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人文资源,助推“阅读之城”
——以“深圳读书论坛”为中心
2018-03-06甘子华
甘子华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26)
迅速崛起发展的国家和城市,被称为文化沙漠。我国香港、上海、深圳等地都曾“获此殊荣”。王京生在《文化是流动的》一书中也说:“深圳的人口构成来自全国各地,中国56个民族都有人落户深圳,语言、饮食、习俗都有相当的差异。加之,涌入的移民,首先要解决的是落脚之处和生计问题,因此即出现了大规模的掘金狂潮,一切皆让位于此,而政府所能提供的初始文化服务,从无到有非常有限。而这一切都是文化积淀论者批评深圳为‘文化沙漠’的真实依据。”[1]72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随后人们提及深圳,多是谈论其经济成就。而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又开始关注文化滞后的问题。由于深圳历史文化积淀薄弱,被人们称为“文化沙漠”。然而文化是可以流动的,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1895-1990)说:“城市可以通过从其他地区或者文明的健康的社会中移植组织以获得新生……看看罗马纪念物和希腊文学为中世纪耗尽的能量提供了多少补给。唯一必须的是那个接受新组织的机体必须处于一种准备就绪的状态。”[2]深圳是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而人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可以带来文化的流动。出版人南兆旭曾说深圳人有点不自信,“总是有一种文化身份的焦虑,你说我是文化沙漠,我就要证明我不是沙漠。”[3]于是,“深圳读书月”活动坚持了18年,使之成为一座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的城市。而其重头活动——“深圳读书论坛”的持续开展,助推了深圳成为“阅读之城”。
1 “深圳读书论坛”的基本概况
1.1 “深圳读书论坛”的创建
从1980到2001年,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深圳人大多来自五湖四海,“来了,就是深圳人”是深圳城市口号。关于深圳移民人口的文化面貌分布,倪鹤琴说:
“移民人口中素质高低落差较大,一部分是具有高学历和较高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前几年,国内大学毕业的博士、硕士有一半以上的人都首先到深圳求职,他们当中不少是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迁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深圳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而另一部分则是来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中小城市或是从县城甚至边远地区迁入地移民,由于不平衡,对文化发展特别是新文化的建构,还缺少应有的武装,需要做补课工作……移民中一流的文化人才缺少,知名度高、颇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非常缺乏。”[4]
正是因为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才市场的竞争压力,深圳人源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有强烈的读书热情和求知渴望。商潮不掩读书声,深圳兴起了一股“读书热”“购书热”“学习热”。
1983年,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市政府决定兴建深圳科学馆、博物馆、电视台、图书馆、大剧院、深圳大学、体育中心、新闻中心八大基础精神文明设施。这“切实改变了深圳特区被一部分人所贬称的‘文化沙漠’形象,为深圳后来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5]还有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深圳书城、深圳特区报业大厦、深圳商报大厦、深圳有线电视台、华夏艺术中心、何香凝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画院等“新八大文化设施”,都初步构建了深圳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学术文化是整个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城市文化结构中,学术文化处于最深层次,是城市文化的根基,是城市软实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学术研究的导向决定城市发展的方向,学术文化的深度决定着城市文化积淀的厚度,学术大师的高度决定着城市文化精神所达到的高度。”[6]1996年6月,著名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便首次提出了“深圳学派”,是对深圳当时的学术文化现状的反思。因为当时的深圳尚缺乏一流的文化学者和学术机构,难以形成底蕴深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环境。于是,2001年读书月组委会决定增设一项“高端文化品牌活动”——深圳读书论坛,让市民能够聆听“大家”的声音。读书论坛也成为“国内外首个以读书为号召、以专家学者演讲为形式、以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和学术文化交流为目的的主题活动。”[7]
1.2 “深圳读书论坛”的发展
1.2.1 初创期:2001-2004年
从2001年到2004年,“深圳读书论坛”处于最初的创立阶段,共邀请了30位嘉宾,举办了32场活动。万事开头难,读书论坛在创立初期也遇到了困难。深圳文化学者、作家胡野秋曾多次参与论坛的策划组织,在创立时,四处奔波于各个企业、单位寻求赞助。他回忆说,“对方表面上都笑脸相迎,可说到最后,态度都是‘大力支持,一分不给’。……你对企业说要办个演唱会,估计不愁赞助。但办个读书论坛,企业就都打退堂鼓了。”“但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市宣传文化事业专项发展基金拨出20万元专款用于首届‘深圳读书论坛’。”[8]
虽然当时的深圳缺少学术大家,但是政府的资助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为处在读书论坛的创办初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2001年10月26日,深圳读书月组委会聘请了6位专家学者为深圳读书月特别顾问。他们对深圳读书月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从首届读书论坛开始,便连续三年登台演讲的余秋雨。“首届读书论坛影响力有限,邀请文化学者的工作面临很大难度。其时刚刚走完‘千禧之旅’的余秋雨不仅爽快地答应来深‘开坛布道’,而且主动请缨,依靠自己广泛的人脉邀约演讲嘉宾。由于他的邀约,当时已经84岁高龄的国学大师饶宗颐才答应‘出山’。”[9]2001年是深圳读书论坛创办的第一年,需要扩大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而饶宗颐先生作为第一位开讲嘉宾,让读书论坛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继饶宗颐后,首届读书论坛还先后邀请了5位专家学者在深圳商报社国际会议厅做精彩的报告。他们分别是南京大学徐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中国工程院院士牛憨笨(1940-2016)、著名当代文化学者余秋雨、北京大学谢冕教授。
前四届读书论坛主要围绕当年读书月主题展开,论坛时间安排基本在周六周日,但也有部分场次安排在周一、周二等工作日内。相比于第一届、第二届读书论坛,第三届、第四届论坛的活动场数明显更多。而在这四届读书论坛中,第三届读书论坛的场数最多,也是历年读书论坛中最多的。并且第三届读书论坛被认为“‘实现规格高、导向准、观点新、效果好’”[10]第三届读书月主题为“提升城市品位 享受健康人生”,与深圳开始建立高品位文化城市密切相关。2003年1月,深圳市委三届六次全会首次提出确立“文化立市”战略。6月,深圳成为了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在这种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深圳提出建立“高品位”文化城市的目标,显示了深圳从“文化是否存在”到“文化品位高低”的问题转移。
1.2.2 成长期:2005-2009年
2005年,是读书论坛创办的第五年。依靠前四届的经验积累,读书论坛开始进入成长期。从2005年到2009年,读书论坛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开始成为读书月活动中最具品牌影响力的活动项目。
读书论坛在这时期进行了很多创新。比如2005年读书论坛创新活动形式,创办了“在历史的天空下”主题对话。首场“在历史的天空下”邀请了文坛南北二侠金庸和二月河,围绕“历史·小说·人生”进行对谈。这次深圳对话被认为是第五届深圳读书月的压轴大戏,也一度成为当年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此后,“在历史的天空下”成为了读书论坛的固定活动,每年都会邀请2位学者进行对谈。比如2006年-2009年间先后邀请了阎崇年、唐浩明对谈袁崇焕(1584-1630)、曾国藩(1811-1872);于丹、杨锦麟对话“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葛剑雄、孟宪实对谈“长安·上海·深圳:移民社会与文化”;星云法师、刘长乐对谈“修好这颗心——人生智慧的达成与启悟”。
另外,2005年读书论坛还首次免费发放门票。因为往届读书论坛观众都需要购票入场,所以免费入场这一举措很受市民欢迎。这一届读书论坛邀请到了著名作家毕淑敏,在深圳市文化局围绕“心理健康与人生幸福”做主题演讲。她回忆起那天的情景时说:
“我记得那次来深圳正是冬天,演讲的票是免费发放的,每个人凭身份证可以领两张,当时我觉得这操作挺正规。发票那天下着雨,天气挺冷,但票很快就发完了。演讲的第二天还是第三天,我到香港去,过海关的时候正碰上一个人,他对我说,他那天去听你的课了,我当时觉得这个读书月的活动真是深入到各行各业普通民众中去了,这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11]223
免费发放门票的方式,其实同年6月创办的市民文化大讲堂活动就已经先一步实现了。但是它与读书论坛不同,读书论坛是在每年读书月活动期间举行,市民文化大讲堂的时间跨度则长达半年,每个周末都有一两次讲座。另外,免费入场也是政府资助公共文化的体现,与2005年10月11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有关。该建议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2]此后,公共文化活动向市民免费开放的这种方式逐渐流行起来。
除了创新形式之外,从2005年起读书论坛的规模和影响逐步扩大,为其它论坛类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比如2005年的“现代家庭教育论坛”“全国校园文学论坛”“全国打工文学论坛”;2007年的“海洋文化论坛”“青工大课堂”“全国未成年人阅读文化论坛”等等。
还有,从读书论坛的举办地点来看,以往论坛全都在市内举办。但是2006年读书论坛第一次把场地安排在了龙岗区,说明了论坛开始关注深圳外来劳务工的文化需求;从读书论坛的嘉宾和主题来看,这几年的嘉宾阵容更豪华,专业范围更广泛。例如2005年首次邀请了海外学者加文·孟西斯,2009年邀请了佛教大师星云法师。
另外,深圳读书论坛也得到了企业和媒体的支持。深圳读书月从2004年开始实行政府委托承办制,之后还吸引了知名品牌企业共同参与和支持。其中,2006年,深圳农行支持读书论坛,冠名读书论坛——“农行金钥匙·读书论坛”;2009年照明企业“海洋王照明”也支持深圳读书论坛活动,冠名读书论坛——“海洋王照明·深圳读书论坛”。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每年还出版《大家的声音——深圳读书论坛演讲录》,收录各位专家学者在读书论坛上的精彩演讲。
1.2.3 拓展期:2010年至今
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也是深圳读书论坛建立10周年。从2010年起,读书论坛进一步追求拓展。首先,因为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读书论坛也进一步深入基层。读书论坛的很多场次都设在龙岗区图书馆和宝安区图书馆。2013年还特别开设了“读书成才青年论坛专场”,邀请了5位优秀青年,分别是银行高管顾亚峰、供电局职工时亨通和叶志晖、青工作家张华、90后诗人毛志刚,向观众分享他们读书成才的励志故事。
其次,论坛形式也在不断创新。继2005年创立的“在历史的天空下”对话之后,2011年新增设了“在诗歌的天空下对话”专场和2013年的“读书成才青年论坛专场”。另外,往届读书论坛“在历史的天空下”活动每年只邀请2位嘉宾进行一场对谈,但在2010年、2013年、2014年都安排了两场对谈,2017年邀请了3位嘉宾。尤其在2013年,除了专设的“在历史的天空下”对谈之外,还另安排了3场对话。
还有,往届读书论坛都是以当年读书月主题为纲,但从2013年起,读书论坛有了自己独立的主题,与读书月主题相区别。这是承办方《晶报》的创新举措,“突破往届嘉宾各讲各的主题的模式,尝试在一个大的主题下,在海内外邀请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个主题展开精彩论述。”[13]比如,2013年读书论坛主题为“我们的时代 我们的青春”;2014年读书论坛主题为“温故与知新”……
并且这阶段的读书论坛第三方的参与度更高。2012年读书论坛改为联办制,由特区文化中心和《晶报》共同举办。其中“在历史的天空下”对谈活动首次由《晶报》接手承办。由于承办方是媒体,相比于政府和企业,媒体更充分利用传播手段和传播平台。比如利用报纸做大量相关报道,并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平台进行宣传。2016年社会组织也参与到了读书论坛活动中,由深圳市阅读联合会、深圳市全民阅读研究与推广中心承办。
2 “深圳读书论坛”的基本特点
2.1 一贯性、时效性
读书论坛是读书月的一个品牌活动,因此读书论坛主要围绕读书月主题而展开。2006年读书月首次确定总主题,直到2016年总主题才由“阅读·进步·和谐”变为“阅读·进步·圆梦”。而在读书月总主题和年度主题下,读书论坛又会根据城市和时代的发展进行调整创新。特别是2013年起,读书论坛不再沿用读书月的年度主题,而是把主题精细化,制定自己的年度主题。
比如,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二年读书论坛便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李京文以“中国加入WTO一年后经济形势”为题演讲;2003年正逢SARS事件后,论坛邀请了著名保健专家陈中辉围绕“从‘首长保健’到全民保健”做讲座;2015年“互联网+”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论坛以“互联网+读书”为主题,邀请了资深媒体人连清川谈“碎片化的时代读经典”。
除了读书论坛主题,在其它方面都体现了论坛一贯性和时效性的统一。在形式上,每年论坛的基本形式为嘉宾演讲和嘉宾对话,但又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特别专场。例如2014年论坛的特别场,邀请了王京生、白岩松做题为“高贵的坚持——深圳读书月十五周年之际的回顾与展望”的演讲。2013年论坛邀请了5位优秀青年,打破了以往只邀请名家大师的局面。
2.2 重人文、轻科学
历年读书论坛主题各异,最大程度地覆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17年来,读书论坛共举办了130场活动。其中,人文学科,即文、史、哲类讲座共计77场,占总数的59%;社会科学,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类讲座共计47场,占总数的36%;自然科学类讲座最少,只有6场讲座,占总数的5%(如图1)。而在人文学科里,文学类讲座则占最多,历史类讲座相对较少(如图2)。
图1 历年读书论坛主题分类
图2 历年读书论坛人文学科类主题
不仅是论坛主题,论坛邀请的嘉宾大多也来自于人文社科。2001-2017年,读书论坛的嘉宾一共有144位,而来自自然科学领域的只有6位。并且文化学者余秋雨和作家唐浩明参与次数多达3次,还有金庸、谢冕、阎崇年、王蒙、丁学良、莫言、王京生7位专家学者均参与了2届读书论坛。这些参与2次或3次以上的学者都是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内的,可见论坛主题和嘉宾重人文,轻科学的特点。
2.3 学术性、高端化
建设学术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发展是读书论坛创建的目的。因此,学术性是论坛的一大重要特点。论坛的嘉宾总是把学术前沿和研究热点,以及极具知识性、权威性、创新性的观点和思想带给市民。例如2006年,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为读书论坛的观众带来了一场“论当代文学创作九大关系”的主题演讲;2008年,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作了题为“当今形势下中国的发展战略”的讲座;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以“当前当代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为主题作专题讲座。
读书论坛比较注重演讲嘉宾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虽然他们在各学科领域分布不均,但大都是各学科领域内的领军人物。他们中间有“国学大师”饶宗颐、“国画大师”黄永玉、“佛教大师”星云大师、“万能科学大师”何祚庥等等,显示了论坛的高端化倾向。这种倾向使得论坛在读书月活动中独树一帜。
还有,论坛的高端化并不等同于高高在上。嘉宾演讲时往往会深入浅出地阐述他们的观点,演讲内容并不晦涩难懂。并且,论坛提供的是一个近距离、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市民可以与名家大师一起互动交流。在嘉宾演讲完毕后,市民有机会向他们提出各种问题,请他们答疑解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个市民和名家间平等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
总体来看,读书论坛在追求高端学术文化前提下,又把握住了群众需求变化,以及城市和时代的发展。并且无论是在论坛主题、论坛形式,还是嘉宾阵容方面,都做到了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求新。
3 “深圳读书论坛”的影响分析
3.1 人与人:学术交流和相互促进
读书论坛17年里,举办了130场活动,邀请了144位嘉宾。国内外的许多名家学者都曾登坛论道,这场“深圳人的文化大餐”,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很多时候,读书论坛都因为听讲人数太多,而不得不让很多人席地而坐。胡野秋记得,论坛最火爆的是金庸,2004年在市民中心的讲座一度引发交通瘫痪,金老与深圳人促膝对话1个多小时;余秋雨也是三次演讲三次爆满。‘周国平讲座那次,有个小伙子轮不上提问,他着急地站起来说,我是从东北坐飞机来听论坛的。’”[14]深圳人饱满的读书热情和城市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得作家、编剧陆天明激言感慨:“我生是读书论坛的人,死是读书论坛的鬼。”作家唐浩明也说:“我觉得读书月从读书论坛开始找到了魂。”
读书论坛让市民“零门槛”接触到学术文化,并面对面与名家交流,他们一方面受到一流学者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与学术大家共同思考、共同进步。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尹昌龙在《阅读看见未来:对我影响最大的书》这样说到:
“我主持过许多读书月的活动,发现深圳的听众特别争气,他们常常提出许多充满挑战的、让人不太好回答的问题。2007年,我们邀请于丹教授参加论坛,她特别能说,语言很抒情,也很流利。但听众问她:‘孔子博大精深,你这样讲是不是讲浅了?’曾有学者对于丹提出批评,认为《于丹〈论语〉心得》有把《论语》肤浅化的倾向,但在深圳,很早的时候,读者就与她有过这样的对话。在这里,深圳的听众与名家之间有非常平等的交流。”[15]
显然,读书论坛不仅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素养,还增强了深圳与一流学者对话的能力。而这种对等交流不仅拉近了市民和名家之间的距离,而且促进了市民和市民之间的交往。
与以往相比,在钢筋水泥构成的现代都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并且,由于深圳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城市里大多数人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带着不同的期待。在这里,他们难免感到孤独。而通过阅读,他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心灵救赎,以此排遣孤独。读书论坛的举办让市民相互聚集在一起,共同聆听大师的声音。读书论坛、读书月的持续举办,也让市民看到了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而努力,也看到了深圳人的读书的热情和求知的渴望。这都让市民的内心充满温暖,从而促进他们的交往。
3.2 人与城:价值引导和文明建设
在人与城的关系上,读书论坛起到了一种价值引导和文明建设的作用。王京生,曾任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他在《大家的声音——深圳读书论坛演讲录》的序言中说:
“深圳尽管目前还没有多少学术大家,但不缺少整合国内外流动的文化资源的能力,更不缺少对高品位学术文化的执着追求。通过深圳读书论坛,我们近距离地聆听学术大家的声音,领略学术大家的风采,从中获取知识、砥砺精神。它的开设为城市学术文化的普及、人文精神的弘扬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营造城市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6]
不可否认,读书论坛对深圳学术文化的构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素养和文明建设,还能够为一代代深圳人提供一种价值引导。更重要的是它让每一个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感受到更多的是阅读的魅力、文化的力量,而不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2006年11月11日,读书论坛邀请了清史研究专家纪连海,在龙岗文化中心以“正说和珅”为题做专题讲座。后来他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参加深圳读书月之前,我总觉得读书应该是文人的一件事儿,而且应该只发生在文化和历史氛围比较浓厚的一些地方。刚听说深圳有读书月时,我还不太明白:深圳也有全民读书的氛围?而且居然不是第一届,甚至坚持了这么多年?自从那次亲身感受读书月以后,我对深圳的印象就特别好了。以前我没有想到,深圳对文化如此地投入,如此地重视。”[11]210
“没想到深圳对文化如此地重视”,也许现在还有很多人都秉持着相同的看法。其实,深圳很早就重视文化了。在建市初期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的梁湘提出,“勒紧裤腰带,再困难也要把教育和新闻文化建设搞上去!”这句话,“让每一个特区的‘开荒牛’至今仍记忆犹新。”[17]此外,深圳重视文化的部分原因还源于市民的文化自觉。例如,1996年深圳书城暨第七届全国书市盛况空前,深圳创下了7个全国第一。
深圳人有着巨大的读书热情,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更需要接受到高端学术文化的浸润与洗礼。读书论坛正是找到了他们之间的这一关联点,拉近了深圳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让更多的人留在这座城市。这也让每一个生活或暂时生活在这里的人拥有一种归属感,一种家的感觉。正是这种文化的力量让市民更加自信,共同书写城市的新篇章。
3.3 城与城:经验借鉴和文化发展
2013年10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市“全民全球阅读典范城市”荣誉,这是该组织在全球城市推行全民阅读颁发的最高奖项。深圳读书月坚持多年,在推动深圳乃至全国的全民阅读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最初是珠江三角洲的近邻城市——中山、江门和东莞纷纷效仿,在本市举办‘读书月’或‘读书节’。接着,青岛(读书文化节)、重庆、郑州(绿城读书节)、兰州等城市,以及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读书节’。这一热潮甚至波及福建、黑龙江、河北、江西等省市的一些中小城市。”[18]
而作为读书月中最具品牌效应的活动——读书论坛,自然也对其它城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前所述,从2005年起读书论坛的影响逐步显现,直接促进了市民文化大讲堂、打工文学论坛、海洋文化论坛等深圳市内论坛类活动的举办。并且,它的影响也不局限于市内,多个城市的读书月都沿用效仿,举办论坛类活动。比如,始创于2002年的中山读书月的“香山讲坛”“中山大讲堂”系列讲座;始创于2004年的江门侨乡阅读文化节的“名家读书论坛”;始创于2004年的绿城读书节的“读书论坛”等等。
其实,在城市与城市之间,读书论坛的影响的不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如邀请名家、公共演讲,更是这座城市对于高品位学术文化的执着追求。这种坚持,让其它城市了解到学术文化在城市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也更注重城市学术文化建设。从全国范围来看,北京是“中国学术之都”。北京的文化底蕴雄厚,而且学术传统深远。无论是学术机构、学术资源还是学术人才,它在中国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并且,北京还引领中国其它城市的学术文化发展。与北京相比,深圳显然还缺乏与北京进行学术对话的能力。“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著名的国际化城市都有与其相称的发达的学术文化。如伦敦、巴黎、东京、纽约等,不仅云集大师级的学术人才,而且有极活跃的学术机构、极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和浓烈的学术文化氛围,正是学术文化的繁盛,才使这些国际化城市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世界性的文化中心。”[19]
因此,只要城市坚持通过读书论坛等高端文化品牌活动,丰富学术文化资源,那么城市将朝着高端文化的目标前进,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价值。而在城市和城市之间,读书论坛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其它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4 “深圳读书论坛”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4.1 坚持高学术品位,又兼顾普及性
2017年是深圳读书论坛成立以来的第十七届,明年读书论坛将迎来第十八届。深圳读书论坛应该在坚持高学术品位的同时兼顾普及性,以更好地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读书论坛让学术走出学术殿堂,成为了学术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市民聆听大家的声音,可以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对于学术大家来说,他们与市民交流时,往往也可以从中获得新鲜观点和看法。但是由于读书论坛名家荟萃,如果嘉宾都讲各自领域里面很专业的内容,那么对于普通市民而言,读书论坛就变成了学术会议,无法真正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因此他们在演讲时,应该从普通人出发,让市民尽可能通俗易懂地了解其中的学术内涵。
另一方面,学术通俗化、大众化并不意味着要一味迎合大众。读书论坛作为一个高端文化品牌活动,应该贴近市民的需求,又要适当高于需求,起到引领市民文化素质的作用。例如,在论坛中,可以增加“名家读名著”的主题类讲座。经典名著经过了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读名著可以让市民不仅与当代学术大家交谈,还与各个时代最有智慧的人交谈。
4.2 形成地方特色,创新活动形式
除了要坚持高品位文化,读书论坛还应形成有深圳特色的文化品牌。读书论坛邀请了我国两岸三地的许多学术大师,但是外国学者和本土学者相对较少。因此在嘉宾邀请方面,读书论坛可以进一步增加外国和本地专家的比例,尤其是深圳的本土学者。因为随着城市学术文化的发展,深圳学术界人才也在不断扩大,他们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深圳学派的建立也是深圳学术发展的重要结点。
嘉宾演讲、嘉宾对话是读书论坛的主要形式。其中每年的嘉宾对话活动,一般只安排一场。其实“强强对话”活动每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做出变动,这样读书论坛才能常办常新,吸引市民参与。例如2010年和2011年的“6+2”模式,即6场演讲,2场“在历史的天空下”对话;2013年的“3+6”模式,即2场演讲,6场对话。7场对话里,包括了2场“在历史的天空下”对话,3场对谈,还有1场由5位优秀青年组成的青年论坛专场;2014年的“5+2”模式,即5场演讲,1场“在历史的天空下”对话,还有1场对谈是深圳读书月十五周年的特别专场。
还有,在论坛主题和论坛嘉宾方面,自然科学领域内还是比较少。举办地点来看,深圳读书论坛从2013年以来,几乎每场论坛都在深圳图书馆举办。往年读书论坛有部分场次设在了龙岗区和宝安区,还有一些是在中学校园里,这都体现了读书论坛在深入基层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因此,读书论坛也可以继续把部分场次设在龙岗区、宝安区、罗湖区等地方。另外,由于深圳(宝安)读书月中也有读书论坛活动,为了整合资源,降低嘉宾邀请难度,深圳读书论坛可以和宝安读书论坛合作,共同举办其中的某些活动。
4.3 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市民参与
自2000年读书月创办以来,每年都会有宣传海报,而读书论坛则是在近几年才开始有自己的宣传海报。这与深圳晶报、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成为读书论坛的主要承办方有关。显然,读书论坛需要加大自身的宣传力度来促进市民参与。在宣传上,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应该根据不同的群体类型,选择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并在读书论坛的活动前期、活动中期和活动后期,线上、线下分别采取不同策略。
读书论坛的嘉宾对于深圳读书论坛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意见。例如毕淑敏,她说:
“我在武汉的时候,看到演讲会场外面的广场上设了大屏幕,当主讲人在里面演讲的时候,外面的大屏幕也在同步播出,很多人站在外面听。我觉得那个形式挺好的,因为礼堂再大,能容纳的听众总是有限的,有了这样高科技的手段,就可以有更多的普通市民能够听到专家学者的演讲。而且这种形式也更自由,观众可以决定听下去还是离开,让文化有了更多的亲民的、和大众零距离的感觉。深圳有那么好的市民广场,如果采用这样的方法,可能吸引更多的市民关注。”[11]224
使用大屏幕的方式可以让论坛在场内外形成互动,使得即使不在现场的观众,也能感受到这些场内学术大师们的魅力。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在全民阅读网:深圳读书月的官方信息平台上传读书论坛的视频,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听到精彩的讲座。甚至对于一些特别精彩的讲座,可以与电视电台合作播出,扩大读书论坛的影响力。
如此来看,深圳确实已从“文化沙漠”发展为“阅读之城”了。“俗话说,看上千年的文化到西安,看上百年的文化到上海,而看几十年的文化到深圳。深圳的文化影响并不依赖于原有的文化资源,相反,它在三十多年间的新鲜的文化创造使之大放异彩,并也由此改变了被讥为‘文化沙漠’的旧有局面。”[1]157但是深圳要成为全面发展的国际都市,尤其是文化大市、文化强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 王京生.文化是流动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33
〔3〕 搜狐网.真实的深圳史是有细节、有温度的历史[EB/OL].[2016-4-8].http://www.sohu.com/a/68229099_401349
〔4〕 倪鹤琴.审美视野中的城市风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28
〔5〕 吴俊忠,党凯.深圳文化发展理念的历史沿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9-24
〔6〕 吴忠.以学术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发展[J].艺术百家,2013(1):93-95
〔7〕 百度百科.深圳读书月[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7%B1%E5%9C%B3%E8%AF%BB%E4%B9%A6%E6%9C%88/9945576?fr=aladdin#4
〔8〕 蔡梦吟,谢洋.一座城市和她的精神文化瞭望者[N/OL].中国青年报,2014-12-1.http://zqb.cyol.com/html/2014-12/01/nw.D110000zgqnb_20141201_3-01.htm
〔9〕 刘悠扬.香飘万里的深圳“文化狂欢节”[EB/OL].[2008-8-26].http://book.ce.cn/ssjj/200808/26/t20080826_16613525_2.shtml
〔10〕 尹昌龙.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71
〔11〕 胡洪侠,张清.向阅读致敬:深圳读书月历届嘉宾回望与回访[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9
〔1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OL].人民日报,2005-10-19.http://kns.cnki.net/kn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RMRB200510190011&DbName=CCND2005
〔13〕 李海若.想和名人名家近距离接触吗?机会又来了![N/OL].晶报,2013-11-8.http://news.sina.com.cn/o/2013-11-08/074228654500.shtml
〔14〕 杨媚.聆听大家声音共享智慧人生[N/OL].深圳特区报,2009-11-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CND2009&filename=SZTQ20091101A170&dbcode=CCND
〔15〕 魏甫华,瘦竹.阅读看见未来:对我影响最大的书[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6:221
〔16〕 王京生.大家的声音:深圳读书论坛演讲录[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5
〔17〕 吴松营.深圳的艰难与辉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7
〔18〕 李峰.深圳亮丽的文化品牌——“深圳读书月”[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1):134-137
〔19〕 王京生.观念的力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