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加强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引领作用

2018-03-06宫奕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贫困家庭贫困地区精准

宫奕璐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中央提出的扶贫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中国的历史上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总书记在成都会议上提出,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从“打赢”到“打好”,之前的“打赢”是目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从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打赢完成的这个问题不大,那如何把更具含金量的“打好”完成,才是接下来三年的主要任务。要“打好”扶贫攻坚战,更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性作用,积极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目前,我国教育扶贫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与就业扶贫、在贫困地区设立教育扶贫基金,为贫困学生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为在校的贫困学生提供奖、贷、勤、补、减的资助等[1]。

1 我国贫困地区教育现状

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未来要实现伟大祖国的复兴之梦,就必须依赖于有为青年们。而只有教育才能够使他们成为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接班人,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所有的年轻人都应该能够享有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使素质教育不遗漏地惠及到每一个贫困儿童,才能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目标。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扶贫工作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纵观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仍有些不尽人意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义务教育的完成度较低[2]。经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过程中,初中阶段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而辍学的现象十分严重。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一个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的权利,义务教育作为国家最基础的教育,如果不能使每个适龄儿童享有此权利,不能使教育资源真正地实现平等分配,那么势必会影响我国国民未来的综合素质,摆脱不了贫困的枷锁,不能有效的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第二,“集中办小学”的政策成效较低。早年间,由于计划生育国家政策的推行,使得贫困地区的新生儿出生率降低,继而使得这些地区的学龄儿童相应减少。为了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集中推行了 “集中办小学”的政策。但在实践当中,却因不接地气,造成了贫困地区学龄儿童上学路途变远、出行安全得不到保障等不便,从而影响了政策效果,偏离了政策目标。第三,师资力量的薄弱影响教学质量。在我国贫困地区普遍存在教师学历偏低、综合素质较不高等诸多问题。很多贫困地区,常常会有一个老师身兼数职的情况,这种情形必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保证。第四,校舍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在很多偏远的贫困地区,学校缺乏如场地、桌椅、课本等教学使用的基础设施。在这样的环境下授课,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2 加强教育扶贫引领作用的措施

扶贫先扶智,只有不断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才是进一步推动扶贫工作的有效措施。加强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引领作用就是要根据各个贫困地区的特殊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精准发力[3]。真正使贫困家庭的孩子行使自己的权利,享受到扶持政策、接收到最基础的教育。

2.1 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普及

为进一步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首先可以从改善贫困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做起,从基础设施上保证义务教育的发展,大力缩小城乡教育资源上的差距。要扎实推进我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要求,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基本教学需要,确保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从而保证义务教育在我国得到均衡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保障村小和教学点的基本办学的工作,从而保证和推动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普及。

2.2 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贫困群众脱贫本领

职业教育是实现精准脱贫、提高个人生存和发展技能以及摆脱贫困的有效手段。贫困家庭的年轻人可以通过参加职业教育,转变思想观念,并学到一技之长,提高自身的致富本领,从而带动全家脱贫致富。发展职业教育就必须围绕帮助贫困家庭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实现脱贫致富。可以通过以各个县为中心建立一些具有公益性的职业培训组织,并通过推广全面覆盖,并促使人社、扶贫等多部门对职业培训形成资源共享的培训机制,尽可能地实现贫困家庭家中至少有一人能够通过职业培训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同时,广大贫困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市县的教育资源优势,建立精准扶贫实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中心[4]。

2.3 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首先,国家必须做好及时扩充贫困地区师资的工作。在扩充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时,要坚持“精准补充”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标准、精准招考,重点配齐紧缺学科的教师。其次,制定并执行“精准扶贫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可以通过定期选拔一批家庭经济困难、成绩优秀,且愿意从事贫困地区教育的高中毕业生到师范院校免费就读,定向培养。最后,做好教师的精准培训工作。这就要求要针对紧缺学科教学内容,对教师开展专业培训。根据各地贫困县乡村的实际情况和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从而达到增强培训的高效性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目的。

2.4 增强资助力度,扩大帮扶覆盖面

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要加大教育精准扶贫的资助力度,加大资金投入量和扩大政策覆盖面,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具有针对性地精准扶贫资助体系,使得贫困学生都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教育扶贫当中,要对接现有登记在册的贫困户信息,准确摸清贫困家庭学生数量,对这些在册贫困家庭就读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减免学杂费,并提供助学贷款与勤工俭学机会。另外,要进一步畅通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渠道。应建立健全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积极联系专业对口的企业为贫困毕业生定向提供就业服务[5]。

2.5 关爱留守儿童教育,保证健康成长

数据统计,我国的留守儿童已达6000万。父母常年在外,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即使解决了物质问题,教育方面的缺失导致他们心理的不健康与每年留守儿童犯罪率的上升已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可采取如下几种方式应对。

首先学校应该对留守儿童增加一些针对性的课程,多开展一些丰富的课外活动,打开他们的心结。在活动中多表扬多鼓励,给予他们信心,从自卑的阴影里走出来,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保证其心里的健康。

其次,用真爱进行引导,传递爱心教育。对于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他们长期生活在缺失父母关爱的“孤独城堡”中,他们其实内心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因此学校教育要从平时的生活细节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加强,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注,感受到温度。

最后,要让留守儿童认识到学习文化、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留守儿童对父母缺乏理解,甚至埋怨父母,还有的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转变他们的思想。父母外出打工,都是想提高家庭的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的做法,并积极奋发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教育作为我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意义十分重大。加强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引领作用,是贫困地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教育扶贫,不仅仅能够让贫困人口和地区转变思想意识,掌握生存和发展的技能,让其早日摆脱贫困,而且可以加强对精准扶贫的引导作用,真正做到从“教育扶贫”到“依靠教育扶贫”。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政府报告的郑重承诺,更需要我们利用教育的力量,稳步前行,完成这伟大的光荣使命。

猜你喜欢

贫困家庭贫困地区精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三部门: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面纳入就业帮扶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精准的打铁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