题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很少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化学复习课上的“实验”变得很奢侈,在复习过程中学生没有了“再现”、“再探”的机会,从而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本课精心设计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实验——84消毒液与洁厕灵的反应,将这个实验充分地运用起来,贯穿了氧化还原的两个核心考点。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来验证第一个核心问题,从而复习了氧化还原的几对基本概念以及电子转移的数量与方向;而后,从实验现象发生的新变化,引导学生探究发生的新反应,再归纳氧化还原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步骤“找、配、补、查”。这一源于生活的实验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学生也进行了充分的探究,使學生对氧化还原这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更加清晰,思维层次也得到了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问题导学课堂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