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研究

2018-03-06胡唯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教学模式课程

胡唯唯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 471934)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转型,创新与创业日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次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为此,创新创业的热潮也随之而来。而高校作为育人基地,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是促进高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的教育,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着重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以及心理品质。让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素质不仅是高校育人的目标之一,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就曾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因此各大高校需把创新创业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2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2.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对于想创业或正在创业的学生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使他们理清创业所必备的条件,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增加创业勇气,提高创业能力,让他们知道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创业实际上是一种职业生涯,是一种事业方式,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创业观,积极面对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对于不想创业或对创业没有任何概念的学生而言,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助长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业潜能。

2.2 有助于拓宽学生择业渠道

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潜能,拓宽他们的择业渠道。在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学生选择创业一方面可以解决自身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以创业促就业的目的。同时,由于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得到实践锻炼,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2.3 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属于新兴事物,和传统的教育学科不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并且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更注重教学模式的灵活性,这就对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使高校在发挥育人功能的同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3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师资队伍缺乏

目前,各大高校中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教师较少,师资队伍不强,很多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任课教师由辅导员或其他学科的教师担任,而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对师资要求比较高,既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他们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对于绝大多数高校而言,这两种素质兼备的师资还很匮乏。由于师资队伍欠缺,任课教师缺乏专业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失去兴趣,最终达不到教学大纲要求。

3.2 高校重视力度不够

创新创业教育虽在各大高校日益开展,但由于属于新兴事物,高校的重视力度还不够。例如,一些高校没有设立创新创业指导相关部门,使创新创业教育无法落到实处;一些高校没有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程,使得一些学生接触不到创新创业课程;一些高校虽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体系,但形式过于单一,只让学生上网络通识课程或只让学生上教室内理论课程,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对于这些问题,高校必须加强重视,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

3.3 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

学生受传统思想文化和教育模式的影响,他们习惯被动式的接受和稳定性的追求,从而缺乏一主动思考、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精神。部分学生错误性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针对想创业学生开设的,而自己没有创业打算,因此学与不学无所谓,因此对于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缺乏积极性。这种错误性的认知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这种创新精神是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4.1 健全制度,完善体系

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实施的支撑和保障。高校应加大重视力度,设立创新创业管理部门,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各院系要认真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领导重视同全员参与结合起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完善学生创业奖励和扶持政策,构建促进学生创业成果转化的创业孵化体系等,健全的制度和完善的体系使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有章可循,更有针对性。

4.2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要培养一支理论强、业务精的专业师资队伍,可以定期指派教师参加创新创业相关培训,鼓励教师考取创业咨询师证;还可以实行“导师制”,聘请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其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培养体系之中,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方面加以重视,要结合学科特点,创新教学模式,在避免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避免“大撒把”式的教学模式,要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我探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课堂为辅、课下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

4.3 加强创业指导,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首先,以创新创业比赛为载体,激发学生创业兴趣,提升创业实践能力。例如,各院系可根据自身情况,举办创业比赛,要求学生提交比赛项目计划书,将课上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

其次,定期开设创业培训班,例如,GYB培训班、SYB培训班,通过相关培训,让学生掌握更贴合实际的创业技能。

最后,定期聘请相关专家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对于学生来说,相比较任课教师的理论传授而言,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心得和经验更具有说服力。

5 结语

虽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各大高校都陆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属于新兴事物,各大高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育人机制、健全的培养体系,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从这些问题入手,不断探索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途径,进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

[1]王占仁.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的争论与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5(Z1):95-96.

[2]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57-58.

[3]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5):112-113.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教学模式课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