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究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03-06汤艳

化学教与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运用方法自主探究初中化学

汤艳

摘要:自主探究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运用于初中化学教学需要教师抓好以启发学生思维能力为原则、以激发学生自主能动为初衷、以鼓励学生设问试答为载体、以多元展示课堂要素为推力、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方式和以关注过程学习评价为保证六大环节,不断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初中化学;运用方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11—0017—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11.005

自主探究教学方式提倡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各种能力来主动性地去获取知识,这是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倡导的一种理念。在自主探究教学中,学生会大胆地探究并不断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种卓有成效的探究教学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其引入并运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笔者就自主探究教学方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探索。

一、自主探究教学。以启发学生思维能力为原则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状态更多的是被动地接收教师的信息,但是在自主探究教学方式中,教师应当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教学原则。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为例,其中,有一个关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内容,教师分三个步骤来进行这一实验,并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蜡烛在三个阶段(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的状态,在观察了表象后,要思考表象的原因,并且从原因中思考规律。比如,最初观察:蜡烛在点燃前,它是呈现红色或白色,质地柔软并且漂浮在水面上,这就是表象。继续思考:蜡烛在被燃烧以前之所以具备这样的特征,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石蜡中添加了红色素,硬度小,密度又比水小,不溶于水。按照这种“观察现象——分析原因“的探究思路,学生分别对蜡烛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进行研究后,再从个性中总结出观察的方式。比如,在观察物质时,一般可以从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方面人手。当学生能够思考到这个层面时,说明学生已经进入到对规律的总结之中。明显地可以看出,从最初的观察到后期的继续思考再到最后的规律总结,这就是教师一步步地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

二、自主探究教学,以激发学生自主能动为初衷

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发力点就在于“自主”,因此,教师要擅于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氧气”这个章节的教学为例,其中有一个知识内容是“几种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比较试验”,上面分析到,教师会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总结出观察物质时可以入手的几个方面,那么,在这个章节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之前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放在这里,去观察红磷、木炭、硫、铁丝这几种物质本身的特征及其与空气与氧气反应时的特征。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辅助者、支持者的角色,会在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要关注哪一些重点。当所有的燃烧实验都操作完成后,教师就应当提醒学生,同样地,从规律的角度去思考与看待刚才的实验。比如,红磷、木炭、硫、铁丝它们的实验过程可以大方向地归类为几种物质:烟、雾、光、火焰。教师可以启发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这几种反应现象的实质与区别,在总结出这个共性规律后,再用规律去检验刚才红磷、木炭、硫、铁丝这几种物质的燃烧反应。这就是教师不断推动学生去自主思考,自主尝试,自主检验的过程。

三、自主探究教学,以鼓励学生设问试答为载体

鼓励学生的设问试答,指的是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觉得不明白或存在疑问的地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将这些不懂的问题写下来,然后再自己尝试着回答,最后由教师来进行修正、评价、点拨等。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溶液”教学为例,学生在探究“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这两个话题时,会涉及到它们这两者的转化、与浓溶液及稀溶液的关系等等。学生在探究时,很容易会有以下一些疑问,比如: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度是否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就一定是浓溶液吗?不饱和溶液就一定是稀溶液吗?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剂、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哪个浓度更大等等。学生在探究时,遇到这些问题都是很正常的,逐一将内心的疑惑罗列出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回答,不要害怕答错,在解释自己的答案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这其实就是学生自主探究过程的一个推进与深入。

四、自主探究教学。以多元展示课堂要素为推力

由于自主探究是一个由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为此,应当尽量尝试打造一个多元展示的课堂。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有机合成材料”教学为例,这一章节的内容与其他内容相对比起来,更为生活化一点,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为课堂引入以下几种要素:第一,PPT幻灯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为教材中所介绍到的物质,比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配上实物图片。如塑料可以用在食品袋、药品包装材料、管道等。合成纤维可以用在降落伞、渔网、绳索等。合成橡胶可以用在粘合剂、电线包皮等等。第二,微课。教师可以选择一则微课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并用这种微课来作为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引子”。如学生在观看完“白色污染的防治”这个主题的微课后,可以就微课的内容进行探究与学习。总的来讲,多元的课堂要素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五、自主探究教学。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方式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学习活动。以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为例,这一章节里面介绍了维生素、无机盐、水、蛋白质、糖类、油脂等,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选择一种营养素来探究,各个小组要从多个方面,多元角度来探究学习。比如,选择蛋白质作为研究对象的小组,就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包括: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水解、氨基酸的转化、蛋白质的变质以及血红蛋白的构成、工作原理、中毒现象、酶的作用、专一性等等。在成果汇集的课堂里,教师就可以以成果汇报会的方式来请各个小组向班级同学分享自己探究学习到的内容。如此一来,一方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时,不仅可以群策群力,取长补短,而且可以避免单独学习时可能存在的疲惫感与松懈性,从而更好地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将学习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身上,有利于减缓个人的学习负担,从而帮助教师推进了整个教学进度。

六、自主探究教学。以关注过程学习评价为保证

自主探究的“探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变量,学生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比如是思想上的、习惯上的、能力上的等等,它不是一个结果导向型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方式时,可以设计关注过程的学习评价,并将此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保证。比如,在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溶液”这个单元里面,一共有“溶液的形成”“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三个内容。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考评时,除了可以通过习题答对率的高低以及完成作业的质量来判断外,还应当从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精神状态等来评价。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与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能够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时,那么,他们也就更有信心在下一次的自主探究学习中,更好地去发扬自己这一种被肯定和鼓励的学习方式,無形中,该名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要“授之鱼”,更要“授之渔”,每位教师都有责任与义务来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应对问题、寻求对策、探究方法、大胆尝试这些领域上的能力,而这一切的起源,都来自于学生是自主学习的,自主自发的,不是被动强迫的,更不是僵化接受的。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自主探究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它强调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相互交流、合作学习来吸取知识。因此,对学生来讲,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是可行的、可取的、可实现的。为此,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人手来于课堂上释放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价值,让学生能够学得活泼,学得自主,学得扎实。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用方法自主探究初中化学
小图标,大用途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发声练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