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野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探析
2018-03-06丁凡平朝鲁
丁凡平,朝鲁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10)
1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最终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习总书记的讲话科学回答了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站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上提出的。这就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主阵地、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必须把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立德树人能力,作为当前思政课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思政课作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上起着重要作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要紧紧抓住教师环节”。重点强调了思政课教师在授课中的主体地位,因为思政课不同于其他专业性学科,不仅起着知识传授的作用,还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思政课教师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尚有一些思政课教师的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达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期待,已经成为制约思政课发挥主渠道作用、践行立德树人的短板。
2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现状
列宁曾指出:在学校中,是由教员来决定一门课程最终的思想政治方向的。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之中传播的主要桥梁,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立场、教学方法、专业素质水平都对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过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思政课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因素。
2.1 部分教师理论掌握不扎实、历史文化底蕴不深厚
思政课课程兼具理论性及历史性,这就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已经形成的理论成果内化为思想观念。但目前部分思政课教师历史文化底蕴不深厚、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学习和认识还不够全面,甚至只掌握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板块,缺乏系统性的知识建构,对于教学相关的历史背景也只是大概了解。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将已经形成的理论框架单向的灌输给学生,这种陈旧的培养观念不仅让教学没有了深度,也直接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主动性,从而达不到思政课教育观念内化的目的。
2.2 部分教师理想信念不坚定、意识形态领域弱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改革,使中国的社会关系处于快速而全面转型之中。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使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国家间、地区间的交流的不断加深、这种经常性、及时性的交流必然带来意识形态领域中多种社会思潮的产生。在这种环境之下部分思政课教师难免受到其中不良思潮的影响,产生教学态度不端正、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问题。
在教学环节中突出表现为既没有把教学的根本任务放在首位,也没有兼顾大学生的知识性需求,只是单纯地完成了所承担教学任务。甚至极少数思政课教师理想信念动摇,受到所谓 “去意识形态化”“知识客观论”等不良思潮影响,这种思潮错误的提出“高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秉持所谓‘中立’的思想,保持对知识的绝对客观的立场,只教书不育人”,放弃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价值培育,他们本身就怀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指导思想地位,对主流意识形态持消极态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持怀疑观点。这不仅弱化了思政课教师对立德树人的意识形态阵地主导权,导致理想信念缺失、价值标准产生偏差,陷入对自身角色的迷茫。也在课堂中树立了负面形象,带给了学生消极的思想情绪,使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混淆了是非观念,没有通过思政课的主渠道,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
2.3 部分教师关注现实程度不足、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弱
思政课教师不仅讲授抽象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更应具备引导学生科学的关注现实,并解答现实中已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部分思政课教师只具备理论知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了解程度较低,奉行“低头做学问,不问世中事”的原则,教学内容刻板陈旧,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导致学生获得感低、对现实社会问题一知半解,无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了解世界、关注时代。这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的。
(1)知识结构单一,各门思政课无法融会贯通。各门思政课之间存在互为支撑、高度统一的逻辑关系,其中既涉及相通的基础理论,也包含跨专业的知识点,庞杂而精深。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化,要求教师能够打通各门思政课的学科壁垒,使之融会贯通。但在实际中,受限于各自的学科背景,真正全面掌握各门课程基础理论的教师则尚属少数。
(2)理论联系实际,但实际中的问题往往并不是单一学科的理论就可以解决的,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同样也包含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内容。由于教师自身相关学科知识储备不足,无法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回答社会科学领域的现实问题,导致在局部问题上使学生陷入知识冲突。
(3)思想上的问题意识不足,不敢触碰现实中的敏感问题。事实上,问题本身已经存在,关键是要能够自觉地运用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来引导学生正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方法论。
2.4 部分教师脱离教学对象特点、对特殊学生群体缺乏针对性
教学活动都有其特定的教学对象,只有深刻地了解对教学对象的特点,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对象自觉意识较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在1995年以后出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正处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社交软件等新兴媒体手段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但由于社会阅历不足,知识储备尚浅,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没有形成,所以大学生群体更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从微观方面来看,大学生群体还可以通过地域、民族、专业、兴趣爱好等划分成不同的亚群体。而思政课教师应在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方法时,自觉地对不同教学对象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但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对象中存在的不同特点缺乏思想准备,教学过程脱离实际,教学方法简单,教学内容刻板。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课堂中“低头族”的大面积出现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的不自觉,一定程度上也在于教师没有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5 教师队伍培养缺乏科学规划、建设投入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政课教育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但由于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根本要求,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致使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科研成果及专业学科的建设,在整个教学体制中都存在弱化思政课、轻视思政课教师的培养教育方面的问题。而目前主要的培养方式为群体性的培养,这种模式很难照顾到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不能从思想、心理特征等方面准确地把握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各高校高度重视和加强了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的思政课来讲,还需要进一步在顶层设计及平台建设方面予以加强。
3 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途径的思考
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要做好“立德树人”,必须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3.1 提高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
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知识水平和关注现实的程度都直接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要想讲好思政课,教师首先应具备以下专业素质。
思政课教师首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开阔的理论视野。首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加本学科学术交流及培训,在发展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促使自身知识处于不断更新中。其次要具有多方面学习的思想。在宏观上把握思政课各门课程之间相通的基础理论,在微观上把握各门课程的不同范畴,在教学内容上将各门思政课的理论观点融会贯通,切实提高思政课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整体性。
思政课教师在以教学为中心的基础上,应有针对性开展学术研究,理论能力与科研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再将理论学习中的新收获转到教学环节,才能达到教学、科研并重的目标。
提升深化理论的责任意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对具体知识点应采取多学科环视与比对,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包含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进行分析,提高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感染力。
3.2 增强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感
思政课教师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特殊力量,肩负着在意识形态领域向学生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使命。“传道者首先要自己信道”,因此,必须使思政课教师首先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
思政课是主流意识形态和“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中意识形态弱化的问题更是高校必须高度关注的领域。首先要加强教育,组织常态化的理论学习,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成为每一个思政课教师的指导思想,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其次要加强疏导,对于党和国家的新思想、新举措,以及社会中的敏感现实问题,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更好的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上对“立德树人”具有高度自觉的使命感,站稳政治立场,科学明辨是非。
3.3 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培养高素质的思政课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就成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3.3.1 健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选拔机制。
建立严格意义上的“门槛制”考核制度,不同于其他专业性学科,思政课教师的选拔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严把入口关,把真正具备深厚理论功底,理想信念坚定的人员选聘到这支队伍中来,逐步培养成为合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
3.3.2 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
既要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方面的能力。也要进行多媒体教学和传播媒介工具的培训,使其成为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工具的教学队伍。
3.3.3 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管理机制
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具有严格的边界,所以在教师队伍管理过程中,必须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教师为中心环节,将教学任务进行量化分解,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各种职业能力。
3.4 加强思政课物质保障条件
为保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顺利进行,仅仅依靠课堂讲授是不够的,更应建立多层次的平台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对思政课培养经费的投入力度,尤其是用于实践教学的投入。
在线下积极开辟具有社会影响力实践教学基地,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在线上通过短信平台、校园网络、社交软件等形式强化多媒体培训模式。及时更新时政动态,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紧跟时代步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意识形态的主渠道、主阵地。
4 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课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与主战场,我们要在根本任务的指引下,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建立一支具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政课教育队伍,进而保障我国的思政课高质量、高效率的持续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