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2018-03-06王桐晶
王桐晶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学前教育属于启蒙教育,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学习有着深渊影响。因此国家国务院、教育部门对于我国幼儿教育一直非常重视,并且在幼儿教师队伍方面的建设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这就要求学前教育要以提高本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力求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全面推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1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1 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
幼儿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地位不可缺带。幼儿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言行举止、品德修养会深深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为了能够从小奠定幼儿乐观、积极的学习观、生活观,更好的开发幼儿眼界与智力等,全面提高我国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就显得更加必要。唯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才能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优质教师资源,这是幼儿教育质量得以保障前提。
所以说,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能够促进幼儿教育质量提升,也是确保幼儿学习系统化、智力得以有效开发的关键。重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结合国家教育需求,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战略是非常必要的。
1.2 提高学前教育社会影响力
培养优秀的幼教人才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以及学前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在扩大生源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如果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才,使人才达到高水平的专业技能,那么这些优秀的人才必定会获得幼儿学校与教育机构的青睐,从而有助于学生就业率的提升。而且,学前教育专业的口碑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前来考察和报名,从而在提高学校知名度的过程中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学生跟学校之间的互惠互利,从而实现双赢的终极目标。
2 高素质技能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化对策
2.1 注重“以人为本”理念,改进学前人才培养方案
想要引进具备良好素质的学前教育人才必须把握住几个以其作为衡量标准的人才选拔原则,这几个原则分别为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考核原则和教育理念及教学态度的考核原则。把握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考核原则之后,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学前教学理念,结合当前学前教育各个方面的发展前景与教育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及方案。对于引进人才的培养方向必须是多角度的,对于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教育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写作教学能力等教育技能严格要求,令其逐渐提升到标准的学前教育水平层次上。
2.2 从社会实践活动入手,满足学前专业基本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的具体课程内容是丰富并且趣味十足的,其课程中的主要魅力大多体现在其实践课程的开展,学前教育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书法课、音乐课、幼儿绘画课、舞蹈课、手工课等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幼儿的文化素质及人性化培养都具有良好的教学导向。学前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方式与环境选择较为灵活,参与学前时间教学培训活动的教学人员可通过多媒体或者日常时间的课程模拟方式达成实习中的学前教务目标。
2.3 从专业教学研究入手,强化理论与实践的集中效益
在教育学培训理论当中,一直强调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并行培训,以培养受训人员全面的双向教育发展。因此在培训开展前期,培训基地的具体培训内容的设置务必以实际学前教育的需求与教学中的理论内容作为数据支持,在培训进行中以学前教学课堂中的教学任务作为培训主线,培训基地中的实践课程作为辅助线,完善受训教师的技能,例如开展教师的普通话等级测试、学前职教技能的比赛等。
2.4 从专业教育评价入手,实现人才培养双向辅导
优质专业的教育评级体系是约束教师教学行为的关键,该体系的成立对于教师的外向要求以及其对于自身的要求都制订了较高的标准。该体系要求在对学前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不应只注重其专业技能的培训发展,一名合格的储备人才更应具备高尚的操守以及良好的文化道德素养,在教学中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发展研究理念,具备教学创新的能力。此时就应结合教师评价体系对受训者进行这两方面的考核,为学生的教育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后方保障。例如 ,可以在教师培训机构中建立模拟评价的模型软件,设置单人考评与教师团队考核等多种评价功能以便于培训中的评价体系的应用。
2.5 构建“模块平台”体系,凸显学前技能课程优势
通过对当前学前教育培训系统中多种培训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模块平台的构建对于整体的培训具有良性引导的作用,此类平台体系的建立紧紧围绕学前课程目标改革的方向,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培训特征课程,具体有基础学前教育课程、应用教育课程、通识教学课程以及实践教学课程等。学前教育的实践教学培训目标主要指通过传统学前教育理论与当今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从培养学生的德育、体能、智力开发、艺术修养等方面着手,开展有层次有等级的实践技能性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在受训中对其实践教学技能的考察也是重要的一项工作,培训模块平台当中应当包括绘画技能培训、声乐培训、舞蹈培训、手工培训等多种训练模块。在此种平台中教师才能全面完成教学技能的补充及完善。
2.6 引入“多方需求”机制,实现学前教育专业实训
随着人们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学前教育领域的人才需求数量也处于迅速递增的状态,在此种人才稀缺的严峻形势下,人才的引进思维可以不单单局限于一条道路,由于当下教育中资源与人力较为分散的情形,可以与多方教育涉及的部门和机构进行培训方面的沟通交流,在协商成功的条件下实施培训人员的培训环境交互,并且定期与不同组织中的教育机构人员开展学前教育培训知识的研讨,共同创办科学合理的校外教学培训基地。对于从高校或地方区域引进的实习教学人才,可分配到与之合作的教育机构当中进行培训交流学习,实现校外实践培训。例如,当前各大重点学校往往会与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学前教育上的战略合作,在自有校区或校区外设立校园间合作的附属幼儿园。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为学前教育人员提供了专业的实践训练机会,同时为其教学工作的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7 设置“综合实践”模式,保障学前实践教育活动效益
在针对学前教学教师的综合实践的培训内容当中,绝大多数是以其对教学实践的应用以及专业教学技能素养作为理论依据而设立的,教师在培训中往往要历经多种培训平台方可达成培训的终极目标。综合实践的培训模式中包含完善的实践应用管理型教学人才监管制度。其中对于培训人才的管理制度都是参照幼教团队中的典范管理案例以及国家级的幼儿教学人才发展计划制定的,整个过程完全是以培养出高文化水平、高教学技能、高道德情操的幼儿教师团队作为最终培训目的,结合《幼儿园的经典教育探索》《幼儿园的规范管理》等学前管理教育规范要求,最大程度完善学前教育体系。
3 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我国幼儿教育整体质量的关键。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效与质量,就是为幼儿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国家幼儿教育事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