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旅游类专业的礼仪教育

2018-03-06华秋瑾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礼仪规范院校

华秋瑾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江苏无锡 214000)

1 礼仪的内涵

1.1 礼仪的含义

礼仪,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在日常交际、沟通过程中需要使用适当的行为,遵守各种规范化的礼节、礼貌以及仪式的一项基本规则。

1.2 礼仪的主要作用

(1)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人们无论是身处异国他乡,还是站在本国本土上,常常会说自己是 “华夏儿女”,而这里的“华夏”有两个含义,一则是地域的名称,二则是代表着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文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通过自身不断地创造以及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使每个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将各个民族不同的传统美德以及优良的品质呈现在大众视野,使人们了解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文化特征。

(2)提高个人素质修养。俗话说“不学礼,无以立”,其实这句话所说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学礼仪,不懂礼仪,将无法在社会以及家庭中立足站稳脚步。人在日常的交往过程中,礼仪的好与坏直接反映一个人自身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气质等,是人们生活当中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故而,礼仪主要体现一个人自身的教养,将礼仪学习与实践运用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促使个人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以及文明礼貌程度得到提高。

(3)完善优雅形象。无论是平时的人际交往过程,还是简单的日常生活中,都应该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不同的社交场所需要穿戴什么衣物,或者在沟通交流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说话方式等,在礼仪教育课程中都有详细的介绍说明。因此,学习礼仪、合理运用礼仪对于一个人有着重要影响。

(4)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日常社交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泛,基于此,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社交活动相关的需求要不断进行改进提升。而礼仪作为一种信息传输的手段,可以用最直接的方法方式将人的友好程度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展现给对方,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同时,对方在交际过程中接收到情感信号,使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并且其也会做出相应的礼貌回敬,促使双方之间达成一定协议,满足彼此的需求。

1.3 礼仪遵循的主要原则

(1)互相尊重原则。尊重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前提条件,交往者彼此之间要做到互相谦让、友好相待,才能更好地相处。反言之,彼此双方无法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最终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破裂,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2)真诚待人原则。诚信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必要条件,只有彼此发自内心地尊重对方,并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诚意。在交往过程中时刻督促自己一定要做到诚心诚意待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3)自我约束原则。礼仪教育以及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自我约束是其最基本的基础和出发点。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时刻督促和约束,才能够做到遵守礼仪。

(4)宽容相待原则。宽容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最高层次。在交往的过程中,交往者双方要给予彼此足够的活动范围和判断的自由空间,而对于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有一定分歧的观点,需要尽量给予肯定,容忍接受其观点,只有做到宽容相待,才能更好地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

2 旅游类专业开设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增强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的审美观。作为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应积极采取“美”的方式进行交流,比如笑脸迎人、待人和气等,这些行为也体现了其自身的内涵和气质。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将自身的形象达到一个完美的新高度。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力度培养旅游类专业学生的审美观。

(2)提高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首先,礼仪作为一种社交手段,可以促进主客之间、同事之间以及领导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其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满足自身的所需。其次,礼仪还可以约束、规范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如在旅游行业中,游客和旅游从业人员之间常常会因为一些必定性因素产生纠纷等,对于这些问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需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游客给予的尊重,弥补旅游服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最后,员工应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旅游行业,协调职业人周围的种种复杂的关系。作为一名旅游行业的服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礼仪道德,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关的礼仪规范内容,督促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3 高职旅游类专业礼仪教育的基本现状

(1)学生缺乏个人形象的审美认识。目前,由于学生所接受的社交范围不同,导致其对于美的相关定义以及理解各有千秋,甚至于盲目追求那些所谓的时尚和前卫,将自己打扮的毫无特色。他们常常认为古灵精怪、暴露等是个性,这些装束打扮早已将大学生自身本该有的青春和朝气抛到九霄云外。另外,部分大学生相对于比较随性懒惰,根本无法满足旅游类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2)学生严重缺乏行为规范意识。长期以来,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时,经常旷课、迟到早退,即使在课堂内,也是吃东西、打电话聊天等;同时,学生在对教师以及周围人缺乏尊重意识,如学生在见到同学或者教师的时候视而不见,甚至说话方式不符合场所需求等。另外,学生自身对自律意识不足,没有将相关的纪律以及规章制度进行合理的结合运用。

(3)学校专业课程比较趋于理论化。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所开设的礼仪教育方面的课程相对宏观,只是局限于理论方面的讲解,缺少实践性,缺乏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4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礼仪教育体系构建

4.1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礼仪课程设置分类

高职院校内关于旅游类专业所开设的礼仪教育课程,应结合当前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将礼仪教育进行多方面的分类,每一项礼仪教育均应详细地做出标准要求,然后根据每项不同的标准进行内容细化,使其更加规范化。

(1)仪表礼仪规范。礼仪教育中的仪表类规范主要是指个人的面部修饰、头发修饰以及手势表情等一些外在的形象规范。

(2)交际礼仪规范。交际礼仪规范内容主要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之间所使用的称呼礼仪、彼此之间的简单介绍以及礼貌性的拥抱等一些常用的规范行为举止。

(3)服务语言规范。服务用语规范内容主要包括交往者彼此之间所使用的问候语以及服务用语,还有一些请求托付或者是致谢等相关规范语言。

(4)社会交往服务礼仪规范。社交服务礼仪规范内容主要包括双方之间在会见过程中的服务礼仪、合同等相关签字服务礼仪以及一些中西餐宴会服务礼仪等礼仪规范。

4.2 高职旅游类专业礼仪教育的教育方式

对于旅游类专业礼仪教育方式,首先,应通过传授理论知识的主要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礼仪教育问题,深刻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礼仪教育课程之前,要求每位学生必须穿戴得体的职业服装,同时还有配合适宜的妆容,在课堂上由学生彼此模仿不同场景情景,掌握礼仪知识的重要性。最后,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监督,指出他人不规范的行为举止,督促其改正。

5 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直接决定旅游行业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作为人才产出发展的基地,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必须加强对旅游类专业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培养,使其满足于旅游行实际发展需求,并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能力,从而促使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间接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礼仪规范院校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乘车礼仪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