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霍夫斯坦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对比中德家庭教育差异
2018-03-06林琳
林琳
(1.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 116044;2.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国家庭教育总体上发展态势良好。千百年来,在家庭教育领域中不少有识之士辛勤耕耘,积累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然而,尽管中国的家庭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独生子女家庭数量的增多,中国的家庭教育方面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比如:对孩子的过渡溺爱;孩子智商的过早开发;独立人格培养的欠缺;孩子价值观的错误导向等等。
本论文基于霍夫斯坦德的文化维度模式对比中国与德国的家庭中教育观念的差异,比如: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受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影响;而不同的家庭教育的方式受高权力距离和低权力距离影响等,旨在借用文化维度这一理论,在总结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瑰宝,达到宣传、弘扬目的的同时,探讨如何学习德国在家庭教育中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更新我国家庭中原有的教育理念,改善我国家庭教育水准。
1 文化维度理论简介
文化维度理论是荷兰国际文化合作研究所所长霍夫斯坦德(Geert Hofstede)及其同事在对文化因素进行定量研究时采用的概念。该理论是实际调查的产物,起初并无理论构架。20世纪70年代末,霍夫斯坦德在对分布在40个国家和地区的11.6万名IBM员工进行文化价值观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出版了《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一书,归纳出描述文化差异的四个指标,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差距、回避不确定性、刚性/柔性倾向。20世纪80年代后期,霍夫斯坦德又重复了10年前的研究,但这次覆盖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总数超过60个。这次的研究不仅证实了这四个维度,同时,通过彭迈克(MichaelHBond)对中国价值观的调查和研究,霍夫斯坦德也把中国的儒家文化思想应用于跨文化管理,从中归结出他的文化价值观的第五个维度:长期观/短期观。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他1991年出版的《Lokales Denken,globales Handeln》(中文译本为《文化与组织》)一书中,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他的文化维度理论。
2 五个文化维度下的中德家庭教育对比
在家庭教育这个问题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中西(尤其是中美)的对比研究呈现蒸蒸日上的态势,但发表的国内期刊或论文要么虽运用文化维度理论将对比的对象着眼于中西或中美,要么仅基于文献分析和相关经历,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视角来探讨中德家庭教育的的差异性,确切的理论依据不够充足,尤其是较少的关注文化价值观这一因素对其产生的差异性的影响。
2.1 中德家庭中的权力距离对比
权力距离反映的是不同国家的人对于 “怎样对待人与人之间不平等”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指的是上下级之间的情感距离。根据霍夫斯坦德整理出的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的权力距离指数表得知:中国大陆以80的得分排名12~14位,是个典型的高权力距离国家,而德国得分为35,排名63~65,是个低权力距离国家。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对父母和对长辈的尊重视为最基本的美德。父母在孩子面前彰显着一定的权威,孩子主要以服从和顺从为主,父母会为孩子悉心照料一切,如果父母做的过多,孩子由于缺乏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就会对父母过分依赖,做事缺乏创造性,甚至丧失自己独立的人格。相反,当父母年迈时,子女也应该在经济和行为上给予支持,并且在多数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会住在一起,以便子女履行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而在德国这个低权力距离国家中,孩子一旦具有一定行为能力就会被平等对待,孩子们很早就学会说“不”,父母会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并激励孩子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长起来,个人的独立思维和人格也得以锻炼和加强。在理想的家庭中,成年人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通常,父母们也为自己的年老体衰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而不是指望子女们去抚养他们,同时,大多数父母也不期望同子女一起生活。
2.2 中德家庭中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这里提到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和政治色彩并无牵连,当人们生活在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社会里,这样的社会被称之为集体主义社会,反之为个人主义社会。人们生活的第一个群体往往就是他所出生的家庭。在集体主义社会里,孩子所成长起来的家庭是由多个成员组成的,文化人类学中将这种家庭定义为扩展型家庭。而在个体主义社会里,孩子成长在只有父母(也有可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参与度较高的家庭中,其他亲属成员的参与度较低,这种家庭被定义成核心型家庭。
从霍夫斯坦德对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总结的个体主义指数表中可以看出:德国以67的得分排名18,中国大陆以20的分数排名56~61。在集体主义为代表的中国家庭,孩子们会以“我们”为出发点,以高情境的沟通方式注重维系家庭中的和谐,愿意和亲人分享资源,家庭中存在着羞耻文化,家族的面子是至关重要的。而在以个体主义为代表的德国家庭中,孩子们通常是从“我”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沟通方式是低语境的,直言不讳被视为美德,资源归己以及自尊也被视作是重要的。
2.3 中德家庭中的阳刚气质和阴柔气质
这里的阳刚气质和阴柔气质并不是指男女性别,而是强调由社会和文化所决定的角色,也就是说,一名男性也可以有阴柔气质,反之亦然。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始于家庭,因此,也就可以借助于家庭中父母所提供的性别角色模式来体现国家价值体系中的一个维度。当情绪性的性别角色存在明显不同时,这样的社会被称为阳刚气质社会,当情绪性的性别角色相重叠时,被视为阴柔气质社会。
巧合的是,在霍夫斯坦德的统计数据,即对74个国家和地区的阳刚气质指数表中,中国大陆和德国都是以66的分数,位列11~13,同属于阳刚气质较明显的国家。在这样的家庭中,父亲被视为应该处理客观事务,而母亲多处理生活情感方面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中国和德国并没有明显区别,但结合之前提到的权力距离,中国和德国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平等性是有区别的,在中国家庭,父亲主要是依靠权威使孩子顺从,而在德国家庭中,父亲不是支配型家长,他们主要是靠树立榜样来影响孩子的。
2.4 中德家庭中的不确定性规避
不确定性规避这个词是从美国的组织社会学中借鉴过来的。它的实质在于它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个人的,还包括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像价值观一样,这种文化元素的根基是非理性的,会形成一个社会的集体行为模式。不确定性规避的定义为:某种文化中的成员在面对不确定的或者未知的情况时感到的威胁的程度。这一维度往往和焦虑这个字眼联系在一起。在74个国家和地区的不确定性规避指数表中:德国以65分位列43,而中国大陆以30的分数位列68~69。由此可见,德国的不确定规避倾向明显强于中国。
经过案例和数据分析得知:在不确定性规避指数较高的德国家庭,各成员的情感或是攻击性会在适当的场合表露出来,而在不确定性规避指数较弱的中国,这些情感一般不外露;另外,德国的父母会针对脏和禁忌给孩子做出严格的规定,在人格测试中,表现在神经质方面的得分较高,而在中国,父母对脏和禁忌,为孩子所做的规定相对宽松,在人格测试中,表现在性格随和方面的分数较高。
2.5 中德家庭中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
这一维度的设定受我国儒家思想的启迪,但又不等同于儒家学说。其定义为:长期导向意味着培育和鼓励以追求未来回报为导向的品德,如:坚韧和节约。而短期导向强调培育和鼓励着眼于过去和当前的品德,如:尊重传统、维护面子以及履行社会义务。
在对39个国家和地区的长期导向指数表中,中国以118分位居榜首,而德国以31分位居25~27。在长期导向程度高的中国家庭,父母教育孩子要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勤俭节约的作风,要知奉献、重谦卑、讲廉耻,要学会适应。而在倾向于短期导向的德国家庭,更加注重于短期成效和消费,教育孩子要坚定自己的立场,重视自身应该承担起来的责任。再比如,家长在为孩子挑选礼物时,德语的家长会注重孩子所获得的喜悦感,而中国的家长会更加注重礼物的教育价值及对孩子未来的帮助和影响。
3 结语
综上,本文从跨文化交际与文化传播的角度,以文化的五个价值维度为切入点,对中德两国的家庭教育领域做了粗略的对比分析,两国间的文化差异也促使了家庭教育理念、方式和内容的不同,二者都有相互借鉴之处,重要的是,家长们要有与时俱进的眼光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用心培育祖国的未来,与学校、社会一起为孩子们提供完整的、积极的教育环境。
[1]Geert Hofstede:Lokales Denken,globales Handeln:Interkulturelle Zusammenarbeit und globales Management[M].dtv Verlagsgesellschaft,2011.
[2]季羡林.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M].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
[3]于月.中德家庭教育对比及德国家庭教育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发[J].才智,2012(35):252.
[4]李文娟.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与跨文化研究[J].社会科学,2009(12):126-129,185.
[5]朱婕.德国家庭教育的经验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5(5):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