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
——以安庆市某乡镇为例
2018-03-06汪燕
汪燕
(安庆市大观区石化三小,安徽安庆 2460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远离家乡,奔赴城市,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已成为全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从全国来看,这些孩子约有6102.6万人,占所有农村儿童比重达37.7%,占全国儿童的比例为21.9%[1]。为了美好社会建设和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调查研究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并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
1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研情况分析
调研走访了安庆市某乡镇,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走访了学校其中留守儿童20余人。调查发现大约67%留守儿童家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打工,有17%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8%外出经商,7%是其他收入途径。
调查中约29%留守儿童会常常做家务,50%会偶尔做一些,21%不做。留守儿童心情不好时会找谁倾诉,其中找父母倾诉有10人,占调查人数5%,找监护人倾诉有20人,占调查人数10%,而选择找朋友倾诉有83人,占调查人数43%,而自己调节的有82人,占调查人数4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很少的留守儿童愿意和父母进行情感的交流,大多更愿意选择自我调节和朋友倾诉。5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是内向的,45%认为自己外向。留守儿童的父母多长时间和自己联系,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一天联系一次的占调查人数的13%,半周联系一次占调查人数的25%,一周联系一次的占调查人数43%,一个月联系一次的占21%。
关于对自己目前学习状况满不满意,调查结果显示有28个孩子满意,占调查人数的14%;其中93个孩子比较满意,占调查人数的47%;对目前的学习状况不满意的有74人,占调查人数的37%。在调研过程中也走访了个别老师,关心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且调查问卷中询问老师是否找过留守儿童进行谈话 (心理疏导)。调查结果显示,其中被老师找过谈话的有118人,占调查人数的59%。
2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作为一群特殊的小群体,从小远离父母,从小就缺少健全的父爱或者母爱,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各样心理或生理问题。
2.1 留守儿童生理问题
在走访的留守儿童中监护人多为老人,由爷爷奶奶或者邻居朋友照顾长大。一方面,这些亲朋好友虽然能给予孩子基本的生活所需,可是,毕竟不是亲生父母,无法密切关注孩子们随着年龄增长所导致的青春期生理上的问题,身体发育所面临的尴尬的问题,这些对于懵懵懂懂的孩子来说,难以对除父母以外的人吐露,可能会给孩子的生理教育造成一定的问题,或者更严重的是产生一些生理疾病。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们,由于缺乏精心的照顾,生活起居上肯定无法与有父母陪伴时相比,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长期的营养不良和个子矮小等问题。
2.2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长期和爷爷奶奶们生活在一起,由于思想观念、教育方式的不同,双方之间都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长此以往,会导致孩子内心极度缺少安全感,进而产生怨恨和偏颇的心理。许多留守儿童会产生一种怨恨和嫉妒的心理,一方面可能因为父母忙于工作很少与自己联系,便认为自己被父母抛弃,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怨恨父母抛下自己,让自己一人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不愿意和他们亲近,反而远离他们,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另一方面,嫉妒那些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两相失衡的情况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和内向,有些本身性格就内向的孩子,变得更不愿主动和别人亲近,变得沉默寡言,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许多留守儿童反映,在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在课堂上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授课内容,课下又不好意思问老师,回家后又没有人辅导,导致学习成绩不能提高。
2.3 家庭教育方面
留守儿童大多是隔代教育,爷爷奶奶大多年事已高,文化水平也不高,在他们传统的观念当中,学习知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够挣钱、养家,长期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自然导致许多孩子不重视学习,自觉性差。缺少父母的鼓励,他们会觉得学的好或者不好,没有任何差别。在平时的家庭辅导当中,爷爷奶奶受教育水平较低,无法给予孩子真正有益的作业辅导,也无法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未来规划的指导等,当问及这些儿童将来要做什么时,有不少孩子表示,自己成绩不好,希望尽快步入社会挣钱给家里减轻负担。此外,由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都是农民工,他们本身的受教育程度就相对偏低,在他们看来,“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
3 农村留守儿童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政府层面
留守儿童的产生,是因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对农民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且单纯地靠种地养活全家人已经不符合现实,这才导致大批务工人员涌入大中城市。政府应积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温饱的问题,让他们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能养家糊口。各地政府应该在立足当地特色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吸引外地投资商在当地建厂等,鼓励当地的农民进厂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当地政府对教师在晋级和评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激励农村中小学教师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而做出不懈努力[2]。
3.2 学校层面
学校老师在进行正常的授课之外,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加强了解,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问题。面对学生一视同仁,对于成绩稍差的同学更应该给予鼓励和关注;课下积极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等;平时通过增加班集体活动,营造一个团结互助健康和谐的班集体,让每一个班集体成员都能在其中享受到家人般的关怀和温暖。学校更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设置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引进专业的心理老师等,定期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测评和监督,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重视。
3.3 家庭层面
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在家庭允许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外出,若是避免不了,也应该经常回家探望子女,日常的电话关怀更是不可少,尽量为孩子营造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既然担负起了照顾孩子的事宜,那么除了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之外,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更应该关注。作为留守儿童自己,在心理和生理上面临困惑和问题时,应主动联系老师、父母、爷爷奶奶倾诉,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更乐观。
4 结语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与留守儿童交流,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无论是心理和生理上都面临许多的问题。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在优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前提下,也应逐渐把目光和视野投放到城镇留守儿童中。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不可少,政府、学校、家庭三者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等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