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研究综述*

2018-03-06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视障盲人志愿者

李 健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北京 100081)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关爱残障人士文化权益的意识日渐增强。根据中国残联的相关统计,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其中视力残疾1263人[1]。视力残疾人是一个相对特殊的人群,在信息获取方面具有极大的劣势。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注重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规定:“有条件的市(地)、县(市、区)公共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览室,配置盲文图书、有声读物、大字读物及阅读辅助设备。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阅读推广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扶持盲文读物、有声读物、残疾人题材图书和音像制品出版。继续建设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和移动数字图书馆,通过建设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构建盲文数字出版和数字有声读物资源平台。”[2]截至2015年底,全国省地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共设立盲文及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1515个,共开展残疾人文化周活动5627场次[3]。从某种程度来说,公共图书馆开展的视障服务为视障人群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海洋的窗户,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研究作为图书情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已有不少残疾人服务的相关研究综述,而专门针对视障服务的研究综述较为鲜见。因此,笔者通过梳理2007-2016年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的研究成果,旨在聚焦视障服务,揭示研究现状,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2 国内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研究现状

2.1 国内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研究概况

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将检索时间限定在“2007-2016”,以“图书馆*盲人”“图书馆*视障”“图书馆*无障碍”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出696条记录,剔除不相关和重复文献,筛选出图书情报领域专门研究公共图书馆为视障残疾人服务的相关文献共161篇,统计每年的发文数量(见图1)。

图1 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发文数量统计图

由图可知,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9年开始研究逐渐升温,于2014年达到一个高峰,2015年开始视障服务研究开始稍有回落。

2.2 国内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研究的主要内容

2.2.1 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调研分析

视障服务的调研分析主要面向视障阅览室、视障读者、数字资源服务,其中,周坚宇[4]、张革联[5]和张际[6]分别对广州市、陕西省和全国范围内的多家公共图书馆盲人(视障)阅览室进行调研,分析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吴惠茹[7]、李婉彬[8]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分别对广州市视障群体和全国范围内多个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进行调研,分析视障读者群的基本特征、信息偏好、获取信息方式、使用特点、获取障碍。张冰梅分析了全媒体环境下重庆市视障读者的阅读现状,建议加大信息无障碍和数字文献建设力度,从主动服务和合作服务方面寻求突破[9]。陈艳伟从数字视障服务的内容、视障专属网站和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等方面分析国内公共图书馆数字视障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建立视障数字服务联盟的构想以优化服务[10]。严贝妮从资源类型与分布、服务方式与内容以及服务网站建设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数字视障资源服务的现状及未来优化的方向[11]。

2.2.2 视障数字图书馆建设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立视障数字图书馆为出行不便的视障读者提供远程数字服务成为时代发展的题中之义。张炜介绍了具有业界引领示范作用的国内首家盲人数字图书馆——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建设背景、服务对象、服务方式、资源建设和无障碍技术应用等内容[12]。江淑洁认为应该从宣传、网站无障碍建设、建立盲人档案和读者反馈机制四个方面提升盲人数字图书馆服务水平[13]。郭智从整体规划、软硬件环境、内容与功能等方面提出对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网站建设思路[14]。黄雪琪认为将语音识别技术与语音合成技术应用于盲人数字图书馆,有助于提高视障群体获取信息,平等参与社会活动[15]。陈艳伟基于视障人士使用网络的特点,提出从内容设计、辅助配置设计、为非文本元素提供替换文本和借助志愿者力量来建设视障图书馆[16]。高恩泽通过分析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特点和与政府、业界及社会团体的合作情况,建议从读者需求、网站优化、技术标准和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服务优化[17]。

2.2.3 特色服务案例

近十年来,各图书馆都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诸如图书借阅、设备借阅、送书上门等服务都成为许多图书馆服务的标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特色服务活动有电脑培训、读书会和口述影像。双伟巍介绍了浦东图书馆的盲人电脑班培训服务,自2002年开办至今已有400多人结业,既提升了盲人读者的信息素养,也增强了其融入社会的自信心[18]。葛穗介绍了金陵图书馆和南京新闻广播联合推出的“朗读者”活动,于2012年开办,一年一季一主题,图书馆招募志愿者后进行集中培训授课,由志愿者通过自有的录音设备进行朗读、录音、制作,提交有声读物作品,图书馆进行刻录整理后通过赠送或借阅的方式向视障人士提供服务[19]。刘新菊介绍了重庆图书馆通过自制盲童绘本、每月定期开展盲童故事会、在微信上开展魔法故事会(音频)、在喜马拉雅电台开辟重图太阳花栏目、送书和设备上门、为家长开展在线心理沙龙服务盲童读者[20]。方洁介绍了浙江图书馆浙江省视障中心“心阅”读书会,以会员制的形式连同社会文化志愿者参与的模式来进行。通过拟定阅读领带人的方式,注重与视障读者的沟通协调,充分保证阅读效果[21]。符艺介绍了深圳图书馆的视障公益影院服务和中国盲文图书馆的口述影像服务,通过招募志愿者和严格的培训,口述影像服务极大丰富了视障用户的精神文化生活[22]。

2.2.4 国外图书馆视障服务经验介绍

对国外视障服务经验介绍主要来自美国、韩国和俄罗斯三个国家,其中,王林军介绍了俄罗斯盲人图书馆的相关服务经验,在宣传方面,通过在各种媒体上做公益广告、出版盲文文献、开展娱乐休闲活动、参加阅读活动和比赛、建立流动图书馆等方式,吸引视障人士利用图书馆[23]。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根据读者信息需求采访文献,购买盲人文献,复制平版印刷的图书,出版盲人杂志和图书,并不断加强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24]。朱海英概述了国外图书馆(英、美、日、俄罗斯)在法律保证、信息资源保障、推广数字技术,实现数字化服务、对外合作、阅读推广和宣传等方面的服务情况[25]。刘玮介绍了美国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的法律设计所经历的阶段及其全面而系统的法律环境,既包括图书馆专门法、图书馆相关法,也包括图书馆行业自律规范[26]。另外,他还介绍了美国州图书馆法的主要内容并建议通过加强交流合作,与国际惯例接轨,逐步完善为视障群体服务的图书馆法律体系[27]。夏亚云介绍了韩国LG数字有声读物图书馆,不需要复杂的连接程序和用户认证,只需通过基于NFC技术设计的移动电话就能利用图书馆系统和信息服务[28]。

2.2.5 《马拉喀什条约》与视障人士权益保护

2013年6月28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了《马拉喀什条约》,要求缔约国在其国内法中规定,通过对版权权利人的权利规定限制与例外来允许复制、发行、提供已出版作品的可供视力障碍人士使用的格式,以此保护视障者获取信息的权利。从2014年开始,《马拉喀什条约》逐渐为国内图书馆界重视,相关介绍和研究不断出现。其中,曹阳[29]认为,为推进该条约在我国的实施,建议我国著作权法明确图书馆的被授权实体地位及其可以享有的例外与限制、所提供服务的受益人范围等。林敏[30]认为,图书馆应该结合《马拉喀什条约》对视障者服务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向立法机关反映图书馆的诉求,研究掌握和正确运用法律规范,不断提高为视障者服务的能力。王娟娟、吴跃伟[31]通过对国际上针对视障人士的著作权限制与例外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建议一方面积极推进面向视障人士的版权例外与限制政策方针的建立与实施,另一方面,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确保为视障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

2.2.6 视障服务工作人员

视障服务是一项有温度的人性化服务,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目前,视障服务工作人员以图书馆内工作人员为主,以社会志愿者为辅。专门论及视障服务工作人员的研究相对较少,朱海英认为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工作人员应具有热心、耐心、责任心,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一定的文献检索知识、盲文知识,懂计算机,会使用新技术设备,有一定的协调能力[32]。刘晓君认为应通过建立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拓宽志愿者服务内容,把志愿者服务纳入发展规划等举措不断提升视障服务水平[33]。陈彤结合浙江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实际情况,分析志愿者存在人员来源渠道单一(学生为主)、长期服务志愿者较少、以到馆服务方式居多、个性化服务欠缺等问题,建议制定并完善志愿者管理办法、加强志愿者培训工作、实施志愿者激励机制、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34]。

3 分析与总结

3.1 加强图书馆立法与服务标准化建设研究

2016年9月30日,《马拉喀什条约》正式生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图书馆界已经开始关注条约与我国法律如何进行衔接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条约如何落到实处,后续如何开展具体工作,还需要持续关注和研究。只有通过及时跟进国外相关立法建设与研究进展,结合我国服务实际,尽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为视障服务提供强大的法律和制度保证,才能促进视障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公共图书馆开展的视障服务大多各自为战,缺乏有效地交流互动,服务形式千差万别,服务效果评估缺乏有效标准。因此,应该结合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的相关标准和国际上视障服务的成熟标准规范,在服务资源、服务效能、服务宣传和监督评价等方面细化视障服务的具体内容,尽快出台图书馆视障服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公共图书馆的视障服务进行规范和指导。

3.2 加强对国外视障服务和无障碍技术应用的跟踪调研

近10年关于国外的视障服务经验介绍,时间分布为2009年1篇、2011年1篇、2013年2篇、2014年4篇、2015年2篇,其中,具体到某一国家的服务相对研究深入,而将国外服务总体考察的往往流于空泛,可借鉴内容较少。从已有研究成果看,对国外视障服务跟踪调研不够,研究范围偏窄,不能全面反映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视障服务进展和无障碍新技术应用情况。比如,面向盲人用户的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智能腕表、智能眼镜等),帮助阅读的智能盲文平板电脑,帮助出行的盲人语音导航系统和导盲机器人,专门面向盲人用户的口述影像电视台服务。这些相关无障碍技术应用和服务并未得到国内图书馆界系统地介绍,如何利用日新月异的无障碍新技术提升现有的视障服务研究亟待拓展。因此,应对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图书馆视障服务和无障碍技术应用情况开展定期跟踪调研,及时更新服务理念和技术应用,为国内图书馆视障服务提供借鉴。

3.3 加强视障数字图书馆和移动端服务研究

视障数字图书馆为视障用户获取文化信息、提升信息素养提供了极大便利,为消弭信息鸿沟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以提升视障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国内公共图书馆的共识。2008年9月国家图书馆与中国残联信息中心、中国盲文出版社合作共同建成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2011年4月国家图书馆与中国残联信息中心共同建成中国残疾人数字图书馆。其后,2011年12月上海图书馆推出上图无障碍数字图书馆,2014年10月山东省图书馆推出“光明之家”盲人数字图书馆。另外,中国盲文图书馆网站和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的“心声·音频馆”专题网站的建设都是国内视障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对视障数字图书馆的简单介绍和提出建设思路,对不同视障数字图书馆服务情况的深度研究还比较少。借鉴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成功经验,在视障服务方面通过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和区域合作等机制创新,探索建立视障服务联盟,深化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将会是未来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成为互联网接入的重要接口,而公共图书馆利用手机开展的视障服务还比较鲜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盲文图书馆推出的“掌上盲图”手机app和“心声·音频馆”推出的盲用手机客户端,为视障用户访问资源提供了极大便利。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已有的语音识别技术和无障碍技术,在移动端加强技术研发,通过更符合视障用户需求的app和客户端来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因此,移动端的视障服务也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

3.4 加强实证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实证研究型的文章相对较少,建议对策型的文章居多。基于特定图书馆视障服务实践,分析服务现状并提出建议对策,往往流于同质化,从宏观层面的隔靴搔痒往往不能在微观层面立竿见影。因此,要从能切实了解视障读者需求、阅读心理、信息能力素养等方面开展实证研究,评估公共图书馆开展的面向视障读者的特定服务的成效,通过探索解决一个个具体的实际问题,真正把握读者需求的“痛点”,发现已有服务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基于用户需求的精准化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1〕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EB/OL].[2012-06-26].http://www.cdpf.org.cn/sjzx/cjrgk/201206/t20120626_387581.shtml

〔2〕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的通知[EB/OL].[2016-08-1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8/17/content_5100132.htm

〔3〕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5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残联发(2016)14号】[EB/OL].[2016-04-01].http://www.cdpf.org.cn/zcwj/zxwj/201604/t20160401_548009.shtml

〔4〕 周坚宇.视障阅览室“遇冷”现象引发的思考——基于广州市10个区级图书馆的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4(16):83-90

〔5〕 张革联.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无障碍信息服务的困境与拓展——以陕西省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7):85-88

〔6〕 张际.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调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19):82-85

〔7〕 吴惠茹.广州市公共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现状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9(2):36-38+117

〔8〕 李婉彬,李燕娜.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信息需求调查及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4):77-81+53

〔9〕 张冰梅,易红,刘晓景,陈祥娟.全媒体环境下视障读者阅读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3(6):127-132

〔10〕〔16〕 陈艳伟.基于视障人士网络信息需求的视障图书馆建设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2(6):33-36

〔11〕 严贝妮,王运.我国台湾地区公共图书馆数字视障资源服务的调查与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15(4):55-62

〔12〕 张炜,李春明.积极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 人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网站介绍[J].图书馆建设,2009(9):65-67

〔13〕 江淑洁.我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建设概况[J].图书情报工作,2009(17):64-67

〔14〕 郭智.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网站研究与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10(13):64-65+70

〔15〕 黄雪琪.关于建立盲人语音数字图书馆的设想[J].图书馆学研究,2011(2):33-35+61

〔17〕 高恩泽,毛雅君,李健.携手共建信息无障碍平台 共同推进图书馆文化助残——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服务情况及展望[J].新世纪图书馆,2016(6):57-60

〔18〕 双伟巍.打开视障者心灵的窗户——以浦东图书馆视障者服务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1):31-34

〔19〕 葛穗.面向视障人士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金陵图书馆“朗读者”活动及启示[J].公共图书馆,2014(3):58-61

〔20〕 刘新菊.浅谈重庆图书馆如何保障盲童读者的阅读权利[J].农业网络信息,2016(6):109-111

〔21〕 方洁.视障读者的阅读活动初步探析——以浙江图书馆浙江省视障中心“心阅”读书会为例[J].图书情报导刊,2016(6):45-49

〔22〕 符艺.口述影像在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中的应用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4(8):77-81

〔23〕 王林军.俄罗斯盲人图书馆宣传活动的特点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3(12):46-49+54

〔24〕 王林军.俄罗斯盲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实践与启示[J].图书馆,2014(2):69-71

〔25〕 朱海英.国外图书馆视障服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研究,2014(5):62-65

〔26〕 刘玮.美国图书馆视障群体服务的法律环境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9):98-102

〔27〕 刘玮.基于盲人和残障人士服务的美国州图书馆法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5(3):93-96

〔28〕 夏亚云.面向视障读者的泛在图书馆——LG Sangnam图书馆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0):103-105

〔29〕 曹阳.《马拉喀什条约》对公共图书馆服务视力障碍者的影响[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1):103-109

〔30〕 林敏.新的国际版权立法对图书馆为视障者服务的影响——基于《马拉喀什条约》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4(10):74-78

〔31〕 王娟娟,吴跃伟.国际视障人士著作权例外与限制条约发展现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1):78-91

〔32〕 朱海英.谈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工作人员的基本素养[J].黑河学刊,2013(11):189+192

〔33〕 刘晓君.对盲人图书馆(室)志愿者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07(3):83-85

〔34〕 陈彤.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实践探索——浙江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站服务现状的分析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0(4):40-42

猜你喜欢

视障盲人志愿者
志愿者
TOUCHING ENJOY——适用于视障儿童的趣味积木玩教具
我是志愿者
叙事疗法在视障学生思想品德融合课程中的运用
随声附和的盲人
自首的盲人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盲人节
视障儿童功能性视力软件化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