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文学作品中成语翻译研究
2018-03-06王园园
王园园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汉语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民族语言的凝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反映了中华文化方方面面,如社会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典故,宗教神话传说等。汉语成语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1]。处在不同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人若不懂这些出处,理解成语就会有一定难度。
对汉语四字成语的有效翻译既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华文化外宣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翻译时要最大限度地传递成语中的文化信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成语最常出现于文学作品中,一方面成语生动凝练,表情达意丰富,能增强作品的文学性。另一方面,在有血有肉、生动饱满的文学作品中,成语是这个生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文学作品中的成语翻译存在千差万别,译文多和成语词典中的解释不一致,不同语境下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大不相同。个中原因值得我们去探究。
1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理论是由著名学者胡庚申建构的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体系,它既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受惠于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来的。该理论从生态理性的视角纵观翻译,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2]”。进一步来说,译者需要从原文内在的生态结构出发,对拟翻译的文本进行选择,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依循原文固有的生态结构在另一种语言系统中进行再现。
生态翻译学认为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都可称为翻译生态环境。这里的主体是指参加翻译活动的一切生命体,包括原文作者、译者、读者等,而外界环境则包括与翻译有关的自然经济环境,语言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看,异化或是归化,直译或是意译,语意翻译或是交际翻译,形式对等还是功能对等,其实都是译者为适应生态环境做出的一种策略选择。译者对生态翻译策略与方法的优化选择,主要表现为译者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变化的前提下,为获得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而对翻译策略和技巧优化使用[3]。
本文在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对文学作品中成语英译进行分析,描述译者是如何译的、解释为何这样译,以实现适合整个翻译生态环境的“整合适应选择度”比较高的译文。
2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微观译本研究
翻译实践可以折射译者的翻译理念。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也能反映出他对翻译本质和标准的理解。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成语翻译案例来评析翻译文本,描述和解释译者如通过生态翻译中的多维转换、环境补建和原生态依归等策略来对原语中成语进行转换及其原因。
2.1 生态翻译中的多维转换
作为生态翻译学中重要的翻译理念同样也是翻译方法之一,“多维转换”指在文本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对全句、整段以及整篇文章综合考虑之后,不再是通过改变单一维度来处理译文,不仅做出语言维度的转换,还综合考虑交际意图、文化内涵、心理暗示、美学等其他维度的转换,以达到译语生态和原语生态之间的平衡一致。
如在“想是翟家这奴才,走下乡狐假虎威,着实恐吓了他一场[4]”一句中,出现了 “狐假虎威”这一成语,该成语一般可以直译为 “The fox assuming the majesty of the tiger”也可据语境意译为“Bully people by flaunting one’s powerful connections”。 如若直译,只是实现了语言维度的单一转换,在文化维度的转换方面显得不足。虽然译语读者对句中“fox”意象联想与中国人差不多,都能体会到其代表的狡猾,阴险等意思,但对于“tiger”的理解则大有不同。在中国文化中老虎是森林之王,是勇猛有力、尊贵权威的代表。然而英语文化中,狮子是“百兽之王”,常用来指强大有力,受人尊敬或惧怕的人或国家。如若意译,则原语中想要表达的知县对翟买办的责备不满、鄙视等情感没能完全展现出来,在交际功能的实现方面略逊一筹。
西方文化中 “donkey”常用来指蠢笨之徒,不是讨人喜欢的动物。且广为熟知的伊索寓言中有《披着狮皮的驴子》(The Donkey in the Lion’s Skin)的故事,和狐假虎威的故事有点类似。译者综合考虑了语言、文化、交际等多个维度,把文中含有 “狐假虎威”的句子翻译为“He goes down to the village 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这样构建了一个与原语生态十分相似的译语生态环境,同时又能展现出译文的语言活力,较好地实现了原文生态和译文生态的平衡。
2.2 生态翻译中的环境补建
汉语中很多成语有浓厚的文化背景,涉及宗教、政治、风俗、神话传说等,这使译语读者对汉语成语的翻译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如果译者选择直译,虽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输出,使读者体会到新鲜感和异国风情,但若译者不采取一定的“补建”措施,又易使读者感到困惑,不知其所以然。
在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中,译者对成语的翻译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如书中第六十二章的一句话:“湘云的拳却输了,请酒面酒底。宝琴笑道:‘请君入瓮。’大家笑起来。说:‘这个典用得当。’”句中就出现“请君入瓮”这个成语。中国人对该成语耳熟能详,即使不清楚其具体出处,但对其表达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作自受等内涵清楚明了。但单纯把该成语译为“Please get into the jar,sir!”会使不具有该知识储备的译文读者一头雾水。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深知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环境之间的巨大差别,为使其目标读者更好理解,他将此句译为:“You know what Lai Jun-chen said when he showed Zhou Xing the fiery furnace that Zhou Xing himself had designed,’said Baoqin:‘“Please step inside! ” I think that’s what I should say to you now.Why don’t you do the forfeit that you designed for Bao-yu?[5]”译者将“宝琴笑道:‘请君入瓮。 ’”如此短的句子进行补译,对译文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补建和重构,以弥补译语读者信息的缺损。这种对翻译生态环境进行补建的策略,可最大程度保持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的相对平衡,从而更好地实现跨语言及跨文化的交际。霍克斯的译本能适应译语的翻译生态环境。适者生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在诸多《红楼梦》英译本中,他的译本能够生存并长存。
2.3 生态翻译中的原生态依归
在翻译过程中,有些译者为了高度地适应译语的翻译生态环境,会采用高度归化处理的策略,使译文依归于译语生态,这样译语读者能对文章产生更好的理解和共鸣。如译者在翻译以下语句时便采用了对译语生态依归的翻译策略:
原文:学无止境,一生的时间都嫌太短。(梁实秋《学问与趣味》)
译文:Art is long,life is short[6].
学无止境,语出清朝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指在学习上是没有尽头的。梁实秋用在这里意在教诲青年学子在初学阶段应努力学习知识,重打根底。该成语一般可译为“There is no limit to learning”。然而译者在翻译这句时,把学无止境译为 “art is long”,并结合上下文,整体套用了19世纪美国诗人Henry Longfellow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A Psalm of Life中的句子来翻译,原诗句为“Art is long,and Time is fleeting”这首诗旨在告诫青年人人生的目标和道路在于行动和不断自我超越。该诗在美国广为流传。译者采用归化策略,把译语中“生态环境”和原文相似的文本直接“移植”过来,既照顾了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知识背景,又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和文学性。译语诗句所展现出的生态背景和原文高度吻合,很容易使译文读者明白其中的劝诫意味。
3 结语
通过以上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好译文,都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对原文的语言、文化、交际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转换,来尽量达到译语生态和原语生态的平衡和协调。译者都会通过一些有效的翻译策略,通过对原文的修补、重建等措施,使译文能够在新的生态环境中存活并且长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