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3-06孙帆
孙帆
(延边大学,吉林延吉 133000)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引言内容。“听说读写”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可以看出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一堂好的写作课应该如何上、怎样用这堂作文课来指导学生学习是写作教学的难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当下写作教学讲课难、实施难、收获难的“三难”局面使得写作教学发展比较缓慢。造成作文教学陷入困境有多方面的原因。抓住根源,解决问题,就是牵住了写作教学的“牛鼻子”。
1 中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外部环境
就外部环境而言,首先,写作课没有成为单独设立的学科致使写作成为边缘化学科,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终处于缺席地位。其次,部分高等院校对于大学阶段写作课也不重视遂取消了写作课、并且没有专门的写作相关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使得专门的写作研究型人才缺乏,后继无人。最后,没有专业性的国家级核心写作类的期刊,使得写作教学发展举步维艰。
1.2 内部环境
1.2.1 教师层面
从教师层面来说,第一,写作课没有单独成为一门课程,没有专门写作教师。第二,教师认识不够,认为写作教学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教,写作课往往成为任意练笔课,写作训练较少,使得《课程标准》要求的写作训练没有落到实处,缺乏科学性,为写而写。即使写作课程数量有了质量却往往达不上去,写作课程质量高低不一、参差不齐。一堂作文课变成了人人都能讲、人人不好讲的局面。
1.2.2 学生层面
从学生层面来说,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致使作文素材较为单一;学生的创作构思、创作理念、结构框架没有合理清晰的规划。多种因素的叠加使得语文写作教学处在不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局面。
2 中学生写作教学的改进对策
2.1 完善理论,正确认识
首先,应该完善相应的写作理论。完善的写作理论包括基础写作、写作史、写作规律认识、写作前瞻理论等。由于当下部分写作理论内容较为混乱、写作理论不得法、从而导致市场中出现相关“写作模板”等捷径类书籍出现,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固化,作文不再成为一种真情实感的表达。
2.2 教师应该如何做
2.2.1 阅读教学,有机结合
教师应当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孔子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将阅读教学贯彻到写作教学中,通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写作兴趣。
(1)课内阅读,就是以课本为素材来写作文,通过解读课文的语言方式思想内涵、形成对文本的思路把握,来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根据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来进行写作训练。其一般表现形式有改写课文、扩写、缩写等。以读写为例,教师在上鲁迅《故乡》时,教师针对少年中年闰土的前后变化,在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基础上,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闰土,用闰土的语气来写出闰土为什么在面对“迅哥儿”由年少时期的亲密到中年的畏手畏脚的心态变化的小作文。这样使学生在高强度思维和读写活动下,促使学生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同时提高;而课内阅读既能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又能为学生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课内阅读集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为“创境作文”提供良好环境。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在“阅读-思考-表达”过程中提高了。
(2)课外阅读即通过语文课外活动+课堂汇报模式完成。比如学校可组织学生以学年为单位进行读书比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读书交流,每周举行汇报交流,具体表现方式为分享名言警句并说明缘由,或对比原著与拍成电视剧相比增减情况。在交流汇报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作文素材积累和文学素养。通过课外阅读泛读和积累,使得语言文字运用在实践中得到重视,并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2.2.2 搭建平台,展示个性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除了阅读教学的相辅相成之外,教师作为主导还应当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学生个性化写作的舞台。让每个学生的写作都具有自我个性化的展示与表达;而个性化写作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准确表达、自由表达。
2.2.3 教师下水,抓住细节
提高写作水平,还在于教师“下水”,教师应该进行“下水作文”教学。即在作文讲授过程中,师生同写一篇作文,师生共同进步,要教会学生“游泳”,教者也必须先下水示范。教师布置一篇题目为“难忘的一件事”,大多数学生都写班级一起踢足球的事。而大部分学生叙事单一,为了叙事而叙事,缺少细节刻画。针对中学生作文细节刻画不到位的现象,教师亲自“下水”,着重对细节描绘,让学生学习到细节对于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同时教师也丰富了写作教学经验,从而改进传统写作教学模式。
2.3 学生应该如何做
2.3.1 观察生活,立足实践
在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生活是写作之源,学生要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善于运用手中的笔,用简练的语言去记录当时发生的事;其后再展开详细叙述这件事,那么一篇优秀的作文就应运而生。优秀的作文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所以要想学会写作必须学会观察生活、参与生活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留心周边客观事物,与其建立起特殊的联系,再将这联系融入写作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体验。
2.3.2 预设提纲,做好准备
写作文需要提纲。好的作文不是提笔而就的,而是经过巧妙构思和立意之后写成的。以一份试卷为例,作文提纲的撰写应在何时?首先试卷拿到手在写完班级姓名等之后就要看一下作文题目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做完基础部分之后写作之前基本心中对于作文如何写已有初步想法了,然后再将自己的想法用寥寥数笔列出来形成基本框架,将其框架展开叙述,增枝添干,一篇优秀作文为应运而生。
3 结语
写作教学提高首先在于要改进传统作文单纯批评模式。即改以往的教师评价为学生互评;通过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交流展示评价结果,提高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在互评过程中取长补短,丰富了学生的作文素材和思维。写作教学还要进行分步训练,精细训练。所谓分步训练,在于没有所谓的速成,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积累。即通过观察生活,深入阅读完成。而精细训练在于抓住细节刻画的“抓手”;牵一发而动全身,精准描写,具体刻画。还需建立作文集。教师可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学期将学生的优秀作文集中起来,形成集册、使得学生能够积累到丰富的素材并且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