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8-03-06何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电工中职教学模式

何军

(广西交通运输学校,广西南宁 530000)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与企业培养初中级技能人才,服务于工作第一线,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依据工作的需要,以实用技能培养为切入点,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以致用,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促进这一目标实现,中职学校必须创新改革传统的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需要与岗位需要。

1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1.1 教学内容编排不合理

从中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在教学内容编排方面缺乏合理性,过于注重知识内容的罗列,忽略知识点的主次与详略的拿捏,学生无法做到由浅入深,长期下去学生容易对学习该课程产生厌学情绪。并且教学内容没有和市场岗位需求、日后专业课程有序衔接,只是简单将本学科单独分开教学,实验与训练性的实践习题较少,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1.2 教学手段与方法滞后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仍以“一人讲、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课堂上讲解过多、太细,缺少创新意识,课堂气氛不浓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自然会对该课程产生厌学情绪,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1.3 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

实践教学在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仅是将实践教学的步骤列出,让学生根据设计的步骤来操练,这种模式只是简单的操作训练,谈不上实践学习,难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实践教学的课时较少,训练缺少明确的针对性,难以实现理论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1.4 师资队伍的实力不足

教师教学水平决定了整个学科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提升教师的教学实力,为教学打下基础。并且随着电工电子行业迅猛发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极高,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储备,然而从当前教学的现状来看,师资队伍的实力不足,没有了解现代企业生产工艺,且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健全,拉开了教学和实践之间的差距[1]。

2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如果都以理论教学为主,通过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学生提供的实操实训机会减少,甚至是省略该环节,使得学生在学习电工技术后,只会解答习题和应付考试,缺少实际操作技能与应对能力,无法快速适应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工作需要,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部分中职学校的实验操作与之相配套的设施与教学资源不足,和企业生产设备存在明显差异。且过去的中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过于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忽略实操实训,甚至是理论教学知识与实际技能训练背离,谈不上学以致用。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是现代化学生与社会工作岗位的需要,导致教学效率下降,学生毕业后无法快速适应企业生产岗位[2]。

3 中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学对象是学生,应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而教师不再是课堂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应为学生学习给予适当引导;加上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学效果好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淡化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接线,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坚持以生为本,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此外,在教学时,需要淡化计算公式的熟练使用与解题技巧的掌握,侧重基本内容的深入了解、基本概念牢固建立和基本方法的灵活使用,重点突出数学、物理与工程等三个概念和教学过程认知规律,在实践方法上,淡化教学设施中软硬件实验的界限,有效引进新的仿真软件与硬件等配套设施,从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实操实训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改革作为中职电工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解决中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和社会实践需要脱节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进行中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必须以已有专业为主体,以就业导向为依据,以学生素质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原则,依据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计划与相关要求,合理增删教学课程内容,优化课程教学结构,并创新教学模式,运用合理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与具体[3]。例如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教学中应用多媒体CAI,教师可通过3ds动画软件、Visual C++和Window3.1制作软件制作教学课件,利用转子转动演示窗口,让学生直观看到马蹄形磁铁的旋转状态,了解到转子会随着磁极一同转动,且转动的快慢、方向和马蹄形磁铁旋转状态相关。紧接着通过转子转动原理演示窗口向学生直观展示电磁专柜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磁场旋转的方向决定了转子旋转和转子转动的方向,然后利用旋转磁场演示窗口将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接入三相交流电,定子绕组根据相应规律排列形成磁场的视频播放出来,最后教师辅以讲解,写出旋转磁场对转子作用、转子铜条切割磁力线及旋转的情况、异步含义。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接看到电动机内部结构,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又如在“白炽灯电路的安装”的教学中,教师不能直接讲解知识,而是通过设疑的方式向学生提出疑问:“怎样实现2个开关在两地控制一盏灯?”启发思维,当大家纷纷议论说出自己的看法时:需要使用2个双联开关;紧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电路图,说明使用的原理以及使用的范围,然后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分组根据自己所学知识找到双联开关与普通开关不同之处,并动手接该电路,看那个小组接得又好又快,并将优秀作品展示出来,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体验到动手操作的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3 丰富课外活动,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是学生有效掌握并灵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的核心,丰富课外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学习中,还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打下基础。因此在中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在单相、三相异步电机有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小组形式来分组,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的课外学习活动,然后将课外活动的任务设计成三相电机加电容改单相运行,安排学生在课下学习时间查看与收集有关学习资料,并安排学生参观电机维修店,以小组形式深入研究、讨论学习任务。又如在电机结构与检测有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电机拆装活动,让学生在电机操作过程中学习,然后示范讲解电机绕组的关系和电机检测原理,通过课外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降低理论知识学习的难度。此外,为了实现社会实践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让学生自主完成课业任务,还可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安排项目任务进行学习,例如在电工技术教学中,教师运用项目教学法,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1)家用照明电路的测试和安装;(2)普通车床控制电路的安装和调试;(3)电子助记器的制作和调试;(4)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和调试;(5)多路控制开关的制作和测试;(6)电子数字钟同步时序控制器的制作和测试。每一个项目分为4~6个任务,在专业一体化教室中以课业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充分运用专业教室资源,使用仿真软件与实际电路器件来搭建电路,为学生动手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

3.4 强化实力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对于中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首要条件是教师,因为教师是管理者,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与组织领导能力,才能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且教师是学生朋友,倡导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心,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达到知心朋友的程度;教师是学生心理辅导者,需要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了解学生内心的心理特点、心理压力与心理困惑,在适当时机给予学生帮助,为学生排忧解难。因此每个专业教师需要不断更新丰富自身的知识理论储备,学习新的知识,结合时代的特点,大胆跨出校门,和科研部门、企业挂钩,在实践中搞科研、抓信息,让自己永远走在人类科学文化的前沿,不断补充知识的新鲜血液。并且教师在参与这些学术研讨后,可与学生交流最新的学术科研成果,有效弥补教学脱离时代、生产与生活实际的缺陷。此外,为了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学校还需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定期安排在职教师定期参与各相关单位的培训和听课活动,到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并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组织开展1~2次的教学研论坛,交流经验、讨论教科研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提升整体队伍的教学水平,为课程教学打下扎实基础[4]。

综上所述,经过多方面综合课程改革后的中职电工技术课程教学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电工技术的学习不仅是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也是应用性较强的技术课程,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外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爱上学习。

[1]伍新梁.中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课外阅读,2013(6):59.

[2]周会.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的探讨[J].卷宗,2014(12):90.

[3]胡成才.关于中职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的创新研究[J].成才之路,2016(15):7.

[4]殷刚.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实践探析[J].河南农业,2015(4):24-25.

猜你喜欢

电工中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